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威
摘 要:有效教學是教育工作者的終身追求。然而,構建有效的課堂并非易事,需要教師掌握正確的教學技巧。除了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還要確保實施內容的先進性和實踐策略的多元性,只有這樣才能在喚醒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使課堂一直保持著生機與活力。現如今,中學數學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教學內容、方法和理念等各個方面,有待進一步優化。新課改背景下,為了實現有效教學,教師應及時找出問題并采取針對性措施,本文對此進行探討。
關鍵詞:新課改;中學;數學教學;有效性
前言:新課改強調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重點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這也意味著教師應當摒棄過去的以教材、課堂或以自己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以及灌輸式教學方式,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以學生為主的教學原則,采取適應中學學生學習特點和發展規律的教學模式,把握好每一個教學環節的教學質量,重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綜合素質。本文立足于當下中學數學教學現狀,就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改善這一局面,提升教學有效性展開探究。
一、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在教學活動中扮演“指導”角色。換言之,教學活動取得怎樣的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師教學理念的控制。新課改重點強調的內容就是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學生主體性的體現,交還學生學習自主權。所以,為了實現高效教學,數學教師應當摒棄過去的以教材、課堂或者以自己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將學生放在主體位置,認識到自己所做的一切均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學生[1]。只有從思想上認同并接受這一理念,才能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打好基礎。
例如,在每次備課之前,教師可以綜合考慮學生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認知水平、興趣愛好等因素,然后思考用怎樣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能夠吸引學生,能夠激活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此外,教師還要密切關注學生學習動態,及時調整教學戰術,確保每一次實施的教學方案均適合學生。只有時時刻刻考慮到學生,將學生放在最重要位置,才能為教學取得實效性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運用多元有效的教學方式
教師在課堂上實施的教學方式直接控制課堂教學效果。為了提升教學有效性,數學教師必須摒棄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法,根據教學需求運用多元化、有效性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打造一個精彩的、高效的數學課堂[2]。
例如,為了降低學生學習難度,增強學生學習體驗,教師可以采取多媒體教學法,比如在講解“一次函數”“二次函數”等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函數圖像,尤其是不同函數圖像的對比視頻,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并掌握函數的特點。又如,為了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采取情境教學法,比如在講解“隨機事件與概率”“勾股定理”等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入生活中常見的買彩票中獎案例,或者裝修工人使用勾股定理驗證墻角是否垂直的案例,通過這些案例的引進為學生打造“接地氣”的課堂,既可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還能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綜合運用能力。
三、構建完善的教學內容體系
新課改強調要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進行教學改革,所以,新課改背景下,數學教師不能再僅僅滿足于“教教材”,還要在傳授學生數學知識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德育教育,使學生德智體美均能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3]。這意味著,數學教師應當根據新課改教學需求對傳統的教學內容體系進行完善,確保學生獲得全方位教育。
例如,在講解“軸對稱圖形”相關知識點的時候,教師既要讓學生掌握軸對稱的概念,還要帶領學生欣賞生活中各種常見的軸對稱物體,引導學生感受圖形的對稱美、規則美,以此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數學素養。除了“軸對稱”,在講解“圓”等幾何圖形的時候,教師可以在智育教育基礎上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使學生通過這些幾何圖形統一的、和諧的、對稱的規律領略其魅力和美感。除了美育教育,德育教育同樣也不可忽視。在講解數學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立足數學知識的起源給學生講解數學家的故事以及數學史等,鼓勵學生向這些數學家學習,以此發展學生的數學精神,使學生在數學這條道路上持之以恒地走下去。
四、合理地設計數學課后作業
在傳統中學數學教學中,教師經常忽視數學作業的作用。在數學作業的布置上比較隨意,造成其價值流失。實際上,數學作業作用顯著,它是課堂教學的延伸,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還能起到查缺補漏的作用。然而,現下中學數學作業普遍存在樣式單一、內容隨意等問題。新課改背景下,數學教師要想實現高效教學,必須認真對待并科學設計數學課后作業。既要保證作業內容的全覆蓋性,還要保證作業樣式的新穎性、多元性,使數學作業的價值得到有效發揮。
例如,在講解“相似三角形”這個知識點的時候,教師除了給學生布置一些書面性作業,還要給學生布置實踐性作業,比如讓學生測量學校教學樓的高度、旗桿的高度等。這種形式多樣的數學作業不僅能夠激發學生探索欲望,還能鍛煉學生數學知識綜合運用能力。
結論:中學數學的有效教學并非教師一個人努力就行,還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和參與。學生若不參與其中,教師所做的一切努力均是徒勞。所以,數學教師要樹立生本教育理念,確保一切開發的課程資源,開展的一切教學活動均是為了更好的服務學生。換言之,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將學生放在主要的位置,不斷強化自身的服務意識,在這個基礎上創新教學方式,完善教學內容,實現教學流程的優化,從而實現高效化教學。
參考文獻
[1]吳秀清.新課改形勢下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J].亞太教育,2015(16):79.
[2]周燕.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才智,2015(32):14.
[3]孫艷華.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21):10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