李烈會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我們對寫作教學的探索和思考已經進入到了一個新的層次,已經基本能夠利用高效的教學形式促進學生習作能力的全面提升,這是值得我們驕傲和自豪的事情。但我們對些寫作教學的探索絕不會止步于此,還需要每一個語文教師振奮精神、再接再厲,去積極發現和克服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弊端和漏洞,全面發揮多寫作教學的效能,為學生寫作能力的快速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階段;語文;寫作;能力提升
作文是初中生學會語言交流最直接最重要的方式,但在現如今作文教學卻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薄弱環節,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學生的作文水平,也就成為了初中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初中課本是初中生最直接的閱讀材料,教師通過利用課本中的文章,再把仿寫式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應用進去實施教學,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創新寫作水平。但是只閱讀和仿寫課本內容是不夠的,我們要想培養出具備良好寫作能力的學生還要依靠課本之外的教學內容,發散學生的想象力,加強學生不同載體的寫作練習,進而提高初中生整體的寫作能力和水平。
一、課本內容出發,源頭開始練習
通過閱讀來引導初中生進行仿寫式的作文練習即仿寫式讀寫機和的作文教學。初中語文的教學重點包括學習寫作,通過學習課本中某一單元內的課文進行寫作教學,運用仿寫式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仿寫,而不是刻意地、機械地、毫無依據地進行膚淺的仿照。通過閱讀并加以仿寫才能鍛煉思維邏輯,積累語文寫作知識。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材時,其中第三單元專門介紹并歌頌偉大的人,學習閱讀完這些文章學生一定有所感觸,每一篇文章的寫作表達方式都不一樣。教師在作文教學中便可將教學目標設成“根據不同人的特點來進行描寫”,在教學課堂中詳細講述文章內獨特的描寫人物的方式,隨后可以要求學生仿照寫人的片段進行仿寫練習,教師把練習整理評價過后,把優秀的仿寫打印出來發給同學們供他們學習。在學生練習仿寫時,筆者不是靜靜等待,反而被學生的氣氛所感染,提筆仿寫了一段并讀給學生聽。
二、發散學生思維,盡情擴展想象
寫作的思路對于撰寫一篇文章來說,是最為關鍵和重要的部分。而題材作為寫進文章里的內容,是文章的中心部分。在面對一個作文題目的過程中,只有擁有充足的材料,學生才能有充足的發揮空間,寫出來的文章才能充實和豐富。并且,要想寫好一片文章,必須要有足夠的想象力和與眾不同的思維能力,只有善于想象,能夠與常人不同的視角,能夠把他人忽略的細節描繪出來,文章才會更加優秀。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就發散學生的思維,不要將學生局限于固定的模式中,讓學生能夠開展自己的想象力,完成自己的文章,只有這樣,學生的寫作能力才能有大的提高。
例如,在教學《最后一課》這一課時,為了培養學生的思維,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筆者首先截取了課文中“上課經過”的內容,讓學生進行改寫。其次,筆者又讓學生對本文的結尾進行了續寫。最后,筆者選擇了學生寫出來的優秀文章,讓學生相互之間進行欣賞與交流與。如此,在這樣的模式下,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都有了極強的鍛煉,寫作水平自然也就有了提高。
三、練習不同體裁,提升寫作能力
初中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體裁分為四種: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和應用文,都是樸實無華,層次清晰的文章,對于初中作文的教學具有典型的示范性,選文的體裁豐富多樣,難度適中,很適合初中學生學習。人教版八年級教材中就明示:了解敘事性作品的文體特征。這句話強調的是教師要幫助學生深入研究各種文體文章的寫作。
例如,筆者在作文教學的課堂上講述寫作方法時,用八年級上冊的議論文《落日的幻覺》為例,文中第二自然段將日落時的形態和顏色描寫的栩栩如生。筆者告訴同學們閱讀議論文要逐句體會并加以分析,議論文的寫作要向學生重點強調抓住事物的特點重點描述,萬變不離其宗。隨后讓同學們以日出為主題,仿寫一段練習。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寫作水平,又以說明文《橋之美》為例,文章贊美了現實生活中的各個大橋以及張擇端畫筆下的橋,層次分明。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先讓學生總結本文的說明對象都有什么,運用了哪幾種常見的說明方法。在理清說明文的脈絡后,再讓同學們針對自己的校園寫一篇說明文,運用分類別的說明方法寫作,只要求說明校園的特征即可。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的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優化教學策略。同時,教師要爭取發展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基本技能,以全面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為標準,不斷創新和優化自身寫作教學的形式,以融合的方式發展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從而實現初中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真正目的,進而為學生今后的寫作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董建梅.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有效策略探究[J].名師在線,2019(24):53-54.
[2]潘招霞.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寫作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