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要:在小學階段,班主任主要負責對班級學生以及班級事務,進行直接地組織與管理。除此之外,班主任還承擔著教書育人的教學重擔。小學班主任的工作方式與工作效率,會影響到小學生的學習成果與未來的發展,因此,小學班主任應積極探索有效開展教學和管理的工作的方法。當前,由于時代環境的變化與發展,小學生面臨的社會環境、教育環境都已與之前有所不同,因此,班主任教師應從加強自身建設做起,通過不斷補充專業性的知識與教育能力,來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同時,班主任應與時俱進,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原則,在教育過程中,優化班級管理方法;但是班主任一人的教育時間是十分有限的,要及時與多方進行聯合,共同參與管理和教育學生的工作,促進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的提升,從而達到促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本文主要從以上幾個方面展開論述,探索在新時期,做好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關鍵詞:小學教學;班主任工作;班級管理;工作方法
學校教育是我國當前階段最主要的教育方式,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管理者。小學階段,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初始階段,小學時期的教育質量不僅會直接影響到學生以后的學習,更關乎我國未來的發展與進步。因此,在小學時期,班主任應認識到自己肩上所承擔的重大責任,在新時期,我國教育改革對小學班主任的工作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因此,小學班主任應力爭,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效率,秉持肯犧牲肯奉獻的精神,為班級與學生的進步做出貢獻。那么,教師在具體對班級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應怎樣做好班主任這一工作呢?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與各位同仁共同分享,以下幾個工作體會與經驗,以期對小學班主任工作的開展有所幫助。
一、加強教師自身建設,提高班主任教師的綜合素養
在小學這一時期,學生因年齡較小有著好動、自制力差和思維發展不成熟等特點,想要對小學班級進行良好地管理,首先,要求教師自身擁有充足的教學經驗、管理經驗和成熟的教學能力。這樣班主任才能夠很好地組織和協調小學班級中的各種集體活動,引導學生在與班級中的同學共同奮進的過程中,使自身的綜合能力與素養得到充分發展。同時應注意在管理過程中應堅持民主的原則,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以說教為主實行寬嚴并濟的管理模式。班主任教師應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提高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參與度,不能對學生的行為和想法過于約束,應適當聽取學生的建議,以學生的角度對班級管理方式進行積極創新。
首先小學班主任應從自身做起,在日常生活中以嚴格的態度來要求自己。班主任是學生在校園中接觸最多的人,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過程中的言行舉止,都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思維方式與行為方式的形成。想要對學生進行有效地管理,則應該先對自身的行為進行規范,為學生樹立良好表率,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學生,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規范自己的行為,提高自身的素養。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在教學工作中對自己嚴格要求,以認真的態度來完成教學目標和管理班級的工作,注意自己的外在和儀表姿態,用符合新時代要求的精神面貌來體現班主任教師的個人素質,在無意間影響學生的心靈,向他們傳遞對崇高事物的追求與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小學班主任必須嚴以律己、以自己的行為準則來規范學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學生,培養出言行恰當、舉止文雅的學生。
二、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對班級管理方法不斷進行優化與調整
在新時代的要求下,小學班主任應積極轉變原有的教育理念,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在教育實踐中不斷更新方法,積累經驗,從而使管理方法得到優化,管理效率有效提升。班主任應對學生多關心,與他們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親近學生,與他們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多多關心他們的思想與生活,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眷注與關愛。在與學生的互動中,班主任教師不僅能夠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還可以及時發現他們遇到的問題。這樣就能夠及時幫助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以自身的文化素養來贏得學生的信任和依賴,在學生的心中建立起威望,使以后的管理工作達到雙倍的效果,這樣就能保證班主任基本工作的順利進行和有效開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小學班主任應注意以下三點:第一,要定時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班級中每位學生的真實情況。除此之外還要掌握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特點與興趣愛好等特點。第二,班主任應對班級的整體風氣進行了解。要清晰掌握自己班集體中所存在的問題的,并究其根源,有針對性地制定相關解決的策略。第三,要對學生的家庭狀況與學生家長的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了解,以便班主任能夠有效開展工作。
除此之外,班主任要以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位學生,為他們樹立良好榜樣,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小學班主任在教育過程中應公平對待每位學生,不管是學習成績好的優秀學生,或是學習成績較差的困難生,班主任都要用平等的眼光來看待他們。切忌因學生在學習能力與學習水平中所存在的差異就對其進行差別對待,這樣會影響班級的凝聚力,長此以往還會對部分學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響,阻礙其日后的學習與發展。因此,教師要意識到自己對待學生時的態度對學生所產生的影響,要使用正確的言行舉止來為學生做出榜樣,對學生行動方式與思維方式起到耳濡目染的教育作用。
三、創新聯合管理方式,提高小學班主任的工作效率
教育是一件與各方緊密聯系的工程,學校與班主任的教育只是其中一方面。因此,班主任應雨多房間里有效聯系,來提升管理效率。在工作中應和學校及家長及時交流,對學生的教育意見要達成一致,共同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先如今,信息技術的發展為班主任帶來了多樣化的交流方式,除家長會以外,微信群等交流平臺都能夠幫助班主任及時和家長與學校之前溝通,班主任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發布通知、安排活動,這不僅有利于加強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的聯系,還能夠促進學校與學生之間的聯系,從而促進學校與家庭對學生教育水平的共同提高。
同時,教師還應對聯合管理之一方式進行創新,比如在班集體中挑選優秀的學生作為班級干部,重視對班干部管理能力的培養,在班級中打造一支有能力的干部隊伍,從而更好地分擔班主任的教學壓力。從班級管理角度來看,班干部同時也是學生,因此他們可以比教師更快地發現班級中所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向教師反應,從而使班級管理效率得得有效提升。這一班級管理方式的創新,不僅有利于班集體的全面發展和建設,還能夠培養小學生的領導能力與合作意識,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與提升,可謂是一舉兩得。班主任教師應注意,在選擇班干部的時候,要嚴格遵循公平競爭的選拔原則,通過學生自我舉薦、學生投票選舉、班干部公開宣講拉票等方式,保證選拔過程的公開與透明,這樣才能樹立班干部的威信,讓所有學生信服。教師要選出真正有能力的學生來參與班級管理工作,從而促進班級管理水平與班主任工作效率的同步提升。
綜上所述,小學班主任要根據教育水平的發展,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在工作中采取恰當的方式來進行管理,還要經常在工作中總結,這樣才能夠認識自己的不足之處,力求完善工作方法。通過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與綜合修養來完善自己,構建適合自己的科學工作方法,這樣一定可以出色完成小學班級的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報,2006-10-28.
[2]李昌煥.做好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幾點體會.廣西師范學院學報,2010,( 6).
[3]祝成.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選擇——學習貫徹《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體會.寧夏教育,200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