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寶成
摘要:本文立足移動智能設備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從有利于教師制作實景微課,激發學生興趣;有利于教師構建預習資料,提高學生預習效率;有利于教師發送補償資料,進行個性化教學三個方面進行探究。
關鍵詞:移動智能設備;初中數學;實景微課;預習;個性化教學
近年來,隨著大數據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變得愈發快捷。而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基于這些設備的移動終端的發展,教師的教學手段也不斷地增加。與傳統的多媒體教學不同,移動設備讓教學突破了空間限制,為教師的備課、講課、作業批改等各個方面都帶來了極大的變化,也讓師生之間的互動性更強。數學是初中重要科目,任何教學手段的發展對數學的影響都是巨大的,而如何更好地將移動智能設備運用到初中數學的教學中,成為教師亟須思考的問題。
一、有利于教師制作實景微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幾乎在所有的教學理論中,學生興趣都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重要作用。而在信息時代,微課作為一種集“有效激趣”和“快速導入”為一體的教學方式被廣泛地采用。其中,實景微課由于將教學場景放置在生活中,能有效培養學生將學科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的能力,具有更加巨大的優勢。但實景微課需要教師在實際的場景中進行拍攝,而在過去,這不僅需要有專業的拍攝設備,還需要有專業的拍攝人員,制作比較困難。移動智能設備是一種更加方便的拍攝設備,能使實景微課的制作更加方便,有利于學生興趣的激發。
例如,在“生活中的立體圖形”這一節,教師即可以錄制實景微課進行教學。而利用智能手機、自拍架等設備,教師只依靠自己即可以完成整個的錄制過程。在錄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沿著一條公路移動,而每次遇到一個經典的圖形或者圖形組合形式,教師就可以停下來講解,如遇見垃圾桶,教師就可以講解圓柱體(當然,在垃圾箱附近教師可以講解長方體或三棱柱)。而通過后期制作,這個微課也能變得更加具有吸引力。這樣,利用移動智能設備,教師能更方便地錄制實景微課,對于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將數學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有利于教師構建預習資料,提高學生預習效率
在現代的教學理念中,預習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相比其他學科,數學難度較高,知識的銜接性也更強,也就更加需要學生通過預習掌握前置的知識。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尋找相關聯的素材,還需要在課上進行復習或者將一份材料印刷多份,既不方便也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而利用移動智能設備,教師可以將這些知識以微課的形式發送給學生,使知識的展現更加形象,也讓學生能根據自己的情況有所選擇,提高了學生預習效率。
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這一知識點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結合相關知識組織預習的材料,并將其發送到學生的移動智能終端上,主要內容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以及“一元二次方程”三個部分,每個部分都由一個微課視頻和若干練習題組成。而相比傳統的紙質資料,微課視頻的形式更加形象,而利用移動智能設備,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學習的內容,如知識掌握較好的學生就可以直接學習“一元二次方程”,而這方面知識有所欠缺的學生則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選擇需要復習的資料進行額外的預習。這樣,利用移動智能設備,教師更好地構建了預習資料,激發了學生興趣并節省了學生時間,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
三、有利于教師發送補償資料。進行個性化教學
信息技術為教學評價提供了專業的數據支持,在信息時代,教師既可以方便地得到學生總體的學習水平和薄弱點,也能得到每個人的成績變化趨勢和缺陷。但在以往,受時間限制,教師只能針對全體學生的薄弱點進行課上教學,對個人的教學有所欠缺。而移動智能設備的應用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不必局限于同一時間,讓課后的個性化補償成為現實。
例如,在“數據的分析”這一章,在所有小節講解完成后,教師即可以通過移動智能終端向學生發送練習題,以此對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評價。而通過評測,教師了解到學生總體對“數據的離散程度”這一節掌握不佳,即可以采取效果更好的集中講解并進行再次練習。而有些學生在“平均數”或“眾數”上有所欠缺,教師則可以將這些知識的講解視頻和相應的練習題發送到對應學生的移動智能設備上,以此進行補償性教學。這樣,利用移動智能設備,教師將集中教學與個性化補償結合在一起,有效提高了總體教學效率。
四、結語
綜上所述,移動智能設備的發展為中小學的教學帶來革命性的變化。而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充分地應用移動智能設備,能使教師更加方便地制作實景微課以激發學生興趣,發送補償性教學資料進行個性化教學,并更好地構建預習資料提高學生預習效率。當然,移動智能設備還有著更多的作用等待教師發掘。而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如果能充分利用移動智能設備,就能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數學能力與素養。
(責編: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