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學明
摘要:新課程標準教學下,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的正確引導對學生提升審題能力,學會抓住問題的重點,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起著重要作用。但很多學生因為看漏題目要求而列錯算式解錯題。本文就小學數學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審題能力;培養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算部分的教學占據非常大的比例,而運算的準確性,除了對知識點的理解外,很大因素取決于學生審題能力的高低。從審題中可以獲取信息,在學習了基礎知識,掌握了解題技能后,認真分析信息,抓住重點,找到對應的知識解答,才能進行有效的思考,從而收獲良好的審題習慣。但審題能力的提升需要長期的訓練,需要學習新知識,積累經驗,還要時常回顧總結,不斷反思,形成自己的審題方式。本文從幾方面淺析了如何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
一、提高認識,培養良好審題習慣
要想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審題習慣,首先教師本身要認識到認真審題的重要性,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日常學習中認真審題。而培養小學生審題能力的第一步就是讀題。據了解,一些學生在看到題目時經常一帶而過,自己以前見過類似題目,覺得自己可以快速看懂題目,所以很快就開始列式計算了,但這時候解出來的數目往往是錯誤的,因為他忽略了出題者挖的“陷阱”所以,一味憑借自己的經驗做題,很容易看不到“陷阱”,做不到靈活轉變,這時就要放慢節奏,認真讀題。審題可以明確題目所考查的知識點,鎖定知識范圍,點破出題者的考查意圖。學生通過仔細讀標題、讀題目、讀要求,可以摒除冗長題目中的多余條件,找出隱藏在題目的主要信息,從而明確答題方向。教師要注重審題意識的培養,在課堂訓練中有意培養學生聽題、讀題的專注力。培養學生提高審題能力初期可以讓大家齊讀題目,引起足夠的重視,在平常學生自己做題時,倡導一個字一個字地指讀,將每句話中的重點詞語圈畫出來,形成復述題目的能力,只要能準確無誤地復述出題目,一定可以理解題目所要考查的知識點,進而抓住題目中的關鍵信息。
二、注重實踐,保證課堂教學有效
親身實踐是課堂教學中保證學生提升審題能力的重要渠道,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參與到解題過程中,親身體驗,感受到認真審題的重要性。為此,小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是練習相似性習題。找一些題目看起來差別不大但是考查知識點不同的題目,讓學生一組一組對比聯系,通過認真審題,看破題目的玄機,辨別出考查的真實意圖。如果不認真審題,小學生往往會順著前一問的想法繼續思考,所以在對比聯系中,可以促使學生認真審題,讀出所需知識點,讀懂出題者的意圖,從而提高審題的能力。
第二種方法是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在操作中看懂題意。例如,在學習《組合圖形的面積》一課時,圖片上出示了客廳的圖片,標出了長和寬的各項數據,要求學生們計算“智慧老人家的客廳面積有多大,’?第一眼看到新知識點時很多同學會感覺無從下手,這時需要引導學生看圖片上給出的小提示。教師可以把備課時準備好的“智慧老人加的客廳圖紙”發給同學們,讓學生前后桌四人結成一個小組,根據閱讀圖片上的小提示,一步一步按照提示來操作,最終找到答案。可以請按照方法——提示找到答案的同學上臺展示,將智慧老人家的客廳分成兩個長方形,分別算出兩個長方形的面積再相加,就可以知道這個客廳的面積。那么,按照方法二做的同學也會積極表達自己,講述自己是根據書上圖片中的提示,先在客廳的右上角補上了一個小的正方形,這樣原本的客廳就變成了一個大的正方形,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是非常簡單的,再用大正方形的面積減去小正方形的面積也就算出了組合圖形的面積。學生在自己審題、自己動手的過程中就探索到了新知識,自然而然地理解到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可以根據組合圖形的條件采用分割法或是添補法。
在每堂課的教學中引入學生對審題的重視,可以讓學生快速理解并掌握知識技能,既能培養良好的審題習慣,還能在有效的情境中激發學生學習小學數學的興趣。
三、強化訓練,提高自身審題能力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提升審題能力需要日常的強化訓練。小學是學生形成良好習慣,全面發展的最佳階段,發展各種能力的關聯性不容忽視。小學數學是學生學習的基礎性學科,但是由于小學生大腦中還沒有形成數學體系,無法將數學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所以不僅在課堂上,在生活中也要加強學生對于問題的自主思考。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課本上的知識過于抽象化,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對學生的吸收情況做一個預判,時常調整自己的講課節奏,避免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隨著日復一日的訓練,學生審題會逐步形成自己的習慣,這個過程需要教師用心觀察,及時矯正學生的錯誤習慣。
提高審題能力也是提高觀察能力,想要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需要讓學生保持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對于一些繁雜生澀的知識點,教師應該采取生動、貼近生活現實的方式來講解,這樣學生在以后遇到相似題目就能在腦海中形成有條理的解題步驟,拓寬思路,找到解題方向。但僅僅只靠教師講解是不夠的,需要學生自己做強化訓練,有意識地去審題,把知識點與題目鏈接起來,正確理解題目數量之間的關系。在日常的審題訓練中,要保證學生學會把握關鍵詞,這就要求學生多讀、多看,掌握分析題目的能力,讀懂隱含的數學語言。
四、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能夠幫助其找到問題的重點,使學生進行有效、有用的思考,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找到不同學生在審題中遇到的困難和審題錯誤的種種原因,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有效的審題方法,讓學生能夠正確審題、正確答題,堅實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責編 吳娟)
參考文獻:
[1]湯二明.小學中段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審題能力的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2).
[2]施帥華.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J].小學教學參考,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