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瑞霞
摘要:語文是小學課程體系的重要學科,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還是提升其人文素養的關鍵途徑。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會涉及大量的童話作品,在當前素質教育背景下,這也成了語文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教師應該明確童話教學的主要目標,促進學生語文文字表達能力的提升,滿足其認知發展的需求。童話教學與其他類型文章的教學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對于教師的專業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將對基于語言文字提升視角的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語言文字;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策略
小學生的好奇心較強,對于小學語文當中的童話作品往往充滿興趣,其簡單而生動的情節受到小學生的廣泛歡迎。童話作品的語言雖然簡單,但是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哲理,是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途徑。在豐富有趣的童話世界當中,學生能夠感受到童真與童趣,體會語言文字的魅力,進而激發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在小學語文通話教學當中,教師應該致力于促進學生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提升,使其能夠在自我表達的過程中接觸世界、認識世界。教師在教學實踐工作當中,除了應該遵循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外,還應該結合童話作品的基本特點,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童話閱讀教學
閱讀是童話教學中的核心,只有通過大量、反復的閱讀,才能在理解文本內容的基礎上,感悟童話當中的哲理。教師在童話教學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對故事情節進行分析,同時對童話故事傳達的情感加以深刻感悟。在此前提下,教師還要對童話作品加以適當升華,培養學生的正確價值觀念。在童話閱讀當中,教師應該扮演一個引導者和啟發者的角色,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文本內容,體會到童話故事中的情感變化。此外,教師還應該安排學生進行分角色閱讀,真正走進童話人物的內心,感知童話作品的思想情感。在分角色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運用符合人物特點的語氣和口吻,通過生動的角色扮演激發學生參與童話閱讀與分析的興趣。
二、童話習作教學
在大量的閱讀基礎上,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開展童話習作,以促進其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提升。首先,應該鼓勵學生對通話進行適當改變,促進其創作能力的提升。童話故事中充滿了奇妙的想象,而小學生的思維也天馬行空,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想象力,對故事情節進行適當改編,從學生視角創造出另一個童話世界,激發其運用語言文字的積極性。另外,很多童話故事的結尾具有很強的開放性,這也給學生續寫童話奠定了基礎。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對童話故事的見解,并通過續寫的方式表達自己對世界的認知,以增強其創作熱情。另一方面,為了能夠增強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與創作能力,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創作,通過聽音樂或者看圖畫等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聯想力,從而創作出妙趣橫生的童話故事。
三、開展實踐教學
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結合,是提升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主要途徑。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參與到類型豐富的實踐活動當中,增強其童話文字的綜合運用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童話作品的內容進行梳理,從而創作出小型的故事劇本,通過適當地改編成一部全新的作品。在劇本創作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對童話作品進行再反思,以實現對童話故事的拓展。在劇本排演的過程當中,學生能夠充分運用自己的口頭語言、肢體語言等,淋漓盡致地表達角色的心理狀態。在實踐應用當中,學生能夠真正感受到童話作品語言的魅力,從而激發對童話故事的學習興趣,并在實踐當中鍛煉表達能力。此外,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對劇本進行總結與反思,明確劇本創作和排演中遇到的問題,并通過語言的精雕細琢對其進行改善。
(責編? 唐琳娜)
參考文獻:
[1]董菲菲.基于語言文字提升視角的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策略[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9(09):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