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蘭
摘 要: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可以概括為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三個方面以及學習能力和情感態度兩個關鍵。課堂教學可以從情境、問題、活動、交際為切入點展開,貫穿學習能力和情感態度的培養與發展,促進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培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小學英語 核心素養 培養策略 素養提升
【中圖分類號】G6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9-0173-01
小學英語課的教學效果直接影響著學生今后對英語學習的看法和心態,成功的小學英語教學要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等。下面筆者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談核心素養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滲透。
1.學會“留白”與等待,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
留白留得其所,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智慧。英語學科的教學也需要這種留白的智慧。英語學科教學中的留白,就是讓課堂有相對適度的“休止”與“空白”,造成師生雙方形式上暫時性空白,讓課堂出現一種流動的寂靜氣氛,給學生構建一個鞏固品味、想象創新的空間,讓學生盡情地放飛思緒,從而實現有效的教學生成。
上課伊始,教師依據教學內容,抓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等特點,通過精心準備和設計,或唱歌,或問答,不是哪種方式都可以運用教學留白。特別是采取巧設疑問的方式,將“留白”巧妙的運用到這一環節中來,效果更顯著。如在三年級下學期教授字母“Q”時,一上課,我就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大大的氣球,然后提問:“what’s this?”學生根據以往的經驗會踴躍地回答。但是,此時我卻并不急于去否認或肯定其答案,而是進行留白,這樣在疑惑中就會有更多的學生更為積極的去思考,給出更多的答案。這個留白過程,看似簡單,實際上卻是為了吸引更多的學生去參與,同時讓已經參與的學生的積極性被更好地調動起來。
在課堂中有意識的“留白”與等待不僅可以調控課堂氣氛與節奏,更重要的是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與空間,促使他們的思維向縱深發展,以培養思維的深刻性。在這表面的停滯下涌動的是學生緊張的思維,這正是學生積極思考的表現。如在學習一些英語語言結構時,學生往往感覺很困擾,應用時又很困惑,這時適當的等待,可以促進學生主動的參與思維,深入思考問題,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2.恰當地創設情景,培養學生語言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理深處都有一種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世界里這種需要是最強烈的。”教學中創設情境營造良好的英語課堂氣氛正是為了滿足學生的需要。
如:在教三年級“Happy birthday ”一課中,根據教學內容,在課前先讓學生欣賞有關生日的flash,讓學生的視覺、聽覺都能積極活動起來,構成一幅視聽立體英語畫面,營造出各種不同的情境。通過聲情并茂的flash,極大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使他們的學習狀態處于最佳。在動聽的生日歌中,學生自主地學習了“Happy birthday!”、“Here is your present”。 接下來的present的單詞教學,雖然在發音上有些困難,但學生都能樂于學習。學生在愉悅身心的同時,主動進入了求知的狀態。用所學的句型與同伴互送禮物。學生激情四溢,學習效果自然是高效的,學生也能有效地進行自主學習。這樣,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為學生的獨立性、主動性、創造性的發展創造了條件,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得到迅速增強,就會自始至終地主動參與學習過程。
3.妙用插圖,培養學生的文化品格
英語教材中課文的插圖,圖片精美,細致傳神,對學生非常有吸引力。插圖就像是英語教學中的調味劑。而文本插圖最能恰到好處地引導學生想象。如在教授六年級上冊Module4 Unit1《Thanksgiving is my favourite festival.》一文中,為了能讓學生感受感恩節的習俗,我特意把文中的插圖放大,讓插圖“活”起來,并以小組的形式,討論中國風俗習慣,進一步討論和查閱英美國家其他節日內容,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和他人共同學習并獲得學習樂趣和學習成就感。同時也增加了學生對其他西方節日的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跨國文化意識。
形象生動的課文插圖,具有情節濃縮性的特點。把插圖作為“可視畫面”就是一個極佳的切入點,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開辟想象的廣闊天地,進一步加深了情感的體驗!
4.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幽雅動聽的音樂,鮮艷奪目的色彩,五彩斑斕的圖畫,都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言語興趣。信息技術的介入,為學生在課堂上增加了視、聽、說的機會。通過文體、圖形、聲音、動畫和有關技術模擬特定的英語教學中的人物、情節及場景等語言環境,使學生能在更真實的情景中運用英語進行操練,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在互聯網上有大量生動、有趣的英語卡通片,教師可根據自己教學內容的需要,選取相關的卡通片段,配上簡短的英語對話,播放給學生觀看。通過聲音、圖文并茂等因素,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視覺、聽覺等能力來感知新學內容,加深理解,以求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為學生營造生動、活潑、直觀、有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更快地進入角色,產生情感體驗,從而使學生在新奇的狀態下積極參與活動,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了學生的記憶能力和理解能力,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總之,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單純的對學生進行英語知識的灌輸,要把培養學生的英語素養作為課堂的核心內容,培養學生的英語實踐應用能力。只有具備良好的英語核心素養,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深入理解,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