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潔康
摘 要: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藝術形式,是一種筆墨結合而產生的藝術靈感。人們通過對書法的研究與書寫,不僅陶冶情操,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修養。良好的書法藝術更是推動陶瓷藝術的進步。
陶瓷屬于一種文化符號,它是裝飾美的一種表現形式。將現有的陶瓷器物結合人們的思想來體現文化精神,同時運用裝飾規律以及美的概念來安排整體畫面效果,反應創造者自身的情感。并反應出在社會、文化之間的關系,體現出藝術之間的相通性,書法與陶瓷兩大藝術形式的融合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喜愛,對中華民族藝術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
關鍵詞:書法藝術;陶瓷裝飾;運用分析
一、書法在陶瓷藝術中的運用
(一)古代書法藝術在陶器上的運用
早在公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書法便作為一種常見的記事符號見于陶器上,這時的書法還并不是我們現代意義上的藝術形式,然而文字藝術與陶器藝術的首次結合卻體現文化與當前社會生活的統一,為后來二者的進一步發展埋下伏筆。
春秋戰國時期,國家眾多,私學興起,解放思想,百家爭鳴。在這種思想交融激蕩,沖擊交流學術內容的時代背景下,體現在陶瓷器皿外觀形狀為各有差價,特色鮮明。
秦始皇統一文字,并進一步規范與陶瓷的結合,要求制陶工人在制作的桶身上以小篆攜刻上自己的名字,如“宮丙”、“宮疆”等。
兩漢及魏晉南北朝是中國一段動蕩的年代,然而卻繼承了春秋戰國的思想大融合,也可稱之為新一輪的百家爭鳴。該時期出現了眾多知名的書法家,以“二王”父子為主的大書法家。出現了真正的“瓷器”,如白瓷、黑瓷。
到了唐代由于帝王的推崇,各種書寫體系逐漸完善,出現了一大批著名的書法家,他們迅速將書法藝術向陶瓷藝術等各個鄰域中滲透。唐朝長沙窯中的瓷器中,銘文題記開始出現;銅官窯燒制的瓷器全是草書;而民間由于飲茶、飲酒之風盛行,更增添了韻味唐都的樂趣。
宋朝是我國書法蓬勃發展時代,尚意之風為其鮮明的時代特征。尤以書法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出名,被后人稱為“宋四家”。宋朝更是我國瓷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出現了舉世聞名五大官窯,私家窯坊更是不計其數。
元、明、清各代書法陶瓷藝術也有一種獨特的魅力為人們所推崇。元代龍泉窯、磁州窯生產的瓷器至今為人們津津樂道;明人昊十九擅長將詩文提在景德鎮瓷器上;清以后,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書法陶瓷藝術達到高潮。
(二)、現代書法藝術在陶器上的運用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書法藝術與陶瓷藝術的融合更加密切,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書法陶瓷藝術不僅僅是創作者的內心情感抒發,更有積極的社會意義。書法陶瓷藝術形式也變得豐富多樣,并產生新形式。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在陶瓷上書寫不同的藝術書體,并結合繪畫藝術增添色彩。
一、書法在陶瓷裝飾中的表現手法
(一)整體式裝飾手法
根據書法藝術和陶瓷藝術的融合發展,出現了兩種不同整體的書法藝術形式。其中第一類就是采用整體書法形式來進行陶瓷裝飾,這類的陶瓷裝飾可從整體的章法、字形來進行構思。
(二)分割式裝飾手法
通過書法藝術和陶瓷藝術的進一步發展,又出現了另外一種陶瓷書法藝術手法。這種表現手法的形式主要是部分以書法來進行裝飾,另外一部分則是以繪畫來裝飾。然而這樣的表現手法更豐富多彩,更能體現中華民族書法繪畫藝術的融合以及博大精深。這種裝飾裝飾手法常以圓器為主,可以從各個角度對陶瓷藝術進行觀賞,從而體現它的藝術美。
二、書法在陶瓷裝飾中的應用策略
(一)古代純粹書法裝飾
書法藝術源遠流長,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傳承了古代的漢字文化。所以,書法本身就具有均衡性及對稱性。因此在用書法藝術構造陶瓷藝術時,首先在視覺上要突出穩定性以及沖擊力,整體章法要順應陶瓷藝術的發展形勢,其次書寫的位置要與陶瓷的器形協調一致。再次,要注重與文飾的色彩及風格的相互對比關系。最后,純書法裝飾更要注重漢字的序列感及方向感。從書法在陶瓷器物上的整體書布局來看,純書法裝飾可以概括為以下幾種樣式:
面和塊狀,通常在陶瓷書法作品中某一個部分形成面狀和塊狀。
管帶條狀,書法在器皿的周圍形成一條狹長的管帶狀裝飾帶,或者在某一塊面上構成一條線條狀,展開的形式多以橫向的方式表現,章法布局豎著圍繞著器皿的中心點旋轉,也有橫向順時針方向旋轉的。
滿幅式,即書法有一定的順序性,整體條理清晰,線條流暢。其提款、印章一應俱全。整體條理明了。
(二)現代抽象化、符號化的陶瓷書法
隨著陶瓷藝術的發展,書法藝術進入了嶄新的時代。以前人們書寫都會借助于紙張。而如今,在陶瓷裝飾盡情的書寫更是別有一番韻味。隨著現代藝術的發展與進步,把古文字的特點加以改造成裝飾畫的效果,用裝飾畫的美來體現古文字的藝術風格。兩者之間相互結合相互滲透。通過對書法特點的研究,突出藝術特點。然而墨色也是體現陶瓷書法藝術的一個重要因素。墨色要有淺有深,讓人們有美好的視覺沖擊力。
三、現當代陶瓷書法創作的發展
陶瓷書法藝術與傳統書法藝術一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們都經歷了從誕生、發展、成熟、鼎盛四個不同的歷史時期。近幾年來,陶瓷書法藝術成為人們所喜愛的一種特有的、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藝術風格。通過陶瓷書法藝術的發展出現了許許多多熱愛陶瓷書法創作的藝術家,他們很巧妙地把書法藝術和陶瓷藝術結合在一起,更為中國的陶瓷書法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四、結語
書法藝術與陶瓷藝術作為古老而又獨特中華民族傳統的藝術形式,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二者各具特色又相互補充。它是研究中國書法學史、制陶史、各朝代人民社會生活文化史的有力史料。隨著歲月的變遷,書法藝術與陶瓷藝術各自不斷發展又不斷融合,它從古代走向現代,從宮廷走向民間,從中國走向世界,成為各家各戶雅俗共賞的藝術新形式。
參考文獻:
[1]曹淦源.陶瓷裝飾上的書法[J].景德鎮陶瓷,1987,(02).
[2]黃錦章.“陶瓷書法”簡論[J].景德鎮陶瓷,199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