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相比于其它教育機構,中職教育表現出教育階段中獨具有的特殊性。中職教育更加貼合時間教育,培養學生與畢業后學生就業有直接聯系。所以,中職學生處于教育中極為重要的一個階段,如何培育出不僅專業能力強,而且心理健康的學生呢?這就需要實施心理學滲透到中職教育當中去。本文于心理學在中職教育管理中的應用進行分析,以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心理學;中職教育;中職管理
中職院校是一類專業性培養學生定向技能的教育機構。他們的辦校目的是針對那些在中考失利并且渴望學習的學生提供新的機會,中職院校的存在也為國家和社會去提供更優秀的專業人才開辟了一條新道路。不過,中職院校在讀學生一般來說文化水平中等,且學生的知識和年齡差異較大,思想認知也存在較大差異,會給教育的管理帶來適量的麻煩。在當前形勢下,如何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學會表現,學會做事是職業學校教育中面臨的重要問題。
一、心理壓力較大
中職院校中的學生普遍缺乏同齡人該有的自信心。因為他們正在成長過程中,由于學習成績差或學習成績不佳,嚴重缺少來自老師與家長的鼓勵。從而生成了缺乏自信,自卑和其他負面情緒等心理問題。例如,由于家庭經濟困難、父母教育程度低或自己的家庭來自偏遠地區,一些學生認為自己在生活中比不上其他同齡人。在進入中職院校學習時,不僅要適應新的學習環境與學習內容,而且還要面對來自學習、家庭、班級、實習等方方面面的過程中的壓力。這就使本身就缺乏自信心的中職學生心理生活更加困難。因此大多數學生會在壓力極大的中職學習中生出心理問題,出現無心學習,自暴自棄的現象,嚴重時會一蹶不振,生出悲觀心理。
二、特殊的成長期
時常為三年的中職教育恰逢學生的青春期,在這個年齡,學生的心理正處于成長敏感期。這個時期的學生心理具有很強的可塑性。若沒有得到教師或家長正確的教育指引,或者教育方法不當,就會使學生出現嚴重的厭學心理,產生反抗教師或家長的行為,可能會使學生走上錯誤的道路。如果教師與家長采用了適合學生的教育方式,將學生向積極的方面引導,并且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就會為孩子提供一條光明的道路。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的教師與家長嚴重缺乏與學生的溝通時間,令學生與家長老師之間顯得十分生疏,學生也會產生性格孤僻等心理問題,為學生健康的身心發展產生了阻礙。
三、人際交往不良
在學生進入中職院校入學后,面對的是較中學教育更加自由化的校園生活,中職學生的人際關系是中職學生生活中重要的構成元素之一。許多人對與同學打交道的方式感到不安。現階段的年輕人特別希望得到群體的認可和接納,并希望在新的人際環境中找到安全感。在班級和小組宿舍,由于個人氣質不同,生活習慣不同,家庭環境和成長經歷,很容易在人際關系中發生沖突,一些人際交往能力弱的學生很少與他人交流。顯得很尷尬,或者主觀,雖然學生愿意與他人互動,但是由于個人的原因,往往會引起誤解導致溝通,一些學生以自我為中心,過分要求他人,傲慢他人的言行,甚至報復他人,從而導致關系緊張。
四、心理學在中職教育中的應用
1.利用團體心理學組建集體
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對群體的依賴性非常的大,所以,教師應該如何建造一個令學生們產生歸屬感的班集體尤為重要。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做游戲的方式在班級中組建小集體,在日常的生活中為每個小集體分放不同的任務,每個集體可以在比拼中建立感情,在每一個小集體中的成員也可以在完成工作的過程中互幫互助,拉近關系。這樣一來,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在班級中找出自己的位置,對自己的班集體產生很深的情感。
2.運用“破窗效應”,努力促進良好班風的形成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破窗效應”——當一個壞人走到玻璃柜前,一腳踢破了一塊玻璃。如果接下來這個玻璃窗沒有得到維修或者沒有人管理這塊玻璃柜,就會引來更多的壞人來繼續打破玻璃,甚至有好人也會參與其中。
從心理學上上來定義,這種現狀是人類心理中基本的從眾心理與趨惡心理。對于我們來說,養成一個壞習慣要比養成一個好習慣容易的多。養成一個好習慣需要一點一點的長時間的堅持積累,養成一個壞習慣往往只是一念之間的事情。在校期間,教育人員如果對第一個犯錯誤的學生不予以批評懲罰,就會給其他學生造成犯錯誤不會承擔后果的觀念。所以,在中職教育中,教師要深知“破窗效應”的道理,為班級營造出一個風氣剛正的學習環境,衛生環境,紀律環境。
3.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
家庭教育不僅僅是學生的啟蒙教育,還是學生在教育過程之中接受到的最為重要的教育方式之一。如何讓家庭教育對學生起到有效的作用,家長的教育觀念是實施其教育的關鍵。自古以來,“不打不成器”的傳統教育觀念深入家長的內心,殊不知,這樣的教育方式對于正處在青春期的學生來說絕對不是有效的方法。因此,教師要從家長的教育觀念入手,向學生家長滲透正確的教育觀。為家長實施家庭教育的時候有正確的方向。有些家長在生活中過分溺愛孩子,充分滿足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提出的所有物質要求與不合理的條件。這對于學生的成長也是非常不利的。教師要通過教育令家長改變這一做法,培養孩子努力勤勞的習慣。
五、總結
心理學滲透到中職學生的教育有效的將專業的中職職業教育變得全面化,中職教育人員應積極運用心理學的方式實施教學,讓學生在得到知識提升到同時,在身心健康上也得到平穩發展。
作者簡介
薛顯印(1981.02—),男,漢,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單位:鹿邑縣第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職務:副校長;職稱: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