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全面推進,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打造高效課堂教學等已經成為高中數學教師熱議的話題,這充分說明了新課改激發了眾多高中教師進行教學探索和教學改革的熱忱,是一個好的信號,還需要高中數學教師繼續沿著新課改的正確路徑,不斷的披荊斬棘,進一步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進行優化和改進,助力高中學生數學學科素養的培養和未來的全面發展。本文將就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提出筆者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策略;探索
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一直是數學教師進行教學探索和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指引,也是培養學生數學學科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前提,從目前的數學課堂基本教學情況來看,數學課堂的總體教學效有了進一步的提升,這些收獲和進步是每一位高中數學教師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和探索的結晶,也是每一位數學教師不懈奮斗的結果,但我們不能滿足現狀,還要繼續對有效教學的方法和策略進行探索,以促進學生更加有效的進行數學學習。
一、有效激發學生興趣是基礎
從筆者歷年的數學課堂教學情況上來看,學生興趣濃厚,則學生便可以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投入到對相應的數學知識內容的學習中來,也能夠不斷的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從而有效的提升了在數學課堂的總體學習效果,因此,數學教師要充分的認識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價值和作用,積極的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重視起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例如,在學習《函數及其表示》內容時,數學教師可以積極的借助多媒體課件向學生進行形象和有渲染力的展示,如展示函數分析農業的生產數據、函數預估GDP的增長趨勢等等,有效的激發學生的興趣。又例如,在學習《集合》小節內容時,數學教師可以向學生列舉生活化案例,如小組A的學生都喜歡踢足球,那么這個組合可以算是一個集合,小組B的學生喜歡打籃球,那么這個小組也可以算是一個集合,小組C的學生則喜歡打乒乓球,這個小組也可以算是一個集合,從而讓生活化的案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較好的對集合的概念進行了解,不斷的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能。
二、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是關鍵
信息技術革命的發展方興未艾,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而從實際的數學課堂教學現狀來看,借助信息技術的確提升了數學課堂教學的形象性和趣味性,也促進了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因此,數學教師要全面認識到信息化教學的意義,積極的尋找信息化教學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以進一步的借助信息技術的優勢,全面的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水準。例如,在學習《指數函數》內容時,數學教師可以將該節課的教學內容,如指數函數的基本特征、指數函數的圖像、指數函數在生活中的應用等內容進行細化梳理,并將其制作成預習微課視頻或者預習PPT課件,讓學生開展精準有效的預習,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和指數函數有關的各種類型的數字化資源,如一些網絡公開課、名師教案、教學設計等,讓學生對這些內容進行拓展學習,進一步的提升學生學習的空間和視野,還可以借助QQ群、微信公眾號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學習,而教師則可以在線給予學生及時的學習指導,從而借助信息技術助力學生高效的開展學習。當然,要想更好的利用信息技術,需要教師積極的學習專業化的信息化教學理論、信息技術的使用策略,并樹立正確的信息技術應用理念,如將信息技術當作一種手段,但不能過于依賴信息技術,從而助力課堂教學效能的進一步提升。
三、積極開展合作學習是側重
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往往采用口授法或者板書實施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已經難以滿足新形勢下的數學課堂教學要求,數學教師要積極的把握新課改的方向,大膽的進行教法創新和改革,積極的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給予學生主動和自覺學習的空間,進一步的激發數學課堂的教學活力。例如,在學習《函數與方程》小節內容時,數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興趣愛好進行自由結組,而教師則可以為每個小組設計學習任務,如第一組研究函數和方程的概念,第二組研究函數和方程的聯系,而第三組則討論函數與方程在生活中的應用等等,并鼓勵學生對這些數學問題進行有效的討論學習,在討論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助力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總而言之,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既是促進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技能的有效策略,也是貫徹和落實素質教育理念的內在要求,高中數學教師要積極地重視起對有效教學的研究和探索,并在具體的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以有效激發學生興趣為基礎,以合理利用信息技術為關鍵,以積極開展合作學習為側重,進一步完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助力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提升。
參考文獻:
[1]劉孟康.探討如何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3):52.
[2]趙忠彥.通過三個前置,提高課堂效率——高中數學教學中預習性導學案運用的實踐與認識[J].數學教學研究,2017,36(06):34-36+57.
[3]張玉響.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路線圖分析——以對數概念(第一課時)為例[J].數學之友,2017(03):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