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宏
摘 要:近些年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國的教育事業得到了較好的創新發展環境?;谌碌臅r代發展背景,傳統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社會對中學數學的實際教學需求,同時也無法達到新課改的教學標準,因此必須真正落實國家所倡導的“以人為本”的全新教學理念,讓學生重新回歸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為保證學生的主體教學地位,需要教學領域對現存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與創新,中小學也應當緊握時代發展趨勢,滿足現代化社會的教學需求。本文針對現階段的問題導學法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實際應用狀況進行簡要分析,以期幫助數學教師能夠更加靈活的進行課堂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中小學的數學教學效率及其質量。
關鍵詞:問題導學法;數學教學;以人為本
一、問題導學法基本概述
所謂問題導學法即是教育工作者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并圍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主的教學方法[1]。此種教學方法較傳統的教學方法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其著重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學生在課堂中占據主體地位,教師只是起到一定的輔助引導作用,從而對提高教學質量提供較大的幫助。同時教育工作者需要對課堂問題進行篩選,保證該問題能夠為后續教學工作的開展起到有效的價值,因學生個體差異,教師需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提出問題,并要注意問題之間的銜接性,從而可以為學生在解決下一個問題時打好基礎準備工作,進而可以加深學生對該課堂知識的理解程度。例如,在進行新的課程授課時,教師可以對上一堂課學到的知識進行提問,讓學生能夠鞏固舊知識,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從而搭建新舊知識橋梁。
二、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引入問題導學法的重要意義以及注意事項
在中學的眾多學科中,數學的綜合性是相當強的,不僅需要學生能夠充分掌握其理論知識重點,而且需要學生在生活中遇到該類需要數學進行解決的問題時能夠有效的提出解決方案,并可以獨立思考。施教工作者需圍繞教學內容提出和生活接軌的數學問題,從而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提高學生對問題的解決能力。教師在課堂上可以起到活躍氣氛和引導學生對該數學學科的積極性的作用,因此教師需在教課前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并將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和完善,在課堂上引導學生一步步的走向原定計劃的問題中,從而可以使學生能夠有效的學到知識,并提高學生對該學科的興趣。同時教師若沒有進行有效的提問或者問題與該課堂的知識無關的時候,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導致無法全面掌控課堂的走向。其次因學生年齡問題,其理解能力稍許不足,因此不能直接就拋出幾個連環問題,若學生對該知識沒有了解的話會讓學生起到懈怠作用,從而影響該課堂的效率以及無法保證教學質量。
三、問題導學法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對策
(一)分析問題,確定教學的目標
教育工作者在進行授課前期,都會做好備課以及對課程的講解進行合理規劃,從而可以保證教學的質量以及教學效率。在進行開展數學教學時,要根據教學計劃進行制定相符的問題,并在課堂上起到有效的引導作用,從而可以讓學生跟著教學目標一步步的前進[2]。同時教師在進行新的課程教學時,可以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過的知識進行輔助解決,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對知識點的講解進行逐漸深入化,從而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更加高效的教學效率。
(二)課前的情境設計
在進行下一堂數學課開展前,教師一般會讓學生進行對新內容進行預習,并提出一定的問題,讓學生在預習了解的同時運用自身的思維能力進行有效的解決,從而可以為新課程的開展打好基礎。但是在設計問題的時候,教師需要提出和該課堂知識相關的問題,該問題的難度不易較大,不然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從而不利于學生的思考,其次在進行提問時,其問題不能過于死板,要進行多元化的提出問題,從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探索興趣。例如在進行二元一次方講解時,可以采用鴨狗同圈等生活中的問題來進行有效的引導,該問題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對課堂氛圍的活躍也有著帶動作用,從而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三)需針對性的在課堂上導入問題
教育工作者在課堂進行教學時,需要對班級內的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了解,并對其對該課堂知識的掌握程度有效的把控,保證每個學生受教程度之間的差異性在合理范圍內。在課堂講解過程中適時的提出符合教學計劃的問題,并控制該問題的難易度,保證能夠符合班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切記不能提出難度系數較大的問題,學生對該問題沒有思路的話會降低其積極性和興趣,導致該課堂的質量無法達到預期標準[3]。同時教師需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思考問題,從而可以有效的提高該問題的實用價值,保證該問題在課堂上發揮重要的引導作用,進而為學生對數學學習起到促進作用,并提高教學效率。
(四)促進學生自主思考能力并加強師生互動
教師在運用問題導學法進行數學課程教學時,需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在學生無法給出正確答案時,可以進行適當的進行引導,并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從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以及學生自身的交流能力。在進行對“基本平面圖形”授課時,教師可以合理運用多媒體進行演示,加深學生的對知識點的記憶,然后提出相符的問題,讓學生自己進行總結,從而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對該課程的掌握程度。
結語:綜上所述,結合我國當前的中學數學教學狀況分析,問題導學法逐漸深入中小學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并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成果。想要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主觀能動性,必須首先靈活應用問題導學法,以此對學生進行充分引導,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及邏輯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與應用。為避免傳統中學數學教學模式中的填鴨式教學,教育工作者應當讓學生充分體現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并逐漸讓學生開始主導課堂教學內容,以此提高學生的自主及合作學習能力。謹以此篇,供相關人員參考借鑒,以期為我國的中小學數學教學貢獻一份微薄之力。
參考文獻
[1]鄒金貴.關于問題導學法在中學數學教學的有效運用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04):109.
[2]王超.“問題-分析-解決”的運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問題導學法[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09):59.
[3]朱天放.問題導學法在中學起點五年制??茢祵W教學中的應用[A]..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探究(第一輯)[C].:,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