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戈銳
【摘要】 ?數學作為一門具有高度邏輯性的學科,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深化新課程改革的時代背景下,數學的地位越來越高,大眾也逐漸意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學生數學學習的實際效果卻往往不盡人意。要達到優化學生的學習成果,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教學中時刻關注學生的感知體驗。本論文就其作用和具體實施方略,結合教學經驗,做出了詳細闡述。
【關鍵詞】 ?初中數學 感知體驗 學習成果
【中圖分類號】 ?G633.6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6-121-01
一、關注學生感知體驗需從哪些方面入手
1.鼓勵學生動手
數學教學是利用數學活動的教學。豐富、有趣、可操作的數學活動不僅可以對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復習和鞏固,還可以通過動手操作和主動思維來反映數學發現的過程。
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的性質”時,學生通過用小木棍和圖釘制作平行四邊形模型,直觀的發現它們兩組對邊平行的性質。在學習“三角形面積公式”時,通過剪切拼接不同的三角形,發現它們的面積與同底等高矩形的面積之間的關系。數學思維在活動中得到升華,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通過具體事物激發學生的注意力
特殊圖形可以促進注意力集中,激發思維活動,增強數學興趣。例如,當教授幾何基本定理“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的概念時,教師在黑板上作了兩個點并作出了不同的曲線及線段。學生問老師:“老師這是在黑板這個平面上,那在三維空間里呢?”老師直截了當地說,“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通過教室的墻壁、天空、宇宙”學生突然意識到三維空間定理也是成立的,興趣倍增,并深刻理解了它的概念。
例如,在講“圓”的第一節課時,老師用一根繩和一個圖釘就畫出了完整的圓。“我們數學老師不是畫師,怎么能用這樣一個簡單的工具畫出整段圓弧呢?原理就是,圓是到定點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集合。”老師迅速抓住了學生的興奮點和注意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再高深的知識,只要有興趣,都能掌握,并形成規模。
3.讓數學回歸生活
我們都說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數學是新鮮而有活力的。脫離現實生活的教與學都是微弱的。
例如,在講授商品銷售問題這類應用題時,由于學生從未做過生意,他們自然不知道做生意的規則。但在這個話題之前,孩子們可以利用父母、親戚、朋友和其他熟人提供的商業資源,組成學習小組,并進行一些數據調查和收集。然后通過與店主溝通,實地觀察,采訪一些顧客。這就需要教師引導他們,而不是要求。
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開展小調查、小研究、小實驗,將小規模的研究等實踐活動運用在日常教學中,促進學生的數學知識融入生活,提高他們的應用能力。鼓勵學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解決數學問題,提高他們對數學的理解。此外,還可以組織一系列專題數學活動。
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有必要給學生培養“數學思維”,培養學生的社會意識、生活關懷和自我關注。
二、優化學生學習成果的重大意義
1.增強數學學科吸引力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在現實的初中數學課堂中我們發現,許多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不高。主要的原因是,數學作為一門邏輯學科過于枯燥。
通過上述關于關注學生感知體驗的方法,可以迅速增加教學的吸引力,同時也給予了教師自主選擇權。只有通過這一系列的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利用這種積極性,加上個人的教學經驗,貼切的教學目標,展開精益求精的教學,才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進行符合實情的教學,在不同的情境之下,通過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既抓住重點又不遺漏難點。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優化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增強數學學科的教學吸引力。
2.有利于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
師生關系的良好構建,是保證學生高效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良好的師生關系中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善意、關心和熱情,學習的效率必將大大提高。新課標指出,教師專業素質的發展應該和學生知識技能的學習并駕齊驅,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也應是平等、相互促進的。正所謂“教學相長”。關注學生的感知體驗、優化學生的學習成果,不但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讓師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加深了相互的理解,師生之間也多了一份信任,課堂氣氛更會表現的輕松、活潑。而且師生間的良好互動也會從課上拓展到課下,形成融洽、平等的師生關系。
3.符合新課標要求
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中學生豐富的學習成果,可以大大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的邏輯和理論基礎,在未來進行科學研究等課程的過程中,收益匪淺。必須讓學生知道自己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在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情感的引導,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培養數學素養的同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認同感。
結束語
提高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感知體驗,需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景,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歸納等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發展他們的能力,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通過關注學生們的感知體驗,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思考,使學生在輕松、活潑、自然的情境中愉快地學習,并收獲良好的學習效果。只有不斷地引導學生的思考,才能比較、歸納和整合知識,最終獲得系統的數學知識。
[ 參 ?考 ?文 ?獻 ]
[1]馬躍君.培養初中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教學策略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2]王春娟.初中生數學學習興趣培養策略研究[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2,27(4):63-67.
[3]宋雅雅.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24):81-82.
[4]韋家平.初中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策略[J].現代交際,2016(23):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