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昌城
摘 要:識字是學生能夠獨立學習一切科學文化知識的基礎,小學識字教學質量的優劣會直接影響到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還會影響到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發展,因此識字教學一直以來都是筆者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小學是學生識記漢字與運用漢字的基礎階段,新課改以來,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將識字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提高教學效果;積極轉變教學方式,從而加深學生對漢字的印象;同時教師應注重自身素質的不斷提升,從而促進語文教師的漢字教授能力。本文主要從這幾個方面出發,深入探索小學識字教學的有效方法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教學策略;小學教學
漢字是中國通用的文字,它記載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文化,提高小學漢字教學可以有效促進全民族文化素養的提高。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漢字比較難認,小學生經常會因為對形近字記憶出現失誤、對其間架結構辨認不清而寫錯別字。在小學識字教學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部分教師仍秉持原有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依靠死記硬背的方式來學習漢字,這樣的方式不利于學生識記效率的提高,還會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到無趣,對漢字的識記提不起任何興趣。那么教師在實際開展識字教學中應如何去做呢?下面,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談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一些方法策略:
一、教師應注重自身素質的提升,提高全體語文教師的漢字教授能力
小學生所處的年齡層次較低,因此他們的學習能力十分有限,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教師的教學能力會直接影響到學生漢字識記效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深入探究漢字識記相關的專業知識與教學技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和綜合素質,這樣才能在課堂中更好的啟發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首先,小學語文教師要主動學習和探究漢字識記教學的相關知識與理論,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素養。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深入探究語文教材內容,參加教育講座等活動來優化自己的教學方法與過程;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精進自己的教學用語,通過自己長期的教學經驗與深厚的文化內涵,在講授過程中用獨具一格的語言風格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感受到漢字的博大進深和語言的獨特魅力;最后,學校以及行管教育部門要重視對語文教師的培養,注重教師崗前培訓等工作的開展,從各種方面來提升小學語文教師的識字教學水平,促進小學識字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積極轉變教學方式,加深學生對漢字的印象和理解程度
在小學階段,教師應注重識字教學中的教學方式與方法,充分結合學生所處年齡階段的心理特點與心理需求,來探尋適合學生當前學習能力的教學方法。信息技術作為現代教學中的一種工具,將其應用于識字教學中,能夠為提高識字教學效果帶來支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來實現對一些象形字演化過中的展現,來讓學生真正的認識和了解漢字。
例如:在進行“火”字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借助“火”字從出現與字形的逐漸演化的圖片,讓學生明白“火”字的兩點代表的是火焰,“人”代表的是柴,這樣學生就對“火”的認識更加深刻了,從而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識字效果。教師進行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應把一個字的音與形相結合,來進行教授。首先,要使學生學會這個字怎么讀,隨后,使學生能夠將這個字的讀音與字形對應起來。其次,語文教師還以通過“象形教學”的方式,將某些象形字的實物通過圖片的形式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體會到漢字由圖形演化而來的規律,從而加深對字形的印象,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它的具體含義。
三、將識字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提高識字教學的效果
想要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就要從生活實際出發,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工作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課堂并不是識字教學的唯一途徑,筆者們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課外識字,使識字與生活緊密聯系。
例如:引導學生讀一讀學校中的功能室的標志和名稱,讀一讀學校板報欄中的宣傳標語,觀賞畫廊、板報等等,這些都是識字教學的好素材,學校中的現成物品也可以當做提高學生識字量的教學素材,如:電腦、投影儀等,筆者都在上面貼上標識的卡片,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圖識字。還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各種零食快餐中識字,如"AD鈣奶"、"麥當勞"等。這樣做大大提高教材中的生字的呈現機率,從而鞏固教材中的生字,并在不經意間擴大了學生的識字量。除此之外,教師可以舉辦"識字天地"的活動,使學生認識更多的字。
綜上所述,識字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育中的重點內容,對學生今后的長遠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不斷創新識字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充滿趣味性的語文課堂氣氛,使學生增加對漢字識記的興趣;同時,教師也要注重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教育部門也要加大對教師培訓工作的重視,從而多方共同努力,促進小學識字教學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裘錫圭.文字學概要[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33.
[2]張桂光.漢字學簡論[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