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文藝
摘 要:教學語言是教學的生命,一個優秀的化學教師更需要研究化學教學語言用于課堂的技巧以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化學課堂教學語言具有科學性、啟發性、趣味性、生活性。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能力的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化學;化學教學語言;科學性;啟發性;趣味性;生活性;語言藝術
內容:
教學語言是教學的生命,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以及師生互相進行思想交流的重要載體。著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學生的在課堂腦力勞動的效力”。教育學家夸美紐斯曾說:”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里發出知識的溪流”。作為一名化學教師,首先要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其次研究化學教學語言用于課堂的技巧以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而打開學生心靈的天窗,撥動學生的心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達到開發智力,培養能力的教學目的,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本人結合近幾年的教學經驗,將自己一些做法提出來和同行們商討,希望得到同行的指導。
一、教學語言應具有科學性
化學是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因此教學語言必須體現其科學性與客觀性。科學的、準確的教學語言是使教學內容科學正確的保證。化學用語、基本概念、實驗現象、原理規律等的表述,都要求能準確描述事物的現象和本質。因此,教師的語言應清晰、準確、簡練和全面。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時正確地使用概念,科學地作出判斷、合乎邏輯地進行推理,只有這樣,才能打開學生思維的翅膀,深入淺出的領會教材,才能有助于培養學生形成一絲不茍的科學素養。例如:“化學式 ”“ 相對分子質量” 不能隨意 說成“分子式 ”、“ 分子量 ” “無色說成白色,煤氣說成天然氣,氯化氫說成鹽酸,點燃說成燃燒” “振蕩”說成“晃一晃”或“搖一搖” “加熱”與“點燃”與“高溫”的要認真區別等。避免學生先入為主,養成不良的化學語言習慣而失去了科學性,為以后學習和教學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二、教學語言應具有啟發性
要想使教學語言具有啟發性,關鍵在化學教師的語言首先要引人入勝,激勵思維,給學生以發人思考的意境,促使學生感受到親自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喜悅。另一個方面化學語言體現出形象直觀性。在教學語言的激發下,使學生產生出強烈的求知欲和主動性,目的明確地進行思考和學習。例如在學習一氧化碳引起的煤氣中毒危害,我引用孟浩然《春曉》詩句并加以活用:“冬眠不知曉,室內爐火烤;門窗緊閉著,不知死多少”。學生在以后學習及生活中必定對煤火的使用慎之又慎。例如,在講碳酸鹽時,用于謙的《詠石灰》這首詩“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愿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學生們既能理解生石灰生成過程及作用,又能培養學生從小立志學好科學報效祖國的志愿。又如學習二氧化碳的性質時,我設計了這樣一組提問:1.小明家住偏遠的山區,由于交通不便家里的菜窖每年入冬以前就要儲存整個冬季需要的蔬菜和山果,到了春季,小明想看看菜窖里還有沒有蔬菜,但家里人總是不讓。你幫他出出注意怎樣才能安全的進入菜窖?并分析一下原因。2.董陽家里新粉刷了房子,為了讓墻壁干得快點,刷墻的師傅建議給房子放個炭火盆。你能解釋一下什么原因嗎?3.小魔術表演:水變牛奶,變色花,讓學生解釋原理。圍繞這樣的問題展開課堂學習,既學習了二氧化碳的性質,又讓學生體驗到學以致用的樂趣,學生自然興趣盎然。
三、教學語言應具有趣味性
教學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展,因而教學語言應具有直觀性和趣味性,主要表現為語言的直觀、生動、形象、逼真、深入淺出。教師在教學中用比喻、故事、順口溜、謎語等方式,可以創造語言情趣,激起共鳴,使深奧的理論形象化,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復雜的東西簡單化,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物”,給人以美的享受。例如講到碳酸鈉、碳酸氫鈉時我說:歷史也有“三蘇”,大家對他們一定很熟悉吧,事實上化學上也有“三蘇”你想不想了解,立即引起大家的聯想,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如《常見的鹽》的教學時關于除雜原則時我講了一個生活的事例:我正在燒水時發現水上漂著一個草渣子(當時手上沾滿了粉筆灰)我問學生:用我的手去取去可以嗎?學生大笑并異口同聲說:不行。那樣會帶來新的雜質。我緊接著問:那如何除去呢?學生很快說出:用筷子夾,罩子打撈,加水使之漂出等多種方法,我再請一些學生加以總結,我相信這些知識學生一生都不會忘記的。教師使用了這樣一段生動、形象的語言,既突破了難點,又顯得幽默風趣,同時也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便于學生記憶。
四、教學語言應具有生活化性
化學的興趣來自生活,化學是生活的歸納和升華;生活為我們展示了豐富的化學知識內容和最精彩的化學畫面。化學優勢之一就是化學對于生活的貼近性。所以化學教師的教學語言不應晦澀難懂,而應貼近生活,因生活語言樸素不加雕飾,但真實耐用。如:人心要實,火心要空;真金不怕火煉;天干氣燥落葉黃、帶火進山進班房;飯前喝湯苗條漂亮,飯后喝湯肥肥胖胖;莊家一枝花,全靠糞當家等諺語和俗語。化學教師要善于觀察生活,將生活化的語言去其糟粕、細加斟酌,將其錘煉的更合理更精彩。
此外教師應注意廣泛挖掘教材中諸如唯物主義觀點等思想教育素材,有機地并融會于化學知識技能的教學中。培養學生愛國情感。化學教師只有在生活實際和科學發展中不斷學習、積累,并不斷磨礪自己,提高自己的語言藝術,才能提高化學教學語言在化學教學中的作用。才能形成教師獨特的教學風格,完成培養了學生的能力的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任務。
參考文獻:
[1] 索立. 化學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J]. 教師,2012(2):92-93.
[2] 金華,于曉洋,曾曉丹,等. 淺談語言藝術在《無機與分析化學》教學中的重要性[J]. 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8,35(6):14-16.
[3] 洪茲田,陳女婷. 巧用趣味性語言助力高中化學教學[J]. 西藏教育,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