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平
【摘? 要】利用創設情景的模式進行教學可以有效發揮教學優勢,在教學期間能活躍課堂氣氛,增添課堂的生氣與活躍氛圍。本文主要探討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創設情景課堂,怎樣合理地利用情境創設來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情境創設
一、創設故事教學情境
針對小學生的教學工作,教師應該學會另辟蹊徑。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年紀普遍較小,天性活潑,注意力容易不集中,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往往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而采用創設故事教學情境的方式可以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學習共鳴。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一個小故事為課堂教學的背景,先讓小學生們自行代入角色,然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帶動學生的真實情感,引導學生進行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基本操作,從而提高小學生對打字、格式以及復制粘貼等基本操作的掌握能力,鍛煉小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二、創設探究性、操作性的教學情境
信息技術的教學主要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而對于計算機的學習來說,創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教學任務,主要是給學生空間和時間進行探索和學習,給學生發現問題并主動去解決問題的機會,從而讓學生自己總結經驗的一個過程。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與學習環境,創設一個具有探究性的課堂教學情境來鍛煉學生的操作能力。例如,教師可以用不規定步驟,但給出任務要求的方式來讓學生自行完成一個具有特色的word形式的邀請函,在這期間學生可以利用自己現有的知識來進行操作,還可以在操作過程中發現word中的其他功能,合理地利用各種工具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
三、創設游戲學習情景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開設信息技術課程主要是為了開發小學生的學習潛力以及興趣,啟蒙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正確的教學引導可以幫助學生去正視自己的興趣愛好,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認知能力。針對活潑好動、好奇心較強的小學生來制定教學方案,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游戲情景的方式開展教學工作。例如,教師可以在網上找一些具有學習意義的小軟件,可以是具有游戲形式的通關練習軟件,讓學生獨立操作,自行解決操作期間遇到的問題,直到最后通關為止,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四、創設問題情景
推動世界進步科技發展的主要動力就在于人們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對于小學生來說,計算機與信息技術課都是新穎的,學生本身是充滿求知欲與好奇心的,這時候教師就應該合理地利用學生們的這份好奇心來進行信息技術知識的教學,通過對學生即將學習的基礎知識來進行問題的創設,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鼓勵學生主動探索,滿足自己的求知欲,從而實現自主學習。例如在學習《計算機的組成》一課中,教師可以先跟學生普及基本的電腦知識,講述電腦的由來以及功能,讓學生對電腦產生濃厚的興趣,并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如“同學們,電腦有著非常多的功能,那么你們知道它都有什么功能嗎?你們也可以將自己對電腦是否具備哪些功能的疑問提出來讓我們共同解答。”學生紛紛說出自己的看法之后,教師就可以將一些有效的問題總結出來讓學生自己討論,讓學生不斷在探索中學習知識。
總而言之,針對小學階段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使用情境創設的教學策略能夠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推動教育工作的不斷進步,也可以從小培養全方位的人才,從小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興致,提升學生的個人素養。
參考文獻:
[1]趙婷婷.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情境創設策略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32).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