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維爽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以及知識經濟的不斷進步給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核心素養是學生步入社會、提高自己所必須具備的個人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也應該迎合時代發展的潮流,有效在課堂中滲透物理核心素養,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物理素養,進而將學生培育成21世紀社會發展需要的核心人才。
◆關鍵詞:高中物理;核心素養;物理教學
1重視課堂提問中培養科學思維
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該有效設置問題激發學生的思考,進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例如,在學習《加速度》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識,我以“速度”知識的引入新課程的教學中,通過之前的學習學生們知道“速度”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并且對速度的相關性質和知識有了很深入的了解。緊接著,我想學生引入了一個新的知識“加速度”,我詢問學生:“我們能不能夠根據速度的相關知識和概念總結出加速度的含義呢?”學生們通過思考、探究以及之前預習的知識,很快便初步了解了加速度的知識,并有效地將“速度”與“加速度”聯系起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主動地將自己所學的物理知識聯系起來,形成一個知識網絡,進而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思維。由此可見,在高中物理課堂中,教師應該有效設置提問,讓學生在問題的研究中培養自身的科學思維。
2重視新穎實驗情境創設中發展創新推理能力
在學習“電磁感應”這一章節中,老師引導學生思考三個問題:①感應電流產生的條件;②感應電流的方向;③感應電流的大小。教師先避開教材中的傳統實驗,創新設計了一系列新穎的實驗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讓學生一步步深人研究,形成系統的理論,逐步形成創新意識。首先指導學生制作LED發光小車,從理論上分析只要有磁鐵靠近線圈,線圈中有了感應電流,二極管即發光。但是學生卻經過了多次的失敗,原因一個是磁鐵的磁性不強,第二個是線圈匝數不夠,所以在學生多次失敗后,教師才給學生提供了磁性極強的釹鐵硼磁體,線圈讓學生從300圈一直繞到600圈,二極管才發光。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不斷實踐思考,再實踐再思考,得出了感應電。
3重視物理概念教學中滲透物理觀念
學生學好物理概念,并從物理概念中獲得物理觀念對學生之后的物理學習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在實際的物理概念教學中,教師忽視學生對于概念的理解,僅僅關注學生對于概念的記憶,這與物理核心素養中培養學生的物理觀念的要求是相違背的。所以教師在物理概念教學中應該注重學生對概念的理解,發展學生的物理觀念。例如,我們在學習“功”的概念時,如果僅僅是讓學生按照教材中的文字描述去理解和記憶這個概念,學生們即使是當時記住了,過不了多久也會忘記。學生沒有真正地理解概念中的含義,也沒有真正內化成自己的知識,這種教學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為了讓學生充分地理解概念的含義,我在這個概念的教學中向學生演示了一個例子:我向右拉著講臺桌,同時講臺桌會向右方移動,而我向右拉的力以及講臺桌向右移動的狀態組合起來就叫做功。同理我們用專業性的物理語言來描述就是教材中的內容。這樣學生就可以在理解的基礎上對概念進行有效記憶,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形成一個特定的物理觀念,對之后物理概念的學習就會更加游刃有余。
4重視物理實驗操作中提高探究能力
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中的重要的一部分,通過實驗操作,教師可以將抽象的物理知識轉換成直觀的物理現象,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物理知識。同時,讓學生參與實驗操作,還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從而提高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例如,在進行《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的實驗時,我將學生合理分組,由小組合作共同完成這個實驗,學生們在實驗的操作過程中合理分工,確保每一個同學都能夠參與進來,共同探究和實踐,進而得出物理結論。所以,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和實踐,通過學生自己的操作獲得的物理結論會使得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印象更加深刻,同時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強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5重視在教材內容挖掘中樹立科學態度
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中不能一味地只是提高學生的成績,更要對學生的情感態度進行教育,充分挖掘物理教材中的因素,向學生滲透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的核心素養,進而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例如,在學習《社會生活中的電磁波》時,我向學生介紹了很多我們生活中的電磁波技術,比如微波爐、電風扇、吹風機等都運用了電磁波技術,讓學生意識到只要我們好好學習物理,在將來有效運用物理知識來造福人類社會,給人類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捷。此外,我組織學生對電磁污染進行了討論:隨著人類經濟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種新技術的應用給人類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很多的危機,比如電磁污染,這已經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威脅,所以我們應該充分發揮我們的技術來有效應對這個危害,這將是我們長期的不斷探索的任務,所以從現在開始就應該鼓勵學生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為社會做出貢獻。因此,教師可以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充分利用物理教材來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態度和社會責任感。
6結束語
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長期的滲透和培養,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在向學生傳授物理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以及促進社會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孫子彪.高中物理教學核心素養:演示實驗創新[J].學周刊,2018(15):108-109.
[2]余華云.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教學探析[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6,45(19):2-5.
[3]林明華.高中物理核心素養的內涵與培養途徑[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6(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