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淑賢
【摘要】英語口語是農村初中生英語學習一個相對薄弱的環節,英語教師有責任去提高農村初中生的的英語口語能力。本文從分析農村初中生英語口語學習和能力的現狀入手,分析影響農村初中生口語能力提高的因素,得出解決問題的策略。最后通過認真分析,探討出一些比較有效的做法,以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農村初中生;英語口語;培養策略
《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程承擔培養學生基本英語素養的任務,即學生通過英語課程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發展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技能,形成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能力,為今后繼續學習英語和用英語學習其他相關科學文化知識奠定基礎。學習英語,最終的目的是用于交際,但是對于很多農村初中生來說,英語口語是一個相對薄弱的環節。因此,農村中學英語教師應該加強口語的教學。
一、農村初中生英語口語學習和能力的現狀
第一,農村初中生對英語學科和開口說英語興趣不濃,課堂內外英語口語訓練少。筆者通過對本校初一級154名學生的調查發現,35%的學生對英語科學習不感興趣,21%的學生認為英語學習內容枯燥乏味,38%的學生回答不愿開口說英語。也有部分學生英語科是自己的薄弱學科,特別是男生。由于學校缺乏英語口語練習的氛圍和環境,學生在課堂上得到的訓練不多,在課外就更加不會去創造機會練習說英語了,所以就有了“啞巴英語”的局面。
第二,農村初中生英語口語能力堪憂。筆者曾對任教的初一(1)班的學生在英語口語能力方面做過調查(全班人數38人),調查內容包括:一是學生掌握英語音標以及自己根據音標讀新單詞的情況;二是學生朗讀短文的情況。調查結果顯示:(1)能夠較好地掌握英語音標讀音,在預習時能夠根據音標讀準新單詞的有13人(34%);英語音標讀音掌握不是很好,但是在跟讀錄音兩次或老師帶讀兩次后也能夠讀準新單詞的有14人(37%);只是記住了幾個英語音標的讀音,其他的音標都有讀錯的,但是在跟讀錄音兩次或老師帶讀兩次后也不能夠讀準全部新單詞的有11人(29%)。(2)我設置0—5分的分值,根據學生朗讀的語音、語調以及朗讀的連貫、流暢性做出了評分,結果得到5分的有10人(26%),4分的有7人(18%),3分的有9(24%)人,2分的有8(21%)人,1分的有3人(8%),0分的有1人(3%)。
二、影響農村初中生口語能力提高的因素
從上面的兩項調查數據來看,農村初中生的英語口語能力較差,有待提高。影響農村學生口語能力提高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學生自身因素。一方面,學生的學習口語的態度不夠端正。有些農村初中生英語基礎差;還有些學生缺乏自信心,害怕犯錯后被老師批評、同學取笑;更有些學生學習不主動,有不會讀的地方也不敢問老師或同學。另一方面,學生英語口語學習動機偏弱。有許多學生認為只有出國才需要學英語和會說英語,自己又不出國,不會說英語也無所謂;也有學生認為自己身在中國,即使不會說英語也不會影響到畢業以后找工作的問題。因此,學生缺乏學好英語和說好英語的興趣,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很難調動起來。
第二,學校和教師的因素。在學校方面:農村中學普遍存在教學設備不足或簡陋現象,有些學校沒有多媒體教學設備和語音室;有的校園沒有英語角的校園活動。在教師方面:在農村初中,仍然有部分英語教師不太會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不能上網搜集教學資源,課堂依然是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學生很少有機會進行實際的情景英語對話。此外,教師除了讀課本上的幾句英語,其他的全部是用漢語授課,這也會影響到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
第三,社會和家庭因素。在社會方面:農村沒有像少年宮這樣可以讓學生進行英語口語興趣練習的場所,也沒有一間大型的書店和購書中心。因此農村的初中生對比市區的初中生,他們周圍沒有良好的英語口語的環境。在家庭方面:由于農村大部分家長都是農民,有些自身素質低,自己都不懂英語,在孩子英語口語學習方面,他們也就很少去關心。
三、農村初中生英語口語能力培養的策略
針對當前阻礙農村初中生英語口語能力提高的因素,筆者根據自己工作以來的教學實踐,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來提高農村初中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1.優化英語口語學習環境
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讓學生多聽英語課文錄音、跟讀課文錄音,模仿標準的地道的發音和語調;也可以讓學生多聽英文歌、唱英文歌;還可以讓學生觀看英文電影。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英語,學生一定會更容易接受和愿意去開口說英語。
2.英語教師更新教學觀念,使用英語授課
英語教師應該與時俱進,更新教學觀念,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英語課堂上多使用英語授課,讓英語口語貫穿英語的課堂,讓學生在英語課堂直接感受開口說英語的樂趣,從而培養學生使用英語交際的能力。
3.鼓勵學生開口,提高學生自信
很欣賞瘋狂英語中的一句話:“I like losing face!”學說英語不就是要有這種精神嗎?在上英語課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多用英語提問,多進行“Practice in pairs”兩人一組的口語訓練。有學生口語發音稍微差時,不要去批評他。發現個別學生不愿或不敢開口,甚至有畏懼心理時,老師就要先給學生做心理工作,他們有好表現或者說到標準的詞句時,要給予及時的表揚,盡力幫助學生樹立學習口語的信心。
4.創設形式多樣的課內交流活動,激發學生說英語的興趣
《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科學業質量評價標準英語(7—9年級)》提到交際策略的評價要求:敢用英語在眾人面前介紹個人信息;同伴互動信息,了解彼此的日常生活習慣;開展合作討論,交流學習體會。因此,為了激發學生說英語的興趣,教師可以在每堂課的前幾分鐘讓學生進行“Free Talk”,比如可以有值日生做報告,也可以讓學生談論日常生活中感興趣的話題等。這樣,學生訓練英語口語的機會多了,敢開口說英語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5.營造良好的英語口語學習氛圍
學校可以給學生創設良好的英語口語學習的氛圍。例如,校園內播放英語歌曲、開展英語短文朗誦比賽、表演課文對話或英語短話劇等。比如英語短文朗誦比賽,可以先在自己班里進行,選出獲勝者,然后再在全級進行年級的英語朗誦比賽。還可以在課室的宣傳欄或板報上寫上一些英語格言、名人名言、英語指示標語等,使班里有一個好的學習英語的環境。
總之,農村初中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培養過程。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鼓勵和引導學生開口說英語,通過創設形式多樣的課內交流活動,營造良好的英語口語學習氛圍等方式有效改善和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參考文獻:
[1]廣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科學業質量評價標準(英語)(7—9年級)[M].廣東教育出版社,2013(4).
[2]廣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2013年廣州市畢業生學業考試指導書(英語)[M].廣東教育出版社,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