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有著很強的創新性,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思維,用更有效的教學模式,充分合理地利用語文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各種資源,為學生們的自主發揮提供足夠的空間,積極創建多樣化、興趣化的教學氛圍,助力于提升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在本文中,筆者淺析了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培養、提升學生們創新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小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策略
引言
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有著很強的創新性,近年來,教育界有越來越多的專家開始重視培養小學階段學生們的創新能力。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強化學生們的創新能力?首先就是要充分重視學生們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們的自身主動發展,激發拓展學生們的創新思維。在本文中,筆者淺析了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培養、提升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具體如下。
1教放結合,指引創新
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一定要發揮好自己的指引作用,合理放手讓學生們學會自主學習,拓展學生們的思維,放飛學生們的想象。作為教師,要科學指引學生們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在熟練掌握原有知識的前提下,大膽放手讓學生們自主探索,教師僅在必要時發揮一下自己的指引作用就好了,這一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們掌握更加靈活的學習方法,學生們通過探索獲取知識,同時,這一過程也有助于培養、提升學生們的創新能力。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們要傳授給學生們科學的學習方法,指引學生們更加有效地學習新知識,促進學生們學習新知識、獲取新發現、拓展新思想、掌握新方法,指引學生們深入發現新知識。教師要一改陳舊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們自己思考,相互合作一起學習,當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教師可以給予適當指引,鼓勵學生們在充分理解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養成勇于創新、用多元思維探索知識的好習慣。教師要用科學的方法為學生們提供充足的創新機會,深入挖掘每個學生的創新潛能。比如說我們在學習《狐貍和烏鴉》一課時,就要充分挖掘課文,鼓勵學生們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解答疑問,支持學生們走出課本,超越老師,從發展的視角發現并解決問題,這樣就培養、提升了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可以利用課文最后一句充分拓展學生們的思維,指引學生們從不同的視角思考問題。有的同學說:“狐貍高高興興地美餐一頓,然后睡了個美覺,做了個美夢”;然后教師繼續追問:“烏鴉眼看著狐貍叼走了肉,內心會是什么想法呢?”這時學生們的思維被徹底激發了,有的學生說“這時的烏鴉非常后悔,它終于明白狐貍表揚自己歌唱得好聽,只是為了讓自己開口唱歌然后肉就掉下來,狐貍就可以趁機將肉撿走”;還有的學生此時想到了一年級學過的《烏鴉喝水》。教師此時趁機追問:這只烏鴉和《烏鴉喝水》中的烏鴉有啥區別?學生們紛紛說出自己的看法,課堂氣氛再一次活躍起來:這里的烏鴉太輕信別人的話,沒有認真思考遇到的問題,而《烏鴉喝水》中的烏鴉非常聰明,遇到難題時動腦筋思考。這時,教師還可以將這一對比引用到學生們身上,教導他們當遇到難題時,一定要認真思考,而不是輕信他人之言。這一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們在自主學習時主動思考、主動創新,學生們的創新潛能也可以得到充分地挖掘,學生們的創新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2傳授給學生們科學的創新學習方法,培養、提升學生們的創新能力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對學生們實施差異化的教學模式,充分尊重每位學生的個性,借助思維訓練,讓學生們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比如說,在學習《九色鹿》時,先讓學生們通過預習掌握故事的基本情節,向學生們發問:如果你是國王,聽完九色鹿的話之后,會怎樣做,為什么會這樣做呢?通過這兩個問題,學生們會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給出各形各色的答案。我們知道,每人的思維方法是有很大差別的,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充分體現學生們的個性,有助于培養、提升學生們的創新能力,這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要讓學生們勤實踐、多動手、勤思考、獨立解決遇到的問題,從而提升學生們的創新水平。在教學實踐中,對于學生們各形各色的答案,教師們要多肯定、多支持。在教學實踐中,不僅要鼓勵學生們用眼看,還要用腦筋思考、用嘴說,深入理解課文含義。教師還要在教學過程中,多組織豐富的課外活動,指引學生們感知、思考大自然,鼓勵學生們勇于嘗試,以提升學生們的創新能力,還可以用組織比賽(例如:演講比賽、作文比賽等)、辦報等形式提高學生們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們準備一個自己的“優秀作文集”,自己命名,自己寫創刊詞、自己設計封面,然后定期將自己的優秀作文納入其中,“優秀作文集”是培養、提高學生們創新能力的源泉,可以幫助學生們提高創新技能、強化創新素質。
3充分重視學生們思維差異化,以切實提升學生們的創新能力
語文教學實踐中,一定要特別重視學生們思維差異化,這樣可以更好地拓展學生們的思維,提高學生們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們成為素質高、水平高的人才。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特別重視學生們的求異思維的拓展,培養學生們的多樣化思維,激發學生創造力。鼓勵學生們勇敢地講述自己不同的看法,甚至是相互爭論也無妨,一個問題可以有很多種答案,鼓勵學生們多角度思考問題,然后給出了不同的答案,這一過程也是指引學生們在求異中創新的過程。比如說,在學習《草船借箭》一課時,教師可總結以下問題指引學生們思考:假設三天內,江上沒大風。諸葛亮的“草船借箭”計劃就落空,那么會產生怎樣的結果呢?假設魯肅前將諸葛亮的妙計告訴周瑜,后果會怎樣?教師精心設計問題,然后指引學生們思考,并且在整個過程中肯定學生們的多樣化答案,可以激發學生們從不同的視角思考問題,進而切實提高學生們的創新能力。
4結束語
總之,小學語文是特別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指引學生們積極探索,以切實提升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更好地實現學生們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辛錫恒.如何在農村小學語文小班化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試題與研究,2018,03(02):155-156.
[2]樊清山.小學語文對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意義[J].教育教學論壇,2017,11(07):88-89
作者簡介:烏仁(1986.12--),女,蒙古族,內蒙古錫林郭勒盟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