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春華
【摘? 要】在小學階段開展美術社團,不但能豐富校園的藝術文化生活,而且它在學生的個性成長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美術社團建設中以兒童特長發展為本,設計形式多樣的社團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創造能力以及美術素養,帶領他們走進尋覓美的“桃花源”,培養了學生對于美術的興趣愛好,提高藝術技能,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和營造校園的文化氛圍。
【關鍵詞】興趣;環境創設;條理訓練;豐富活動
美術社團是學校根據學生興趣愛好,以美術學科領域組成的活動團體,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經常性的活動。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彰顯“幸福教育”的辦學理念,我縣幸福里實驗小學通過創設美術社團,打開學生美的心靈之窗,把學生帶入美的“桃花源”。幸福里實驗小學的美術社團從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入手,利用面塑、兒童畫、水墨畫、書法、DIY手工等社團培養學生的藝術技能和藝術審美能力,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又營造了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氛圍,滿足了學生對個性化美育的需求,用第二課堂促進了第一課堂,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一、興趣入手,步入尋美天地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有著神奇的內驅動作用,能變無效為有效、化低效為高效、變無趣為有趣。每個人對感興趣的事情,能賦予極大的熱情、執著的追求。小學美術教學的本質是為了讓小學生在體驗美的基礎上可以自由創造美。有對美術的共同興趣愛好,是成立美術類別社團的基礎,同時也是前提,只有熱愛,才能投入美術社團活動中。幸福里實驗小學美術社團在制訂活動計劃時,從興趣入手,寓教于樂,設計了趣味素描課、DIY創意手工等獨具特色的教學課程。在活動中將學生感興趣的美術活動與專業的美術技能訓練相結合,將活動貫穿于教學過程中,使美術教學活動充滿了樂趣,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在輕松快樂中發展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進而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例如,在DIY創意手工社團中,教師利用變魔術《百變團花》,將一張彩色卡紙,變成一朵美麗的雪花,教師一邊講解一邊示范,用剪紙方法做成了一朵美麗的雪花,學生都被《百變團花》的魔術吸引而鼓掌,爭著要教師教他們,利用魔術表演等形式開展社團活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社團尋美活動中。
二、創設環境,點燃尋美火花
良好的美術學習環境能夠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養學生對學習美術學科的濃厚興趣。幸福里實驗小學創設了剪紙長廊、唐詩兒童畫長廊、臉譜教室、面塑教室、攝影室、豆貼畫室等美術社團活動室,墻壁上張掛著美術的名作欣賞、畫家簡介,室內外擺放著各類師生的優秀作品,使學生一進入活動室就被環境所感染,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處于一種藝術美的愉悅學習環境中,身心受到美的熏陶,產生強烈的表現欲望。每年的校園藝術節,畫展、現場寫生等,是美術社團學生學習成果集中展示的機會,也是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美術社團活動,激發學習創作興趣、點燃尋美火花的有效途徑之一。
在漫畫社團活動中,輔導教師事先通過塑造夸張幽默的漫畫形象、趣味性的卡通畫,讓學生置身在漫畫的環境中,覺得漫畫創作非常有意思、想學習,同時感受到漫畫、卡通畫因事而發、因情而動,是以藝術形象再現生活,在活動中,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想法也通過漫畫表達出來,雖然畫得幼稚,甚至笨拙可笑,但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每一幅作品都是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創造,從稚嫩的畫筆中能發現一顆尋美的童心,這是最珍貴的。創設尋美的環境的途徑還有很多,如設計方面的內容,制作裝飾圖案掛件、手帕設計、臉譜設計、賀年卡設計、課程表設計等;手工方面的內容,如剪紙、折紙、布貼畫等;造型方面的內容,如繪制趣味性插圖,創作漫畫、卡通畫等。這些課程就是為了創設良好的美術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提高興趣,增長知識,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和提高藝術造型能力,能夠欣賞美、發現美、創造美。
三、條理訓練,鋪設尋美道路
美術社團建設,應從基礎到提高,任何憑熱情、憑經驗,固然能取得一點點成效,但往往缺乏成長性,往往會陷入一種沒有理論指導與支撐的怪圈,思路不清、行動盲目,導致社團建設缺乏條理,無系統性。因此,系統有條理的社團建設,有利于教師掌握社團建設的規律,讓學生循序漸進地從基礎到逐步提高,形成美術技能,提高審美能力。
例如:在《面塑》社團輔導中,輔導教師通過讓學生集體討論,制訂學習活動計劃,在輔導活動中從塑造簡單的小動物開始,加強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訓練,從線條到形體,逐步提高學生的造型能力。因此,輔導教師應當安排提高造型能力的基礎練習,在學生有一定基礎的條件下,逐步學習人物、場景的塑造,從易到難,從臨摹到創作,循序漸進,逐步提高。教師在社團輔導中要做到制訂合理的學習計劃,運用教學理論來支撐,有了教學經驗或者理論指導,輔導效果將會有質的提高,學生的作品質量將不斷提高,極大提高了孩子們的繪畫興趣,為學生鋪設尋美的道路。
四、豐富活動,搭建尋美平臺
美術社團活動要開展豐富多樣性交流展示活動,促進學習的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中激發美術學習興趣,為學生搭建尋美的交流平臺,幸福里實驗小學主要從以下幾種途徑開展美術交流展示活動。
1.佳作欣賞。優秀的美術作品無處不在,輔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從各種報刊、畫刊中搜集有關優秀美術作品,引導學生欣賞討論,學習體會作者如何構思、取材,怎樣表現生活,提高審美的情趣。
2.實踐活動。通過組織學生參觀美術展覽,參觀自然景觀、名勝古跡、城鄉建設的新成就、社會的新風貌等,帶領學生外出寫生創作,在實踐活動中擴大學生美術知識面,開闊視野,提高審美能力,激發創作熱情。
3.主題活動。在學校的主題活動中,組織社團積極辦好學校、班級的宣傳櫥窗、班報,結合藝術節、成長儀式等,給學生提供鍛煉自己、展示才藝的平臺。例如“面塑作品展覽會”“面塑創作大賽”等,同學們可以在活動中挖掘個人潛力,表現自我,展示才華,促進自我的個性化發展。通過這種主題活動,在欣賞優秀的泥塑作品時,培養了學生對藝術創作的興趣和動手操作能力,引導了學生發現美、表達美,拓展了審美教學課堂,形成了美的創造性思維,充分發揮了泥塑這門課程的藝術教育作用。
4.競賽活動。美術類的競賽活動比較多,教師要積極推薦社團學生參加各類競賽、展覽等活動,也可以與其他學校的美術類社團舉行交流展示活動,在交流中取長補短,增強信心。通過對外交流活動,進一步擴大社團影響,讓特別優秀的美術社團學生得到鍛煉,快速成長,同時學校也形成一系列的特色品牌,例如我校的《面塑》社團2016就受到印尼雅加達華人學校的邀請,赴當地學校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交流活動,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取得了較好的影響。
例如,在每年的“變廢為寶”大賽活動中,學生運用生活中的廢棄物制作出富有創意的工藝品、小玩具等。在富有創意的“亮點”設計創作中,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充分展示。這些競賽活動讓學生充分展現自我,表達個性,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欲望,拓寬了創造性思維的空間,在交流碰撞中提高了學生對美的追求與品位,這對于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五、結語
學校美術社團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是培養美術愛好者的搖籃,更是滿足學生個性化美育需求的重要實踐方式,在兒童的成長道路上,我們期待為每個靈動的生命打開一扇美感之門,帶領他們走進尋覓美的“桃花源”。
參考文獻:
[1]李世昌.地方美術課程資源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D].云南師范大學;2015.
[2]夏正娥.美術社團活動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形成因素的研究[J].中學時代,2014(24).
[3]王海艷.立足地方資源特色開發美術校本課程[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7).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