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柯軍
摘 要:創設教學情境是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最廣泛的教學方法之一. 教學情境的創設是數學課堂從只關心數學學科特點到強調學習內容的現實性和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的必然結果. 所以,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情境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關鍵詞:數學教學;情境創設;嘗試與探索
所謂數學“情境”,是把學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的問題環境之中,學生在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動態過程中學習數學.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無疑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重要途徑.
因此,數學教學情境的創設,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還可以激發他們的思維活動,掌握思維的策略和方法,從而提高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那么,如何創設出行之有效的教學情境呢?本文就此談談自己在這方面的嘗試與探索.
一、創設故事情境
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把創設情境故事化,讓學生親自體驗問題情境中的數學、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這樣不僅有利于使學生理解創設情境中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有利于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的數學是無處不在的,并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價值.
因此,數學故事有時反映了知識形成的過程,有時反映了知識點的本質,用這樣的故事來創設教學情境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能加深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了解數學史,提高數學素養. 在數學課堂上根據教學內容講一段故事給學生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勾股定理”這一節課的教學,教師如果直接講解,學生很快就知道這個定理了,但是學生沒有形成一定的數學思想. 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呢?教師可利用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在朋友家做客的時候,偶然間發現朋友家的地磚上竟然反映著直角三角形三邊的某種對應關系來創設情境,再采用掛圖加以引導,就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二、創設趣味情境
情境的創設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教師應根據數學教學資源,將數學問題融于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情境之中,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
例如,教學“有理數的乘方”時,可這樣設計: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把厚0.1毫米的紙依次折疊并計算紙的厚度,引導學生觀察、發現紙張厚度所發生的變化是在成倍地增加,同時提出問題:繼續折疊20次、30次,會有多厚?教師作出假設:如果一層樓按高3米計算,折疊20次有34層樓高,折疊30次有12個珠穆朗瑪峰高. 這一驚人的猜想使學生精神集中,思維活躍,進入最佳狀態.
可見,在數學課堂上創設一定的趣味性問題情境,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能有效加強學生與生活實際的聯系,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使學生懂得學習數學是為了更好的應用.
三、創設懸念情境
設置懸念,更能引發學生高度的注意力及思維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課堂中來. 懸念也是啟發學生思維的一種手段. 因此,課堂情境的創設應以啟發學生思維為立足點.
例如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教學中,首先,在回顧三角形概念的基礎上,提出問題:“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會不會存在某種關系呢?”這種綱領性提問,對學生的思維還達不到確定的導向作用,學生可能會對角與角的相等、不等、兩角之和(差)與第三個角的大小比較等問題進行研究,當發現這些問題只對某種特殊三角形有意義時,他們的思維可能會指向“三個內角的和是否有一定的規律?”我適時地提出:“請同學們畫一些三角形(包括銳角、直角、鈍角三角形),再用量角器量出三個角,觀察一下各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有什么聯系. ”經測量、計算,學生發現三個內角的和都在180°左右. 我進一步提出:“由于具體測量會有誤差,但和數都在180°左右. 三角形的三個內角之和是否為180°呢?請同學們把三個角拼在一起,看一看,構成一個怎樣的角?”學生在完成這一實驗后發現,三個內角拼在一起構成一個平角. 經過上述兩步實驗,提出“三角形的三個內角之和為180°”的猜想就水到渠成了. 接著,我指出了實驗操作的局限性,并要求學生給出嚴格的邏輯證明. 在尋找證明方法時,我提出:“觀察拼接圖形,從中能得到什么啟示?”學生可憑借實驗操作時的感性經驗找到證明方法. 實踐操作不但使學生獲得了定理的猜想,而且受到了證明定理的啟發,顯示了很大的智力價值.
四、創設生活情境
數學知識取材于現實生活,是實際問題的簡化和模擬. 創設和學生生活情境類似的數學問題,會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更大的興趣. 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活”用教材,用“活”的例題,從生活出發,通過具體形象的感知來獲得知識,使學生在樂中學,在趣中學.
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與實際問題”的教學中,我是這樣創設情境的:蘇果購物中心和百貨大樓為迎接“五一”,都進行促銷活動,其中蘇果是全場物品打六折銷售,百貨大樓是實行買兩百送一百的活動,請問在標價一樣的情況下,到哪家購物更合算?這個問題一出,許多學生覺得這與自己密切相關,于是都會主動地思考,然后解決問題.
可見, 這樣創設情境,不僅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學生的需要,而且也給學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使他們將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讓數學教學充滿生活氣息和時代色彩,從而有效地讓學生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不僅激發了學習興趣,而且能提高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數學走向生活.
總之, 創設課堂教學情境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是提高課堂效益的關鍵. 教師應根據具體情況和條件創設出適合學生思想實際、內容健康有益、緊緊圍繞教學中心且富有感染力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處于問題情境之中,激發學習的內在動力,使其學得更多、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