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爵璽
摘要:基于在陸川縣發展貧困村肉雞協議養殖套種劍麻產業項目的可行性調研結果,對發展該扶貧產業項目的可能會遇到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產業扶貧:精準扶貧:貧困戶
一、研究背景
2018年1月25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自治區主席陳武在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8年廣西將實施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打造“一縣一拳頭產業”。大力推進“種養加”一體化發展,引進一批龍頭企業,培育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
廣西劍麻種植量約占全國總量的50%,是廣西,尤其是桂東南地區具有較強地域性優勢的供給緊缺型經濟農作物:肉雞市場需求量巨大,供求相對穩定,通過加工冷藏可獲得更長的庫存期,且多數農戶均有一定的養殖經驗,屬于較易在農村推廣引進的項目。
基于此,我們對陸川縣發展貧困村肉雞協議養殖套種劍麻產業項目的可行性組織展開了調研。
二、陸川縣發展肉雞養殖套種劍麻產業扶貧項目的可行性調研
產業扶貧的主體受益人群是貧困人群,為了確保數據來源能夠具有針對性和參考性,專門面向貧困戶開展問卷調查和實地采訪,共計發放了產業扶貧調查問卷250份/戶,回收有效問卷214份/戶。同時,還通過隨機調查陸川縣14個鄉鎮的30家產業扶貧農業合作社,最終得到22份有效的調查問卷。
(一)扶貧產業農業合作社的產業項目發展現狀
受訪的22家合作社中已經有8家開展了扶貧產業項目,其中有6家合作社對當前的產業項目充滿了信心。
在沒有開展產業項目的14家合作社中,有93%的合作社認為自身的資金不足支持自身發展產業,有86%的合作社擔心投入后無法實現穩定收益,有50%的合作社找不到理想的合作組織,有14%的合作社存在內部未能達成一致的情況。
(二)扶貧產業農業合作社對肉雞養殖套種劍麻產業項目的認知情況
為了獲得全體受訪合作社對肉雞養殖套種劍麻產業項目的調查數據,在開展調查時,向受訪者提出了均未開展產業項目的“假設條件”。
在假設22家受訪合作社都沒有開展產業項目前提下,有6家合作社不愿意和龍頭企業合作,這個數字恰好與對已有產業項目的發展前景非常看好的6家合作社的數量相同,這表明這6家合作社應該有其獨到的產業優勢或技術手段,能夠為合作社的發展提供持續的動力。而剩下的16家合作社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和龍頭企業合作,希望能夠有一個堅強的后盾力量支持他們長期發展。
同時,陸川縣的農業合作社對于肉雞養殖和劍麻種植的了解情況普遍較高,且多數合作社均愿意與相關項目的龍頭企業合作開展產業項目。其中,愿意與龍頭企業開展肉雞養殖產業項目合作的合作社占受訪總數的73%:愿意與龍頭企業開展劍麻種植產業項目合作的合作社占受訪總數的Sg%,且對劍麻種植產業的盈利前景表示樂觀。同時.68%的受訪合作社認為肉雞養殖套種劍麻種植項目這一產業匹配模式是具備可行性的。
(三)貧困戶入股農業合作社的情況
通過調研,我們發現盡管大多數的貧困戶群眾都對參加合作社發展產業實現脫貧致富擁有信心,但真正參加合作社的貧困戶卻不足四成。造成這個情況的主要原因是貧困戶在入股合作社方式上的選擇和農業合作社的意向出現了較大的偏差。
合作社對于資金的需求十分強烈,因此受訪的所有合作社在吸納貧困戶入股的時候都希望貧困戶選擇“資金入股”的模式,僅有不到10%的合作社愿意有條件地接受土地入股或技術入股的方式,而且沒有任何一家受訪合作社愿意無條件資助(幫扶)的接納貧困戶人股。
但在貧困戶入股農業合作社方式的趨向性調查中,約有72%的貧困戶傾向于采用“土地入股“的模式,約有23%的貧困戶選擇了“資金入股”模式,另有約5%的貧困戶希望使用“資金+土地混合入股模式”,還有少量貧困戶選擇只務工不入股。
(四)貧困戶能夠投入到產業發展中的資源情況
根據調查,我們了解到,在不考慮外來資金來源的情況下,貧困戶自身資金投入量基本集中在3000元到10000元的范圍,其中愿意投入“3000元到5000元”的貧困戶約占45%,愿意投入“5000元到8000元”的貧困戶約占30%,愿意投入“8000元到10000元”的貧困戶約占15%。
另外,約有2g%的貧困戶愿意投入其所擁有30%的土地入股農業合作社,約有4g%的貧困戶愿意投入50%的土地,約有18%的貧困戶愿意投入70%的土地,僅有約4%的貧困戶愿意投入所有土地資源。
(五)貧困戶自身能力狀況和參加合作社的收益需求情況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超過60%的貧困戶擁有農作物種植和家禽家畜養殖技術,且大多數的貧困戶都表示在有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和教學幫助下,可以學會相關產業所需的種植和養殖技術。
在入社收益需求方面,接近90%的貧困戶傾向于“每年按入股資金的固定比例進行分紅”來獲得收益,反映出貧困戶對收益的穩定性關注度非常大。
三、項目可行性和存在的問題
綜合以上調查結果分析,陸川縣發展肉雞養殖套種劍麻產業扶貧項目存在較大的可行性,但需要解決以下問題。
(一)產業項目合作方面
各級組織主動提供的產業信息向下傳遞過程較為遲緩,主動組織農業合作社相關人員參加產業項目發展論壇或展銷會類的活動不足,肉雞養殖項目和劍麻種植項目的龍頭企業單位與農業合作社的聯動不多,陸川縣的農業合作社實際整體發展相對滯后。
(二)產業發展資金方面
金融扶持乏力,貧困戶能夠投入的入股資金少,導致合作社的產業項目啟動資金不足,難以解決產業發展階段的資金壓力,同時,貧困戶獲利等待期短,使得產業項目未進入穩定發展階段時,合作社每年必須支付的合作社入股分紅給合作社財務帶來很大的資金壓力。
(三)土地資源使用方面
合作社自身缺乏土地資源,所需土地大多為租賃或是貧困戶以土地入股形式帶來的土地,造成合作社在土地資源整合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困難,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合作社租賃土地時需要整合一定的土地進行連片管理,但當前農村土地已經分片承包到戶,如需將某個區域的土地成片租賃則需要進行相應的土地流轉程序,所牽涉的人員和相關組織的協作問題困擾著合作社經營者。
2.貧困戶以土地人股方式參股合作社時,難以界定土地折價股金數額。
3.貧困戶以土地入股方式帶來的土地,存在單戶土地面積較小,多戶土地地域分散的問題。
(四)投資收益回報方面
由于貧困戶自身的經濟能力較差,貧困戶十分重視參股合作社后所獲得的收益率和收益周期,存在較大的憂慮情緒,害怕投資失敗導致無法承受的損失。
四、策略和建議
(一)促進產業合作
1.落實產業扶貧“幫扶”制度,由政府扶貧機構牽頭組建農業合作社協會組織,收集龍頭企業合作信息,定期向加入協會的各鄉鎮農業合作社提供信息咨詢。
2.組織邀請龍頭企業、農業合作社經營者和社會各界人員參加合作交流會議,加強龍頭企業、社會各界人士和農業合作社之間的溝通交流,促成產業項目合作。
(二)整合產業發展資金
1.整合各級財政預算,建立科學系統的風險評估體系,合理利用資金扶持有發展潛力的農業合作社發展產業扶貧項目。
2.加強企業聯動,促成龍頭企業在種雞、種苗、飼料、化肥、防疫、檢疫等需要資金投入的環節上采取先賒后付的方式與農業合作社開展合作。
3.倡導金融扶貧,推動金融機構加強扶貧產業項目信貸服務,支持貧困戶向金融機構申報低息或免息扶貧信貸資金,由金融機構經過風險評估,向符合條件的農業合作社產業項目提供低息或免息扶貧信貸資金作為貧困戶入股農業合作社的人股資金。
4.引導社會各界人士積極投身產業扶貧事業,支持社會各界人士利用自身優勢資源投資農業合作社產業項目,促進扶貧產業發展。
(三)推動土地資源有效利用
1.強化政府職能,協調各方,整頓丟荒土地的承包合同,國土部門研究出臺土地人股合作社的土地折算金額指導價并及時更新,減少價格扯皮,促進土地流轉。
2.科學統籌、綜合管理,采用土地片區規劃,小片零種集中收割的方式進行劍麻種植,整合優化利用貧困戶土地入股合作社的土地資源。以屯(生產隊)為一組,選舉農業合作社劍麻生產組小組長,分別統籌管理所在村各屯(生產隊)的貧困戶入股的土地資源,組織人力在人股土地上統一種植劍麻,在收獲時組織人員收獲并集中運輸到合作社加工點統一加工。通過科學統籌管理,充分利用分散的土地資源,讓擁有土地但缺乏資金的貧困戶也能夠獲得產業扶貧的紅利。
(四)穩定扶貧產業投資回報
1.加強政府監管力度,推進法律援助幫扶,大力打擊龍頭企業和農業合作社簽訂和執行合作協議中的違規違約行為,向農業合作社提供法律援助幫扶,幫助農業合作社避免和解決合同欺詐、合作方的惡意違約違規等法律問題,保障農業合作社和貧困戶獲得議定的收益。
2.由政府商務、物價和市場服務部門等機構,定期向農業合作社協會組織通報全國各地的肉雞市場和劍麻市場動向和需求信息,幫助參加協會組織的農業合作社掌握市場動向,規避市場風險,并在發生滯銷等情況時,牽線聯系供銷雙方。
參考文獻:
[1] 201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N].廣西日報,2018,2.http://www. gxzf. gov. cn/sytU201 80202- 679005. shtml
[2]張童量,黃和亮,三產融合視角下“一村一品”創新發展路徑研究——以漳平市北寮村為例[ J/OL].臺灣農業探索,2019( 01):26 - 30. https://doi. org/10. 16006/j. cnki.twnt,2019.01.006.
[3]劉希鵬,淺析海城市農業一村一品建設發展情況[J].新農業,2019( 06):39.
[4]隋昌勝,把握五大重點,發展“一村一品”特色高效農業之路[J].輕工科技,2019,35( 01):114-115.
[5]王勁屹,吳文意,梁詩婷.中國化的“一村一品”發展模式研究[J].北方經貿,2018( 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