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明
摘 要:在知識經濟時代,社會各界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嚴格,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日益推進,小學教育中需要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和文化素養,文章主要對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德育教育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新時期;核心素養;小學德育教育
1、引言
小學時期是學生成長和學習知識的關鍵時期,小學德育教育的開展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質。目前,社會各界越來越注重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這就使得小學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顯出來,小學德育教育在學生核心素養培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1]。基于此,文章闡述了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研究了小學德育教育現狀,總結了相應的優化措施,希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使其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
2、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現代化社會的快速發展中,很多先進的科學技術已融入各個行業的發展中,人類已進入信息化時代,信息傳播滲透到很多領域,人民群眾的接收能力越來越強。目前,網絡技術為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但現代日趨利益化,誘惑和無良信息越來越多,而小學生能夠自由地通過手機、高端電子設備上網,瀏覽不良網頁,往往會被不良信息干擾。并且,小學時期是學生身心發育的關鍵時期,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判斷能力還比較薄弱,這就會做出錯誤選擇,極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和干擾,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正常生活,導致學生的德育水平不斷降低,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帶來不利影響。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做好德育教育工作,使學生加深對社會的認識,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思想品德,提高學生的德育意識,使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支持。
3、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德育教育現狀
3.1德育教育方式單一
現階段,小學德育教育的主要課程是思想品德,主要是利用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思想品德課程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尊老愛幼、拾金不昧、團結友善等思想,這對學生有一定的教育意義,但這種方式比較單一,無法進行實質性的德育教育,雖然學校開展了很多人生理想德育教育相關的主題活動,但很難將其和學生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由于這種方式比較“高大上”、缺乏實質性,導致小學德育教育不滿足實際要求,嚴重影響著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效率的進一步提升。
3.2社會環境對小學德育教育的影響
在互聯網時代,學生接觸外界信息的渠道更具多元化,尤其是在智能手機和智能終端普及的背景下,小學生玩手機問題越來越嚴重,在虛擬網絡世界中,學生接觸到很多信息,其中涉及大量負面、消極、不滿足價值觀的信息。一般小學生的辨別意識和自制力比較薄弱,極易別這些錯誤信息舞蹈,如很多小學生沉迷于流行的手游,使得學生的身心發展受到影響,甚至影響小學德育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除此之外,網絡具有虛擬性、開放性特點,教師在解決這些德育問題時會遇到很多難題,無法實現預期的小學德育教育效果。
4、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德育教育的優化措施
4.1將理論和實踐進行結合
在新課程教學改革日益推進的大背景下,教師需要創新并優化現有的德育教育模式,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滲透政治思想和道德思想,加大學生的理論教學力度,引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小學生的社會經驗不夠豐富,很少有機會接觸外界事物,這就要求教師利用言傳身教的方式傳遞優良的思想道德品質,使小學生加深對思想品德的認識,樹立崇高的理想。另外,教師需要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使學生積極參與力所能及的社會實踐,在社會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例如,在德育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要組織小學生參加志愿者活動、公益活動,如清明節到烈士陵園掃墓、到敬老院關愛老人等,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感恩并回饋社會。
4.2開展多元化的校園活動
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比較強,教師需要抓住小學生特點,開展多元化的校園活動,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積極參與校園活動。在小學德育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利用校園活動媒介,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校園活動氛圍,為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持。例如,小學生的自主性比較強,往往會根據自己喜愛的問題主動學習和探索,教師需開展相應的校園活動,如演講比賽、運動會、文藝匯演等活動。在開展校園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使學生認識到珍愛生命、珍愛健康的重要性,使學生樹立自我保護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通過多元化的校園活動,培養學生養成健全的人格,形成積極向上的品質。除此之外,校園活動的開展能夠培養學生的自制力,使學生認真管理自己的情緒,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因此,在小學德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開展校園活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4.3改變小學生的主觀差異
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判斷意識和認知意識相對薄弱,無法對自身的行為有良好的認知[2]。在小學德育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實行朋友式教學模式,多與學生進行談心,這樣學生能夠循循善誘,明白更多的做人意義,認識更加寬闊的世界,不斷拓寬自己的視野,加強對自身的認識,在思想認知方面形成正確的認知方式。
5、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各界更加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關注教育行業的發展,在新課程改革日益深入的大背景下,教師需要將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作為教學的關鍵,并注重小學德育教育。在小學校園活動中,教師需要認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使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主觀差異,將學生實踐和德育教育理論知識結合起來,利用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德育教育,進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王喜江.“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德育教育探析[J].傳播力研究,2019,3(03):153-154.
[2]陳華躍.淺談核心素養下如何進行小學德育教育[A]..教育理論研究(第三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