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讓
摘要:校本教學是對課程標準的教學創新,是學校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學校歷史文化特點開展的具有學校特色的教學內容。小學體育校本教學就是對學校體育教學的創新,結合學校特色開展個性化的體育教學,將學校傳統文化融入其中,構建特色化體育教學。文章就此課題進行分析,研究小學體育校本教學實施的可行性及實施路徑,希望對大家有所借鑒。
關鍵詞:小學體育;校本教學;實施路徑
校本教學是提升校園歷史文化傳承的教學形式。《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標準》)具有教學運用的普遍性,但是不能體現各地區學校的教學特色。因此,在學校教學中引入校本教學形式,旨在解決學校歷史文化與《標準》教學融合,深化地區學校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一、校本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實施的可行性
校本教學將《標準》與地區學校文化相結合,開展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教學,以更易于學生接受的形式開展教學實施,充分體現教學中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
1.有效踐行體育教學以人為本的實施原則
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小學體育中實施校本教學,教師要以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開展教學,根據地區學校文化特色,學生生活成長環境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開展小學體育教學,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調動自己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有效豐富學校教學形式的創新發展
教學是一個動態過程,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教學形式也要與時俱進地隨著時代而創新發展。校本教學作為一種教學形式的創新運用,是學校基于學校文化、學生生活環境、地區傳統等實際進行的教學形式的創新。通過校本教學的有效實施,可以有效豐富小學體育教學形式。
3.有效提升學校體育課程教學的效果
校本教學是在新課程改革之后所進行的一次教學改革創新。基于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教學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在小學體育中實施校本教學,可以有效促進學生體育意識的提升,讓他們在實踐中積極參與體育實踐活動。結合地區學校特色的體育校本教學,與學生的生活環境、行為習慣、風土人情密切相關,具有深厚而廣泛的生活基礎,可以有效促進小學體育教學效果的提升。
二、校本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實施的具體路徑
學校是實施教學的直接主體單位,也是開展校本教學的一線機構。因此,強化學校實施校本教學研究,具有現實操作的基礎,對于教育事業的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1.構建小學體育校本教實學實施理念
思想理念是開展工作實踐的指導方針。在小學體育中施校本教學,很多教師是不理解的,認為體育課程開展校本教學的意義不大,在思想上并不重視。中國地大物博,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特色,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傳承。當前體育教學倡導全民體育理念,鼓勵人們都去參與身邊的體育活動。在小學體育中實施校本教學,將地方特色體育運動融入小學體育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生活體育理念,將深化全民體育理念貫徹落實。
2.科學規劃小學體育校本教學實施方向
學校立足《標準》進行校本教學研究,充分結合地區特色文化、學校歷史傳承、學生生活環境等因素,以有利于實施教學實踐為根本目標,積極展現校本教學的優良成果。小學體育教學的實施,需要圍繞
《標準》內容,立足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要求,以注重學生體育能力素養的提升為教學目標,確立學校實施小學體育校本教學的研究方向,全面提升小學體育校本教學的實施效果。
3.強化體育教師隊伍素質能力提升
校本教學實施的主體是教師,在教育一線T作的教師隊伍,既要承擔繁重的教學任務,又要從教學實踐中進行校本研討。因此,教師隊伍素質能力直接決定著小學體育校本教學的水平。
(1)調動教師主動開展校本教學的積極性。
在學校日常管理中,要注重調動教師開展校本教學的積極性,通過制定積極的激勵機制,促進教師實施校本研討。
(2)優化體育校本教學的隊伍組成。
教師作為校本研究的主體,大部分都從事理論教學T作,缺乏實踐基礎。學校在組織小學體育校本研討中,可以廣泛吸取社會體育力量,聘請社會體育指導員、退役運動員、體育高校人才等,組建綜合性的校本研討隊伍,全面提高小學體育校本研究水平。
(3)營造和諧、寬松的校本研究環境。
校本研究是一項專業工作,是進行教學內容形式的創新研究。學校管理者要積極為教師營造一個寬松的校本研究環境,為教師營造良好的研究氛圍,創設一個溫馨、和諧的研究環境,促進小學體育校本研究的有效實施。
小學體育教學基于《標準》要求,立足全面培養學生綜合體育能力素養教學要求。新時代、新思想、新思路,在小學體育中實施校本教學,構建積極校本教學實施理念,明確小學體育校本研究方向,組建能力素質過硬的師資隊伍,全面促進小學體育校本教學質量的提高,以實現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要求。
參考文獻:
[1] 韓麗娜.芻議小學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研究的常用方式[J].西部皮革,2016(18).
[2] 曾萬華.淺析小學體育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J].學周刊,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