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
【摘? 要】在現代數學教學中,掌握基礎數學尤為重要。特別是數學的實用性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方法之一。針對小學數學課堂來說,利用情境式教學手段能夠使小學生學習數學更加輕松。小學生學習數學,有益于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的發展。授課教師需要及時創新教學理念和方式,在授課時設計多種教學情境,指引小學生提出有效的問題,從而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果。本文將分析數學情境與提出問題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制定提出問題與小學數學情境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情境;提出問題;開放教學
一、情境教學的含義
情境教學,指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主動把部分場景性內容導入教學中,形象地展示出教學內容。具體而言,教師在課堂中將身邊的實際情況結合教材內容對學生們進行講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真實發生的事物感興趣,會更加熱愛學習,從而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動手學習能力。
二、小學教學現狀
當前的小學教學依舊處于傳統的教學階段。在部分數學入門階段教學中曾大量運用情境教學方式。例如小學算術教學,學生常常通過搭積木的方式進行計算,完成運用加減法的實例。除此之外,在一些數學應用題上大部分采取了較為常見的數學教學方法。但通常在高年級中情境教學方式被取消,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點:其一,學生年齡不斷增長,興趣不斷改變,大部分學生不習慣簡單、童真的情景教學方式,同時這也給教師帶來錯覺,認為學生對情境式教學不再感興趣。其二,隨著學生年級的不斷增高,知識難度在不斷提升,很多教師無法順利將情境教學加入課程,小學數學教學難點就此形成。
三、提出問題與小學情境的重要性
(一)提出問題與小學情境的作用
小學情境與提出問題的教學方式的主要作用是幫助學生快速解決問題,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的能力。情境教學對小學數學而言,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創造新的解題方法。
(二)情境式教學提問能夠幫助學生真正了解數學
將情境式教學導入實際數學知識理論體系中,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問題,有利于學生掌握學習方式。例如,設計同一種問題來分析學生對于問題本身的理解程度。不結合情境直接提問:數字6除20,6占20的多少比例,其實這個問題可以直接使用6除20可以得到答案,但學生卻無法用數學知識進行實際運用。將問題帶入情境式提問方式,如五年二班一共有40人,今天8人請假未到,請問五年二班的缺課率是多少?問題和解題方法均一致,但是學生對于運用數學的比率理解上面明顯優于直接式提問。
(三)將情境式教學提問應用在學生日常生活中
學生所學到的知識通常需要結合實際生活,受應試教的影響,學生對數學實際的運用能力明顯不足。但加入符合的情境式提問可以提高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的能力。例如設計問題,小亮和小王將作業拿到老師辦公室,共花了3分鐘,小王一個人完成需要6分鐘,小亮每分鐘會比小王多拿3本,請問一共多少作業本,這類數學問題通過聯系生活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自身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
(四)有益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拓展
在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上,容易接受形象化表達。尤其是學生在小學時代,正處于思想啟蒙狀態,對知識的掌握還需要不斷進行開拓,在開拓過程中有利于學生儲備知識,尤其是對發散式思維的鍛煉。例如,假定地球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進行公轉,地球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夠完成一個圓的軌跡。以數學的角度分析思考,雖然命題的存在性有待考證,但教師通過這種教學手段能夠增強學生與其他科目間的聯系。同樣,在學習其他科目時,數學知識也起到相互聯系的作用。教師應及時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這對學生日后拓寬知識面有很大幫助。
四、開展情境式教學提問
數學科目不同于語文等科目,教師無法針對數學設計特殊的情境方式,只能根據數學規律、學生的特殊階段進行思考,怎樣提高學生積極性?發散學生思維?深化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運用知識?這三點是教師教學工作的重點。可以適當應用疑問句式引起學生對知識點的好奇,在好奇的基礎上進行延伸教學。針對學習新課標《義務教科書·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百分比的教學難點,采用疑問句式教學能夠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從而用自身思路來思考、解決問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標。情境式教學可以發散學生的思維,在之前的教學中,教師往往發現學生對例題掌握十分熟練,而在相同知識點下更換習題,大部分學生就束手無措了。歸根到底是學生的思維受到了限制,學生局限在常態的解題實踐中。教師針對如上現象可以設計問題,如小學放學后,學校第一天用8輛校車接送97名同學回家,第二天用7輛同樣的校車接送學生,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第二天比第一天少接送多少名學生,并讓學生用多種算法求解,指引學生從多個方面去思考問題,發散學生的思維,利于學生深刻掌握知識。新課標要求在教育過程中學生要學以致用,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列舉身邊例子,結合同學親身實踐,指引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運用。
五、結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情境式教學提問策略,能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出有效性問題,這可以提高學生的主動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大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小學教師應該在課堂上采用情境式提問教學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思考問題并提出問題。這種教學方式能讓學生掌握綜合能力,教師通過生動的提問方式指引學生將生活與學習相結合,讓學生學以致用,從而為學生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吳波.小學數學情境與提出問題教學——開放的數學教學[J].中外交流,2018(13).
[2]龍繼云.小學數學情境與提出問題教學——開放的數學教學[J].讀天下(綜合),2018(2).
(責任編輯?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