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國
摘要:智慧課堂指的是高開放性和自主性課堂,在課堂教學中一方面取得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另一方面能夠使學生的學科思維得到顯著提高。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種類繁多的新教學方法得到非常廣泛的應用,而在此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也有明顯提高。智慧教育是當下教育教學的主流,小學教師在數學智慧課堂構建中,需要與實際情況結合在一起,通過教學創新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同時使小學生數學技能和素養得到顯著提高,更好的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目標,本文就此進行了研究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構建與實踐
一、智慧課堂的提出
新的課程理念認為,課堂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學習的過程,它是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是不可重復的激情與智慧綜合生成的過程。
智慧課堂是課堂的一種類型,是基于智慧的課堂,根據研究者對智慧二字理解的不同,智慧課堂在內涵上也有著很大的差異。它與傳統課堂相比有著諸多不同,其特征主要在于以下幾點:首先,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智慧課堂以發展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修養為目標,這就需要充分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核心地位,因而,在智慧課堂中,教師需要以學生的自主經歷為土,即為基礎,以此來訓練和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其次,重視教育的信息化。智慧課堂的智慧二字在直觀表現上就是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如以多媒體手段來呈現課程教育教學中的內容,又如借助網絡技術來發掘更多的教學資源等,教育的信息化建設極大地拓展了數學課堂的界限與承載能力,使課堂教學更加豐滿;最后,教學形態互動化。智慧源于交流,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智慧課堂中,師生的交流以及學生與學生的內部交流都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也是智慧課堂有別于傳統課堂的主要地方。
二、構建小學數學智慧課堂的意義
智慧課堂是小學教學的新內容,也是創新教學的方法之一。數學是一門較難學習的課程,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記憶力、分析和判斷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以往的單一教學模式過于枯燥,很難實現高效教學。通過構建智慧課堂的方式,對于培養和塑造學生都有積極的意義。
首先,有助于小學生更好的發展。顧名思義,智慧課堂就是以學生為本,啟迪他們智慧的一種教學方式。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由于年紀較小,使得他們對于客觀事物的認識還不夠充分,以灌輸為主的應試教學模式只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他們更好的感知數學。智慧課堂是生活化、藝術性教學的綜合策略,發揮智慧課堂的意義并用更具藝術性的方式教學,對于學生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其次,有助于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通過全新的教學模式來授課,客觀上為教師的進步提供了可能性。與一塊黑板、一張講臺的教學方式不同,智慧課堂需要教師扮演更多的角色,成為主導教學的設計者和管理者。而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也能夠突出自己的優勢,不斷的進行學習,汲取更多的營養,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
最后,有助于利用智慧課堂發現教學的規律。據調查顯示,小學生雖然年紀小,但是接受能力較強,思維活躍。智慧課堂的構建,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廣闊的空間,通過營造自由寬松的學習環境,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體驗,并從不同的角度和維度完善自我,在實踐和探究中找到數學學習的規律,讓學習變得事半功倍。
三、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藝術的實踐
要真正建立小學數學的智慧課堂,打破單一教學的不足,就必須轉變固有理念,結合小學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實施授課,做到課程的融會貫通。
1.打破常規,基于新的理念實施教學
智慧課堂作為一種新的理念,是保證高質量教學,創設新的教學環境的方法。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在學習過程中要體現教學的藝術性,就必須開辟全新的教學理念,以師生之間的互動和溝通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對此,教師自己要不斷學習,對智慧課堂以及教學藝術有一個新的認識,然后不斷學習與教學有關的知識,如教育心理學、社會認知學等等。利用業余時間與學生進行積極的交流,明確學生的認知規律。同時,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搜集生活中的各種素材,調動學生的數學思維,并做好知識的遷移。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不斷反思,總結經驗,制定健全的教學計劃。
2.巧妙設疑啟發學生思路,用藝術性語言渲染良好課堂氣氛
啟迪學生的智慧,通過設置疑問的方式引起學生的共鳴,是保證高質量教學的關鍵,也是運用好語言藝術,體現教學優勢最重要的一環。同時,通過設置懸念的方式,學生也可以更快的進入學習的氛圍,跟隨教師的教學思路進行教學內容的探究與學習。數學教師應做到以下兩點。
一方面,要體現語言的藝術性特征,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死板的授課,而是要彰顯語言的魅力,運用幽默詼諧、形象生動、富有親和力的教學語言可以對學生的思路啟發產生正向遷移的作用。例如,在學習《平移、旋轉和軸對稱》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用投影儀為學生呈現一組“軸對稱”的趣味性實物圖片。隨后,教師針對性地提出問題:物體有兩種不同的運動方式,分別是什么?哪些屬于旋轉?在生活中你見過哪些圖形是對稱的?另一方面,促進教學內容的內化與掌握。數學教師應潛心研讀教材文本,不斷發掘文本中有利于進行問題及懸念設置的“關鍵點”,并以此“點”為導,引入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化素材,將教學內容以情境化的方式展現出來,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由淺入深的授課,讓課堂變得更加靈活。
3.將教學變得更加生活化
生活化教學,讓學生做到學有所用,是小學數學智慧課堂建立的目標,也是教學的意義。只有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找到課程與實際的聯系,才能提高教學的效率。例如,教師在講解小學解決問題題目的時候,純理論化的講述很難讓學生明確解題的技巧和方法。相對的,如果引入生活中去超市購物的實際例子,給出打幾折、利潤率數值等,然后讓學生進行計算,有助于他們更好的理解知識,明確數學學習的意義。
結束語:
智慧課堂是新課程改革下每位教師都應追求的課堂局面。因此,在新的教學背景下,教師要轉變固有理念,更深刻的理解智慧課堂的內涵,并不斷發掘學生的智慧和潛能,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章紅霞,徐金鳳.“對話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特點及方法探析[J].西北師范大學學院學報,2013(12):102-103.
[2]任秀蘭,何文濤.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探析―――對話教學模式的應用[J].甘肅高師學院學報,2014(06):114,122.
[3]劉景標.探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