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美麗
摘 ?要:新課程的標準下,借助學科教學契機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已經成為提升教學活動有效性的關鍵。作為教學工作者的我們,也要將創新思維培養作為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的目標之一。因此本研究分析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活動中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發展的有效方法,旨在提升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培養;創新思維
引言:
基于新課改要求,小學語文學科教學實踐活動中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已經是關鍵教學目標之一。因此在指導小學語文學科教學實踐活動的時候,我們最好能夠集中分析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路徑,不要將教學目標集中在知識內容教學上,強化思維的正向引導。顯然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在創新思維培養上做得還不夠,需要繼續深化教育改革。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缺乏創新思維的原因分析
1.缺乏積極引導
我們要做好小學階段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工作,其關鍵在于如何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還過于枯燥,課堂氣氛也過于嚴肅,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和諧課堂氛圍的構建,造成創新思維培養目標不夠明確。其次,學生普遍沒有強烈的學習動機,給我們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帶來了一定的阻力。最后,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創新思維也得不到啟發。
2.缺乏創新意識對
培養學生自主創新意識,是我們提升小生創新思維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目前小學語文課堂還是以“導學法”為主,這種方法容易忽視學生創新思維的需求。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經常側重于“引導”,而過多的引導讓教師變成課堂的“主體”容易形成“一言堂”的現象,這就給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帶來了一定的阻力。
二、提高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策略分析
1.鼓勵質疑問難,激發創新興趣
疑問是創新的基礎,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就要引導和鼓勵小學生進行質疑。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和引導學生質疑,讓學生敢于提出不同見解,這是學生學習過程中非常可貴的品質。對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指導教學活動過程中應該充分尊重學生,有意識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例如,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時,筆者在教學課后布置了一篇題為“我和小女孩”的寫作訓練,讓學生以小女孩的經歷聯系到自己的童年進行聯想寫作訓練,鼓勵學生暢所欲言。通過這樣的聯系實現思維訓練,喚起學生的豐富想象力,擴展其思維空間。
2.激發學生想象,培養其思維的連動性
在《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想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因此在指導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活動過程中,我們應該做好引導學生積累語言、技能強化以及素質提升工作。調動小學生的想象力是激發小學生思維創新性的重要路徑之一。如《少年閏土》一文里描寫里少年閏土的外貌特點,而“我”的外貌特點只字未提。在這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練習:同學們能根據“課文對閏土生活經歷的描述,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閏土是一個天真、活潑、健康的農村少年。你能想象出“我”的外貌特征嗎?學生一下子活躍起來了。經過短時間的思考,小組討論后,大家紛紛舉手。有的說:“我”整天呆在院子院子里,門都不出,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少爺生活,白凈的臉,腆著大肚子。還有的說:“我”是一個臉色蒼白,頭戴小禮帽,穿絲綢小馬褂的小少爺。也有的說:“我”整天呆在院子里,身體一定很差,說不定一陣風都會吹倒。教室里“吵”起來了。不知不覺中學生創新思維和語文能力得到了提高。
3.使用自由式教學方法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的特征,那么小學語文教師就應該充分利用這個特征,對學生進行自由式教學,實現游戲與教學的相互結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才有學習動力。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學,那么學生的思維很容易受到固化。所以,當下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徹底拋棄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思想,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創新式教學。例如,在教學《麻雀》課程時,先讓學生自由閱讀課文,然后對學生提出問題:誰見過麻雀?麻雀體積有多大?是怎么走路的?對于城鎮的小學生來說,見到鳥類太困難了,基本上都是通過電視和圖片的方式了解動物。此時問題的提出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實現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4.擴展延伸,培養思維的敏銳度
思維的敏銳度指敏于覺察事物,具有發現缺漏、需求、不尋常及未完成部分的能力,也就是對問題的敏感度。教材是為學生學習提供的例子,教學中既要依靠它又不要受它的限制,這樣才能發展思維、培養創新能力。如教學《鳥的天堂》,學習了7、8自然段后,我問同學們有什么不懂的問題。有同學問:“那翠綠的顏色明亮的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中的“有一個新的生命”指的是什么?為什么說“在顫動”?按以往的要求,只讓學生理解“榕樹的生命力強”。我在教學時則讓學生聯系上下文,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平時的積累,說說自己的理解。結果,學生的回答真是精彩極了,有的說是風吹,有的說是鳥動,有的說是太陽的照射。由這樣的回答不難看出,學生完全突破了教材的束縛,找到了新的成長點,這說明學生思維的敏銳力大大提高了。
結束語:
綜上,小學語文教育是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關鍵。在新課程改革影響下,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有效性也在不斷提升。但是我們發現在傳統教學模式影響下,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目標設計不夠完整和科學,創新思維培養目標沒有得到良好的實現。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指導教學活動過程中,要從小學生的思維特征出發,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有效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路徑,僅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張月冉.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學周刊,2015,32(03):106-108,110-112.
[2]谷衛茹.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研究[J].學周刊,2013,21(11):114-116.
[3]姜琪,王學男.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4,21(12):123-125,128-129.
[4]馮如義.小學語文教育專業實踐性教學的創新與思考[J].電子制作,2015,12(11):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