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不力米提·吐孫
摘 要:小學階段要求學生掌握的漢字是3500個,識字教學對學生來說是一個不小的學習任務,當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存在教學方式重復、學生興趣難以調動的情況。為了幫助學生對漢字進行有效的理解和掌握,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熏陶,注重字理識字。從字理教學的意義和字理與小學語文教學融合的途徑進行探究。
關鍵詞:傳統文化;字理;小學語文;教學
漢字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漢字的獨特之處在于漢字具有表意功能,漢字中的會意字和象形字形象生動地把漢字要表達的意思通過文字符號表現出來。從漢字中我們可以看到上千年前祖先生活的情景,了解他們的生活觀念和思想,祖國的傳統文化在漢字的世代相傳中得到傳承與發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把字理與小學語文教學相結合,讓小學生在字理認知的過程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進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重要意義
我國的傳統文化歷經了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變更,是我國重要的精神文化,是確保國家不斷發展的不竭動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傳授學生相關的文化知識,是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語文作為小學教學中的重要科目,是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教學內容,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有重要的意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傳授傳統文化,能夠加強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和了解,能夠幫助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優秀的品質,我國傳統文化中蘊含豐富的知識,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能夠豐富語文課堂教學的內容,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有效提升。同時,加強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學習,能夠抵御外來文化的沖擊,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也有很大的積極影響。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教育對學生的影響
(一)滲透傳統文化能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如,講授《馬踏飛燕》第三自然段時,教者可以插入講述唐代唐三彩的描述。唐代有一種與“馬踏飛燕”制作原料不同的陶瓷藝術品,叫唐三彩。唐三彩是指中國唐代陶器上的釉色,后來也用來泛稱唐代彩陶。唐代彩陶的釉色有很多種,但主要以黃、綠、白(或綠、褚、盒三色為主,所以稱之為“三彩”。其釉色互相滲化,加上年代久遠,部分顏色發生變化并產生新色,具有較高的裝飾藝術水平。在當代,隨著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國際、國內市場的開放,喜愛收藏唐三彩的人也越來越多。
這樣,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又擴展了學生的視野,了解了祖國其他歷史文化知識,從而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滲透傳統文化有利于學生性格的塑造
如,在講授課文《將相和》時,因為課文描述的是春秋戰國時的事情,當時比較強的國家有七個,稱為戰國七雄。這樣的一個歷史時期,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造就了一批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其中孔子可能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一位,他被后人稱之為圣人。他手執著仁政的大旗,挺身而出,奔走于各個諸侯國,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教育上,他倡導把政治道德和文學藝術結合起來,他和弟子的言行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他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這樣的插入收到的效果肯定比較好。因為它比較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
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傳承傳統文化有效方法
(一)充分挖掘傳統文化中的精髓,開闊學生的視野
近年來,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許多的便利條件,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搜集更多的教學材料,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多樣化,例如,在傳授傳統文化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作為教學的輔助工具,根據其所特有的視頻、音頻、圖片等,為學生播放關于傳統文化的相關視頻,讓學生學習其中的優秀文化,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讓學生對傳統文化有了新的認識,對傳統文化知識的學習起到促進作用,從而有利于學生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承。
(二)課外教學,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傳統文化的傳承,不僅體現在課堂上,還可以通過課外教學進行滲透。學校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外教學,帶領學生去參觀一些文明古跡,通過教師的講解以及對名勝古跡的觀看,讓學生充分的認識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例如,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去參觀長城,然后教師為學生講述長城的建筑由來和歷史故事,以此來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帶領學生去參觀文化博物館,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從而更好的學習傳統文化。
(三)開展傳統文化實踐教學
開展傳統文化的實踐教學也是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方法,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實踐教學,例如,可以開展以“戲曲”為主題的話劇表演活動,由教師選取幾個片段,讓學生選擇感興趣的進行表演,讓學生在表演中體會傳統文化的內涵和魅力,從而有效的實現教學目標。
結束語
漢字根據不同的造字原理分成不同的類別,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聯系漢字的造字原理進行教學,把漢字想象成一幅幅圖畫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自理教學中對漢字有深入的認識和理解。在漢字的學習中不僅學會漢字,更是親身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美,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
參考文獻
[1]朱成宇.字理理論指導下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7.
[2]秦成方.小學語文字理識字教學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
[3]楊健.淺談字理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運用[J].學理論,2012(23):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