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婷
摘 要:黨和國家領導人在治理國家、關注民生時,會十分重視人文及人的心理影響,民生、民情、民本已成為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企業要實現穩定發展需要一個和諧穩定的內部環境,這種“軟環境”的形成是一個動態調整、不斷完善、與時俱進的過程。企業要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從而培育員工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心態。
關鍵詞:人文關懷;心理疏導;企業穩定發展
企業的穩定發展,一方面需要加強對員工進行人文關懷,另一方面需要對員工進行矛盾與心理障礙的疏導,尤其要注重一線員工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
一、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的界定
人文關懷的實質是:在理順人與其他種種對象的關系中,確立人的主體性,從而確立一種賦予人生以意義和價值的人生價值關懷,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這是中共對馬克思主義的重大發展。
心理疏導是指在思想政治工作實施過程中為人進行一定程度的心理調節與疏通,使其能夠有效地宣泄不良情緒,從而緩解壓力,解決思想上存在的問題或創造出更健康的心理條件,以進一步實施思想影響。
二、企業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重要意義
對員工而言,能夠提升幸福指數。把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項重要手段,可以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加強對員工的關懷,關注其重要訴求。同時,利用心理疏導方式,對在思想認識、行為表現上存在問題的員工進行解疑釋惑,幫助他們走出心理困惑,保持積極健康、樂觀向上的心態,提升員工幸福指數。
對企業而言,能夠激發內生動力。在開展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過程中,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人員可以將搜集到、感知到的訴求和相關信息提煉成普遍性問題,作為傾聽基層心聲的有效手段。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滿足員工物質、精神方面的需求,提升對企業的認同感和忠誠度,為企業的發展增強內生動力,培養“軟實力”。
三、當前企業存在的心理問題和產生的原因
自海紅公司成立以來,在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下,積極加強自身建設,實現快速發展,建成了一整套科學的、合理的、完善的提升系統,保證公司的“年度事業計劃”的順利完成。在此期間,公司高度重視對員工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將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與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結合起來,充分尊重他們的個性特點和心理訴求,施之以正面的教育和引導,實現了思想工作成效和價值的最大化。
但是海紅公司存在自身的特殊性,公司部分員工由于工作、生活環境的單一性,工作幾乎成為他們生活的主要部分,身心有時候會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容易產生挫折感、寂寞感、狂躁感或者抑郁感等各種心理障礙涌現,員工的情緒問題、行為問題等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會顯得尤為突出。
公司員工目前在心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和產生的因素歸納起來有:
(1)由于公司車間操作工大部分工作任務都存在著單一性和重復性,常年累月單一、重復著一項工作,對員工意識、生理、心理上造成了巨大的壓抑,易使員工對工作出現了厭惡和逆反心理。
(2)異地戶籍員工長期處于一線工作狀態,遠離家鄉,與家人分居兩地,再加上繁重工作所帶來的壓力,心理容易產生落差,缺乏歸屬感和榮譽感。
(3)很多時候,基層員工會對公司的管理制度,甚至是績效考核、福利分配、職務晉升等規章制度不理解,由于思政工作人員對基層人員想法的不了解,溝通次數相對較少或內容不到位,致使個別員工錯誤的認為公司對一線員工不夠關心,導致工作效率降低,迷惘怠工。
(4)從公司員工的年齡結構上分析來看,員工隊伍以中、青年為主。青年員工大部分都是剛剛踏入工作崗位,生活基礎不穩定,同時還面臨著各種競爭的壓力,面臨著結婚成家,再加上青年員工都還沒有形成較為成熟的心理,因此青年員工常常會表現的情緒起伏大。而對于中年員工來說,知識更新速度加快,工作節奏加快,生活習慣替換頻率加快等使他們出現焦慮,況且,中年人一般都是家里的頂梁柱,家庭負擔非常重,往往要面對來自家庭和工作的雙重壓力。
(5)從外部環境來看,由于公司離市區較遠,員工覺得工作完回家不方便,公司自發組織的活動較少,造成員工的生活比較單調乏味;從社會環境來看,現在社會上的誘惑很多,員工在8小時以外的業余時間如果沒事干就很容易去參加一些不良活動,造成對工作和家庭的影響;從公司、工會相關管理制度來看,目前在8小時外的管理還是真空狀態,一些相關問題還不能很好的全面地解決。
四、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途徑和方法
構建和諧人文關懷,不僅是制度工程,更是一個感情工程。當前應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在公司內部大力普及心理科學和心理健康知識,通過專業人員和團隊為員工的身心健康提供專業指導、培訓和咨詢,提升員工心理素質。
(2)建立充滿人文關懷的個性發展管理制度。激發基層員工的特長,滿足其自我實現、自我發展、實現自我價值的需求;通過后備人才選拔專項培養、技能鑒定等培訓,給員工提供各種學習的條件和機會。
(3)完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長效機制,有效保障對基層員工的人文關懷。對員工的心理做一些必要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努力做到未雨綢繆。探索建立員工心理危機預案、預警機制。
(4)加強溝通,尊重員工權益。企業內的溝通協調行動,以提高效率和實現組織的目標。企業各級管理人員必須提高他們的溝通技巧。
(5)打造服務型黨組織,為員工辦實事。要深入開展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積極推進創先爭優活動的開展,開展義務奉獻日、義務理發、量血壓、慰問老員工、看望員工生病家屬等工作。
(6)開展談心交心、一對一幫扶,爭當員工“貼心人”。不斷尋求與員工進行溝通交流的方式。溝通的方式主要分為談心交心和一對一。
只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工作生活中本著互相溝通,互相關懷,及時為基層人員排憂解難,就會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塑造一個積極健康向上的心態,從而使員工全身心投入工作。
五、企業在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取得的效果
(1)引導員工愛崗敬業、勤奮工作,同時對員工自主精神、進取精神、協作精神、艱苦奮斗精神等與時代精神相結合的精神品質的培養,使員工領悟到生命的意義和存在價值。
(2)引導員工正確看待各種心理現象,增強了自我調控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始終保持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精神狀態,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在實際的工作中,員工思想政治工作還面臨著一些新的問題和挑戰,只有緊密結合客觀形勢的發展變化和員工思想中出現的新變化,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才能提高員工滿意度,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實現員工得利、企業受益的共贏發展。
參考文獻
[1]如何加強一線員工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搜狐網
[2]單慶東:淺談如何對勞務工人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東方企業文化》,2015年05期
(作者單位:海南紅塔卷煙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