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均石
摘 要:初中數學知識的難度和廣度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再加上學習經歷、接受能力不同,使得初中階段的學生在數學方面呈現出明顯的差異,進而導致學困生的出現。但是,作為初中數學教師,不能放棄任何一名學生。要積極探索學困生的轉化措施,利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幫助學困生走出學習困境,從而真正落實“為了一切學生”這一重要教育理念。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困生;轉化;措施
在數學教學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不愛學習、基礎差、成績難以提升的學生,這類學生被稱為“學困生”。而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提出:數學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名學生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但是,學困生一般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種情況下要想提升其數學成績教師也只是有心無力。為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就要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給其制造參與課堂的契機,并幫助學生重拾自信。從而激發學生自我提升的意識和動力,順利實現學困生到學優生的轉化。
1.滲透趣味元素,培養學習興趣
數學具有較強的枯燥性和復雜性,這是很多學生不喜歡數學的重要原因。而一些教師觀念過于傳統,教學手段嚴肅死板,這便進一步加重了課堂沉悶的氛圍,消磨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學困生本身就對數學懷有一定的畏懼或厭煩心理,其學習態度更容易被興趣所左右,所以枯燥復雜的數學知識無法對其產生吸引力。為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興趣喜好適當滲透趣味元素,比如:數學史、趣味故事、游戲、謎語等等。爭取借助趣味元素展現數學親切、有趣的一面,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困生主動投入到課堂學習,從而為提高其數學能力提供可能性。
例如:在學習《勾股定理》一課時,為了吸引學生興趣,我便為學生講述畢達哥拉斯從朋友家地板圖案中發現勾股定理的故事。在講述同時,我為學生展示地板圖案,學生很容易便沉浸在這一故事情境中。接著我便向學生提問:“如果你和畢達哥拉斯一起去朋友家做客,在看到這個地板圖案后,你能否從中發現數學定理呢?”同時我提醒學生這一定理和三角形有關,并且并不復雜。在這一趣味問題的引導下,很多學困生也積極投入到對地板圖案的思考之中,并通過畫草圖、演算來尋找其中蘊藏的數學知識。所以說在數學教學中合理滲透學生感興趣的趣味元素,是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困生學習熱情的可行之法。
2.創造參與機會,鍛煉學習能力
學困生數學基礎較差,在課堂學習中很難跟上老師和同學的步伐,也難以參與到課堂討論,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學習的動力,進而造成惡性循環。而只有讓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才有可能提升其數學水平。所以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給學困生制造參與機會。比如專門設置一些基礎性問題讓學困生作答;或者在進行演示和實驗時請學困生幫忙;又或者組織學生合作探究,為學困生合理分配任務。爭取通過這些手段,讓學困生認識到自身價值,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和關心。從而積極參與數學活動,有效鍛煉學困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例如:在學習《圓和圓的位置關系》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認識兩個圓的位置關系,我便進行演示教學。首先我準備兩個大圓環,然后請兩名學困生上臺進行演示。兩名學生每人手持一圓環,從講臺兩端慢慢相互靠近,直到兩圓再次分離。而每當兩圓呈現出新的位置狀態時,我便邀請其他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來描述兩圓的位置關系。最后我再設置一些關于“兩圓位置關系與兩圓半徑和圓心距的數量關系”相關的簡單問題,供學困生作答。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學困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活動,并在此過程中提升個人數學綜合能力。
3.發掘學生優點,建立數學自信
初中生學習觀念較為成熟,能夠認識到學習對自己人生發展的重要意義,所以每名學生肯定是希望自己成績優異、能力突出的。但是在追求優異成績的路上,學困生往往要面臨更多的挑戰。因為他們本身基礎較差,要經歷更多的挫折,沒有極強的意志很可能逐漸喪失信心。而不可否認的是,每名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但是這需要教師的挖掘和肯定。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就要全面觀察學困生,注意發掘學生在數學方面的優點,并加以鼓勵。爭取建立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激發其前進的動力,從而促進學生數學水平的進步。
例如:學習數學需要調動學生很多方面的能力,比如:計算能力、反應速度、空間想象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等等。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就要注意觀察,從學困生身上找到數學相關的優點。比如在學習《三視圖》一課時,我借助多媒體展示圖形,讓學生畫出三視圖。在這一過程中,對于表現較好的學困生,我便贊揚其空間想象能力;而一名學生空間思維較差,但是繪圖十分清晰、美觀,我便表揚其繪圖能力,并鼓勵學生在繪圖之前認真觀察。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學困生認識到自身優點,認識到自己具備學習數學的潛能。從而有效建立其數學自信,為其轉化成學優生提供助力。
總之,教育如同陽光雨露,要潤澤每一株禾苗。所以作為教育工作者,不能放棄任何一名學生,特別是對于學困生要多加關注,幫助其走出學習困境,從而真正實現教育的初衷。
參考文獻:
[1]王元文.談初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J].黑河教育,2018.
[2]呂玉杰.農村初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之我見[J].中國高新區,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