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韞青
摘 ?要:以人教版《英語》(Go for it!)九年級Unit 13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中Section A 3a--Save the sharks!閱讀與寫作的教學為例,運用思維導圖,讀寫結合,引導學生進行創作性寫作,從而提高英語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有效性,激發學生閱讀和寫作的興趣和熱情,提高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思維導圖;讀寫結合
引言
語言的學習需要經過“語言輸入(input)—語言內化(intake)—語言活用(output)”的過程,即語言的學習要先有新語言材料的輸入(input),再有對語言材料的內化(intake),最后才是對新語言的活用(output)。教師應通過教學過程,有效地促進學生逐步體驗、理解和發展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一、思維導圖概述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由東尼·博贊(Tony Buzan)創建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它是指同時運用大腦皮層的所有智能,包括詞匯、圖像、數字、邏輯、韻律、顏色和空間感知等,利用圖示的方法來表達人們頭腦中的概念、思想、理論等,把人腦中的隱性知識顯性化、可視化,便于人們思考、交流和表達。思維導圖簡單有效,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便于理解。
二、在閱讀和寫作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案例分析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是人教版《英語》(Go for it!)九年級Unit 13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中Section A 3a--Save the sharks!。這是一篇典型的應用文——倡議書,文章介紹了人類捕捉鯊魚獲取魚翅、破壞生態平衡的情況,文章內容緊扣單元話題,呼吁人們保護鯊魚。學生在學習這篇閱讀文本后,圍繞保護瀕危動物這一話題仿寫一篇倡議書,闡述自己的觀點。
(二)學情分析
授課班級學生為英語分層走班后A層學生,在日常教學中鍛煉口頭表達能力的機會較多,課堂表現比較活躍,基礎較好。大部分學生對基本的英語表達掌握較好,例如,能正確使用連詞not only … but also …表達連接兩個并列關系的成分;能使用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表達假設;能運用所學語言基礎知識進行寫作。
(三)設計思路
筆者將教學過程分為讀前、讀中、讀后/寫前、寫中和寫后五個環節,運用思維導圖,使閱讀任務、寫作任務由易到難、由淺到深,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充分發揮主體作用。
(四)教學目標
1.熟練掌握本課時的詞匯(要求學生會聽、會說、會讀、會默寫的詞匯);熟練掌握文中出現的連接詞及句型。
2.提高學生獲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在理解語篇的基礎上提升歸納表述的能力以及闡述觀點的能力。
教學難點: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合理地運用閱讀中所學的語言目標,運用思維導圖,將閱讀和寫作相結合,實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
(六)教學過程
Step 1 讀前——創設情境,引入話題。
用一張shark的圖片,采用師生問答的形式導入話題。筆者提問,學生進行回答。
Step 2 讀中——明確任務,理解文本。
引導學生閱讀文本,完成以下兩個任務:
Task 1 Read and complete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Task 2 Read agai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Step 3 讀后/寫前——總結歸納,了解文體。
在學生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根據板書中的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復述,進一步理解閱讀文本的內容,同時歸納該文本的寫作體裁和特點,讓學生了解倡議書的特點、格式、框架結構。
Step 4 寫中——小組討論,構思框架。
1.小組討論——搜集寫作信息
引導學生梳理閱讀文本線索,理解和挖掘文本信息,組織學生對瀕危動物這一話題進行
小組討論,討論時使用閱讀文本中所出現的句型進行表達和交際,為寫作儲備知識點。
2.寫作構思——重視寫作語篇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寫作話題,寫一篇關于拯救某種瀕危生物的倡議書,進行寫作構思,列出寫作框架
3.自主寫作
在自主寫作之前,教師已導入相關話題的詞匯、句式、語法,指引、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同時思維導圖的使用,建構了學生的寫作知識體系和寫作思維,解決了學生的寫作困難,使話題寫作更加有條理、有邏輯,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
Step 5 寫后——多種評價,反饋及時。
1.呈現寫作評價標準,自評和互評相結合。
自評和互評結合評價,能夠使學生以讀者的身份閱讀同伴的作品,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寫作話題,分享寫作經驗。
2.教師全面評價
教師的全面評價要及時,除了關注學生所出現的語言錯誤,還應關注學生的語言表達是否豐富、段落安排是否合理等。
三、教學反思
(一)重視讀寫結合,以讀促寫
閱讀和寫作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教師應重視閱讀與寫作結合,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通過閱讀文本,使學生深刻理解閱讀內容,對閱讀產生情感共鳴,在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同時,不斷吸取新的知識,通過構思將舊知識積極地運用,優化寫作,促進閱讀與寫作的共同發展。
(二)恰當運用思維導圖
在利用思維導圖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注意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意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引導他們積極思考,不能一手包辦,要用有效的問題來啟發學生,讓學生形成思維導圖,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使用思維導圖要直觀,要有助于理清思路。
結束語
在初中英語閱讀和寫作教學中,筆者運用讀寫結合和思維導圖,以讀促寫,以圖導寫,加強對學生過程性指導,提高英語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有效性。筆者認為,在英語教學中,恰當地利用思維導圖,可以高效地啟發學生,幫助學生,拓寬思路,激發學生閱讀和寫作的興趣和熱情,提高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