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海康
【摘要】小學數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對于學生后續學習和發展都具有關鍵性意義。當前小學數學教學面臨一些困難,部分小學生表示數學比較難學,這就需要老師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科學應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達到良好教學效果。“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傳統了傳統課堂上老師主導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充分體現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地位,還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身數學能力進行探究和合作,有助于增加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可以增加學生的數學能力,有助于促進三自主高效課堂的構建,達到良好的實踐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
隨著數學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新時期數學教學的要求,基于此,有必要結合數學教學規律和學生實際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模式,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同時注重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為從整體上提高數學教學效果打下基礎。新課程標準實施以后,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老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對基礎數學知識進行學習掌握,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學會三自主學習方法,也就是自主預習、自主探究、自主評價,這不僅能夠增加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自主性,還可以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數學能力,最終從整體上提高數學教學效率與質量,促進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取得較大發展,為學生的后續學習和全面發展打下基礎。
當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經常得到應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就是“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這種模式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注重結合數學內容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合作與思考,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通過這個過程,學生將對相關的數學知識產生初步理解和掌握,還可以有效發展學生的合作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不斷通過學生的數學整體能力,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有效學習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提供支持。
一、自主、合作、探究課堂教學模式的定義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經常得到應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就是“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這種模式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注重結合數學內容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合作與思考,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這種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下老師主導課堂的局面,而是將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充分體現出來。在實踐環節,“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下,老師將引導學生對相關的數學知識進行自主學習,并注意引導學生對相關的數學內容進行思考和探究。一般來講,為了促進學生對相關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思考,同時也為了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老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并提前為學生布置幾個問題,然后組織學生對相關數學知識進行學習,組織學生一起進行合作和討論,一起解答相關的數學問題,通過這個過程不斷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在小組討論溝通過程中進一步提高溝通能力和合作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實踐過程中,能夠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能夠促進學生在數學學習能力、數學思維方面得到全面發展,還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在合作、發展方面取得新的進展,最終幫助學生有效學習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自主、合作、探究”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
1.結合數學教學內容提出問題,引發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老師要始終從數學教材自身出發,將其與日常教學實際結合起來,在此基礎上根據學生數學能力和發展水平提出符合學生實際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進而有效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自主探索,從而順利開展“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比如,在學習長方體與正方體的時候,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長方體和正方體進行觀察,并引導學生思考長方體和正方體各有幾個面?為了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索欲,老師可以為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并鼓勵學生講出自己的結論。這個過程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展開自主探索學習,還可以幫助學生有效鍛煉其數學思維能力、溝通交流能力以及表達能力,在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基礎上,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組建合作探究小組,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為了將“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進一步深入推進,老師還可以結合教學實際需要將學生進行合理分組,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引導學生對相關的數學問題進行集中討論和解答。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注意要確保每一個學生均能發揮自身作用,能夠針對相關的數學問題發表自身見解,另一方面,為了促進小組內部的溝通交流,老師還要注意對小組成員進行合理搭配,促使不同學習層次、不同性格、不同數學思維能力的學生能夠通過小組合作,實現互相促進、互相啟發的良好效果,這樣一來,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對具體的數學知識進行學習掌握,另一方面還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數學思想,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能力,從而真正促進學生在內數學能力方面的發展。這個過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合作,因此,老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對相關的內容進行合作探究,注意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進一步發展其各方面能力,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3.開展教學活動,促使學生主動自主探究學習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為了將“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真正貫徹落實到日常生活中,老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活動,這一方面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另一方面還可以鍛煉學生的體質,增進學生的健康,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比如,老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然后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開展出游活動,并注意在春游過程中將相關的數學知識內容融入其中,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從而不斷鍛煉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這種教學方法將教學課堂從傳統的教室轉移到廣闊的自然天地,不僅符合小學生熱愛大自然的天性,還可以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數學能力,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4.給學生的充足的時間,引導學生合作、探究
要注重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主學習,始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機械地傳授方式,深入落實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會梳理和總結數學知識點,全面掌握數學教學內容的難點和重點,并且,學會對信息知識進行歸納和整理,深入理解數學知識,漸漸地養成自主學習習慣,形成自主學習意識,學生在自主學習時,教師要加以正確的引導,糾正學生錯誤的學習方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實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改變了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轉變了學生被動接受的狀態,促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自主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構建合作探究小組,使每個小組成員都能自主總結知識點,逐漸學習探究和自主學習,也可以多開展一些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積極主動自主學習,漸漸地學會自主總結數學知識,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總結能力。
[本文是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2016年度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計劃項目課題《小學數學“三自主”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實踐與研究》(課題批準號:2016YQJK113)的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陶建軍.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法在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06):252.
[2]孫得軍.“自主合作,互助共贏”教學模式下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J].課程教育研究,2018(20):152.
[3]張文媛.“自主合作、互助共贏”教學模式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的實施成果[J].課程教育研究,2018(0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