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阿米乃姆·阿卜拉
摘 要:幼兒生長發育離不開體育活動的支持,這一時期的體育鍛煉將對幼兒未來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對此,幼兒園應深刻而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并合理地開展多樣化體育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為幼兒身體素質的提升打下堅實基礎。基于此,以下對幼兒園體育教學如何加強幼兒身體素質的培養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體育教學;身體素質;培養策略
引言
體育活動作為幼兒教育的重要環節,對于幼兒身心健康有著重要作用。在幼兒進行實際活動時,安全問題是教師要重點關注的問題。通過加強體育活動中的安全教育,讓幼兒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識,提高幼兒的安全防范能力。因此,本文對幼兒體育活動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對應的安全防范措施,保障體育活動在安全中進行。
1當前我國幼兒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1.1受傳統教育方式影響嚴重
受到傳統教育方式的影響,在進行幼兒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課堂氛圍缺少趣味性過于死板。教師是為了完成體育教學而去安排體育活動,并沒有從學生發展角度考慮問題,從而導致幼兒對體育鍛煉沒有熱情和興趣。一些教師更為注重培養幼兒參加各種興趣班,而體育課則被其他興趣班所占用,體育課程的安排愈來愈少,這樣的行為對幼兒的全面發展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1.2運動前后飲食問題
幼兒在體育運動中消耗身體能量,在運動后會出現饑餓感和口渴感,教師如果忽視飲食問題,幼兒自我控制能力較弱,會出現過量飲食或者過快飲食的問題。另外,幼兒在體育運動中大量出汗,很容易出現口渴大量飲水的情況。但是在運動后過量飲水容易給幼兒腸胃造成負擔,讓胃液受到稀釋,影響到幼兒自身的消化功能。快速喝水也容易加重幼兒心肺功能的負擔,嚴重的話會造成幼兒出現心力衰竭、腹脹等問題。
1.3體育教學缺乏靈活性
體育課是培養幼兒思維能力和運動能力的重要途徑。一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重點要求幼兒完成指定動作指令,給幼兒制造了一種壓抑的課堂環境。幼兒在完成指定動作指令的同時,自我的天性很難得到釋放,容易失去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再有教師在課堂教學階段,只給幼兒部分玩具,讓那個幼兒自娛自樂,用“玩具課”替代了體育課,不主動帶著幼兒做體育運動,幼兒得不到應該的體育鍛煉違背了體育課的真諦。
2幼兒園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有效措施
2.1提高幼師與家長的重視程度
面對當前幼兒園體育教學中存在的缺陷,首先要求教師與家長積極轉變思想觀念,提高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度,具體如下:一是提高幼師的重視度,幼師作為幼兒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與引導者,教育單位應積極強化對幼兒教育者的培訓教育,使其樹立堅定的思想開展幼兒體育教學,深刻而清楚地意識到體育活動對幼兒未來成長與發展的重要意義,并開展多樣化的體育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二是轉變家長的教育思想。幼兒教育工作需要得到家長的支持與參與,這將需要家長積極轉變教育思想,充分支持和配合幼兒體育活動的開展,并親身參與到部分體育活動當中,與孩子一同玩耍、學習和成長。
2.2加強飲食管理
為了避免幼兒出現運動后的暴飲暴食,教師要加以控制和引導,首先教師要注意改變幼兒“多吃多喝才有體力運動”的認知。在幼兒運動后,教師要對幼兒的飲食進行合理的控制。在幼兒運動后,要給幼兒安排合理的飲食,幼兒經過大量運動,很容易出現饑餓感和口渴感。在進食和飲水時,容易出現用餐過快和過量的情況。因此需要根據幼兒用餐的表現,關注幼兒在用餐時的情況,保證幼兒不會過多用餐。向運動后幼兒提供溫開水,提供定量飲水。如教師自己拿著水杯,引導幼兒少量多次飲水,避免快速過量飲水給幼兒腸胃帶來負面影響。
2.3與幼兒年齡特征相結合
體育活動的開展通常以游戲方式為主,為保障所有兒童都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情景下活動,滿足幼兒個性化的體育需求,應避免成人化的單一訓練,而是與幼兒年齡特征相結合進行專項練習。對于小班幼兒來說,體育活動的主要目標是鍛煉其力量、速度、身體平衡能力,提高其身體素質;對于中班幼兒,主要鍛煉其靈敏度、反應力以及身體的協調性,鍛煉幼兒在投擲、平衡、攀爬等身體素質;對于大班幼兒,可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適當增加體育活動難度,使其身體素質得到全面的提升。
2.4靈活調整體育活動節奏
為了促進幼兒的個性化發展,培養幼兒的自主意識,增強幼兒的體育技能。教學不可平淡死板,應當依照實際課堂的學習情況,做靈活的調整,從而使幼兒時刻保持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對課堂學習時刻充滿求知欲。例如在體育活動中,當幼兒已經出現了疲憊感時,說明此時的體育活動不論在時間還是運動量上都已經足夠。這時不管教學目標或活動效率是否達到預期,都應即刻停止幼兒體育活動。接著,教師可以調整節奏,通過分散式的活動練習或者替換式的觀摩練習,讓幼兒的身體可以得到休息。
2.5加強對幼兒創造力的培養
幼兒體育教學應該將幼兒作為主體進行教學。教師選擇所要舉行的課堂活動時,應當站在幼兒的角度考慮問題情況,深層挖掘幼兒的興趣所在,才能使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提高,讓幼兒在活動中處于活躍的狀態的同時也能得到知識積累。教師可以在活動進行的過程中尋找幼兒的興趣點將幼兒作為體育鍛煉的主體任務,不斷的通過語言引導,讓幼兒進行構想并對活動進行創造性的改變,保證幼兒參與活動的時候樂在其中。比如,玩滾圈,教師一開始可以不做示范,而是讓幼兒自己玩耍,啟發幼兒開動腦筋創造新奇玩法,教師在適當的進行語言提示“用什么東西可以替代手讓圈轉起來?”當幼兒試著用鉤子、棍子等轉動圈時,幼兒的增加自信心的同時參加活動的主動性也會有明顯提升。
結束語
在幼兒體育活動教學中,要想優化幼兒體育活動,需要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發揮出幼兒的自主能動性,并根據幼兒的個性化成長特點,通過了解幼兒的喜好、優化活動內容和活動方案等,逐步提升幼兒的體育活動效果。這不僅對幼兒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起到關鍵性作用,而且對幼兒的身心發展發揮著重要幫助。
參考文獻
[1]何淑艷.我國學前體育教育現狀及對策[J].知識文庫,2019(19):95.
[2]田豐.提高幼兒體育游戲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9(30):184.
[3]孟慶光,王惠山.新中國幼兒體育政策的分析與建議[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8,41(09):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