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秀紅
摘 要:小學是義務教育開始的階段,也是系統化教學的起點,對數學學習來講,老師要努力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花費最少的時間掌握更多的知識,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為了滿足上述要求,數學教師要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愿意去學,然后給學生提供更多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主動去學,還要利用好多媒體,創設教學情景,讓學生輕松的學,還有,教師要鼓勵學生多提問,邊思考邊學。小學數學教師要注重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效;小學數學課堂;構建策略
引言
我國新課改正朝著全方位、優質化的方向前進著,雖然在新課改教學理念的影響下,我國數學教學工作水平有所提升,但是如何有效地構建高效課堂,已成為當前教育工作者需要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本文從當前我國數學教學高效課堂構建工作存在的問題入手,結合新課改教學理念提出了構建數學教學高效課堂的具體策略,希望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同時,提高數學教學工作質量。
1當前我國數學教學高效課堂構建工作存在的問題
1.1數學教學模式缺乏多元化,影響教學效率的提升
筆者通過對數學教學模式的開展情況進行調研發現,雖然許多教師已經意識到轉變教學模式的必要性,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教師受限于傳統數學教學思維的束縛,一時無法做到教育教學方式的轉變,仍然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并通過布置大量習題鞏固學生所學知識。這種教學模式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隨著教學理念的革新,傳統數學教學模式儼然無法跟上現代教育的發展節奏。這種缺乏多元化的數學教學模式不僅無法有效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還嚴重影響教學效率的提升。
1.2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積極性難以得到有效調動
一方面,一些教師并未意識到學生是確保數學教學活動開展的關鍵核心,更是數學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教師認為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應當以教師為核心,學生只需要被動的參與以及配合教師的要求即可。在這種錯誤的數學教學思維的影響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無法得到培養,他們沒有學習數學的興趣。另一方面,由于學生已經習慣了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一時無法適應新的教學方式,再加上很多學生認為學習成績才是重要的,但是他們卻忽視數學高效課堂對于自身核心素養提升的積極意義。
2構建數學教學高效課堂的具體策略
2.1改陳舊觀念,推進高效教學
新課改下,要想切實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從根本上提升教學效率,一個最根本的保障就是轉變施教者的思想觀念。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做到與時俱進,學習和掌握最新的教學思想和先進的教學手段。首先,教師要做到師生關系的民主平等,要平等對待學生,要意識到學生才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是主角,要充分尊重每一名學生,要讓學生在思考中學習,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自己,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因此,作為一名富有智慧的靈魂工程師,教師要一改過去的高高在上,放低姿態,扮演好引導者這個角色,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靈活、有效、輕松地施教,吸引學生注意力,讓他們熱情高漲,和教師積極互動,共同促進教學,提升教學效果。只要教師在新課改的倡導下轉變觀念,就能充分認識學生課堂上的主體性,在教學中時刻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為核心,切切實實讓他們學到東西,提升自己,為將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2.2通過積極的鼓勵式的評價,提高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建設要激發出學生的內在主動性,學生釋放更多的潛能,才能從數學學科中有更多的收獲和成長。教師的鼓勵和引導,對于小學生來說,可以起到更多的激勵作用。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采用鼓勵、表揚性評價,讓小學生帶著自信學習數學。教師要以人本主義思想來開展教學過程,在思想上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相信學生內在的學習潛能。在數學學科教學中,同樣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不同學生的理解和學習情況會表現出差異。對于那些領悟能力強的學生,教師經常會表現出極大的贊美和肯定,而那些領悟能力差的學生卻往往會受到冷落。久而久之,被忽視的學生可能會出現厭惡數學學習的情況,因此,教師要考慮到自己的言行可能會給學生帶來的方方面面的影響。這也提醒每一位小學數學教師要加強對自身教育教學行為的覺察與調整,要考慮到小學生自尊、發展的心理需求,要尊重和鼓勵每一個學生,讓他們帶著自信去學習數學。
2.3給學生提供更多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要給學生提供更多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要知道,數學源自生活,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結合學生的生活,以實際生活為背景,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對數學學習更感興趣,然后主動思考。教師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激發數學學習的探究欲望,然后給他們足夠的空間和時間,自己思考。這點是與傳統教學方式截然相反的,傳統教學方式中,教師對課堂的掌控過于嚴格,教師在課堂上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沒有給學生思考的空間,這樣,學生就不愿意表達自己看法,得知結果后也不愿意去思考結果的由來。高效課堂的構建提出,教師要把課堂歸還給學生,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的空間和時間。
比如,在除法的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剪紙,剪出桃子,然后分發給學生,作為課堂的模型,然后構造一個故事,學生通過故事,結合模型學習。故事可以是這樣:“小明摘了好多桃子,小東想吃,小明就給小東分桃子,小明跟小東說,一天給小東2個桃子,小東不開心,小明靈機一動,說那給你10個,但你不能一天吃完,你5天吃完,小東很開心,同學們發現什么問題沒?”然后給時間讓學生思考、討論,最后學生會發現10個桃子分5天吃,每天也是2個。這樣的學習方式,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而不是老師直接告訴學生結果,大大加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討論和交流中,獲得認識,這樣的課堂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教師要多創造這樣的機會,讓學生思考和交流,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結語
總之,要想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學生的積極性首先要調動起來,要讓他們主動思考,主動學習,然后教師加以指導。小學數學教育,要遵循兒童心理發展特征,結合該階段學生的教育認知規律,采取合理的教學方式,使學生高效的掌握知識點,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李建浩.強化高質教學,構建高效課堂———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分析[J].中華少年,2018(30).
[2]高欣欣.基于知識分類與目標導向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研究[D].蘇州大學,2017.
[1]趙文婷.新課改下小學數學高效對話教學策略探討[J].科教文匯(上旬),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