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靜
摘 ?要:隨著全球經濟與文化交流進程的加快,數學課程的重要性正在不斷地提升。小學作為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發展是極為重要的。所以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學生潛能的激發,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習經驗的拓展以及頭腦思維的啟發。鑒于此,我們就應合理創新教學形式,采用追問教學,來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追問
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小學數學教學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教師教學方法太過單一、教學觀念陳舊、忽視學生興趣的發展等,給小學數學教育改革的實現帶來了很大的阻礙。在素質教育環境下,我們應該在數學教學中積極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心理需求,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鑒于此,筆者便從小學數學教學中追問的意義以及利用問題構建情境、關注學生實際情況、通過問題解決問題三種有效策略出發,對小學數學的追問進行探討。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追問的意義
首先,有利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以追問的方式與學生展開互動技巧,比單純的教師主講更能促進師生之間的友好溝通。友好、從容的追問可以營造出自由自在的課堂氛圍,學生能夠自然地沉浸在氛圍當中,繼而在師生和諧的狀態下,思考問題、回答問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其次,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追問可以為學生提供身臨其境的學習體驗,使學生能夠學會深入思考,產生興趣和好奇心,并根據他們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最后,追問有助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在教師講課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解釋,在課堂上變得越來越消極,自學能力越來越差。而正確運用追問的教學方法,就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與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積極學習和思考,從而實現學生學習風格的轉變,為學生的自主全面協調發展奠定基礎。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追問的策略
1.利用問題構建情境,有效激發學生思維
在教學教學中運用情境式的有效追問,可以給學生創造一個思考和探究的情境,進而調動學生的思維。但是,在有效追問情境的設定中,我們一定要注重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來進行,將數學中運用到的法則與概念同應用相聯系,來幫助學生在“有效追問”的解題過程中體會到求知與探索的樂趣。
例如,在教學《周長》這一節的相關內容時,為了激發學生對本節知識內容的學習興趣,筆者首先便基于學生前面已有的平面圖形的知識基礎,對“周長”概念進行了趣味化的有效追問設置,來進行新課的導入。筆者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了一個畫面:一只小螞蟻沿著一片心形的樹葉邊長爬行了一圈。播放完畢,筆者提出問題:“小螞蟻剛剛爬行的這一圈路程與樹葉有什么關系呢?”。這種教學設計的目的在于使問題具有趣味性,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而問題的方向則是引導學生得出樹葉的全部邊長與路程的關聯。在此之余,筆者又順勢提出:“那么,樹葉的邊長有多長呢?”這一問題,成功地將“周長”的定義引出,使得課堂的進一步教學得以順利的開展。
2.關注學生實際情況,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追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問題教學,以及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該鼓勵學生產生疑惑、提出問題。在追問的教學實施中,我們應關注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教師在課堂實施追問教學時不要進行過多的講解,要注重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和解決問題。在實際教學時,教師也要注重教學和追問的節奏,要留給學生自主思考的時間。同時,教師要注意關注學生的不同需求,對學生進行合理的評價。
例如,在教學“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這一節的相關內容時——
師:人們為什么喜歡百分數?百分數有什么好處?對于百分數你還想知道什么呢?
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整理并板書:
(1)百分數的意義。
(2)百分數有什么用?
(3)百分數與分數有什么區別和聯系?
(4)百分數在什么情況下用?
教師提出學習要求,每個小組選擇其中的一到兩個問題進行研究,并匯報自己小組的研究結果,教師及時進行總結和提升。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去學習,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很大的幫助。
3.通過問題解決問題,有效進行思維拓展
思維拓展環節是數學教學中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學生能否將課堂所學知識進行有效的吸收、融會貫通并轉化為己用,全在這一環節的教學。而“追問”在這一環節當中的應用,能夠在現有的知識點上為其進行創造性、深入性的設問,幫助學生在情境的啟發下繼續拓展學習思維,加大探究深度和層次,進而達到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拓展效果。
例如,在教學《折線統計圖》這一節的相關內容時,在教學之余,筆者便借助追問的設置,在課堂中幫助學生進行了進一步的思維拓展鞏固。在教學中,筆者利用“折線統計圖”展示了我國領土內“曾母暗沙”和“漠河縣”兩個極南極北之地的最高氣溫走勢圖,并分別以問題帶出兩地的溫差情況,如:溫差值、最高氣溫變化規律等信息。在此信息的前提基礎上,筆者又引導學生思考:“通過這些信息的獲取,我們還能想到用這一制圖法來進行其他的什么統計嗎?”這一問題的提出,極大地激發了學生思維的發散性。有的學生便提出利用這一方法可以統計地區雨雪天氣發生次數的情況,從而可以為天氣預報的判斷提供參考依據等,諸如此類。極大地拓展了學生對所學數學知識的認知和熟練的掌握度,并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數學思維。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追問有著其他教學形式無法替代的優勢,應當得到廣大小學數學教師的足夠重視。開展追問環節要以發展學生的興趣和經驗為基礎,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與思考。教師一定要積極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新課標教育理念,從教學實踐中總結出追問的正確原則,根據原則制定出科學的實施對策,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進而全面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符玲利.精彩課堂貴在追問——芻議小學數學課堂追問的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18(08):55-56.
[2]周玲嬌.“問”有學問方能出“彩”——試論小學數學課堂有效追問的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17(29):58-59.
[3]秦美香.追問,探索思維更深處--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追問的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