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強
摘 要:班主任是小學階段學生接觸最多的人,班主任在班級主要負責管理班級的日常事務和學生的學習狀況。新課改實行以后,學生逐漸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這樣有助于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當前小學班主任在管理班級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且針對存在的問題探究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的策略。
關鍵詞:以人為本;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
引言
對于小學班主任來說,主要職責就是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規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由此看來,小學班級管理的核心就是學生本身。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年紀尚小,正處于活潑好動的時期,如果采取強硬的管理方式,勢必會適得其反,盡管也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并沒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也無法實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關鍵時期,教師要運用以人為本的理念進行班級管理,要注重個體個性化的發展,這樣才能夠符合新課改的要求[1]。
1、小學班主任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忽視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傳統教學中,教師占據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新課改實行以后,學生成為課堂教學主體,但是很多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依然占據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并且忽視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面對這種情況,班主任需要及時轉變觀念,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班級的管理中,促使學生能夠行使主動權,這樣有助于提高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質量。
1.2部分班主任關于看重班級管理的效果
對于小學班主任來說,雖然負責進行班級的管理工作,但是管理的質量同樣受到學校領導的關注,因此,很多小學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效果過于看重,但是卻會忽視班級管理的過程,而且為了能夠獲得良好的班級管理效果,甚至會采用較為強硬的方式進行班級管理,正是由于過于強硬的班級管理方式才導致師生之間的關系并不算和諧,從而會對班級管理的有效性造成很大的影響[2]。
1.3缺少對學生個性化的培養
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部分班主任過于重視對班級的管理,忽視了對學生個性的培養,只會按照教材內容傳授學生知識。不僅如此,班主任很難察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情緒的變化,再加上長期以來,多以成績的好壞來評定學生的好壞,其本身的科學性就值得商榷。對于好學生的評定應該綜合考慮,要認識到每個學生的個性,也許那就是他們的閃光點,這些閃過點或許是比學習成績更值得培養的東西,教師應該引導每一個學生的多樣化發展,幫助其認識到自己的個性,努力展現和發展個性的光輝,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的管理策略
2.1開展多樣化活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傳統教學觀念下,學生只能夠被動的學習,這樣不利于學生的多樣化發展,甚至在以后的社會生活中也無法應用市場的競爭,這樣的教學方式達不到教學的目標。也正是由于這種僵化的教學理念,導致一種學生和教師的對立關系,部分學生對老師望而生畏,一些老師也有當堂責罵學生的現象,這些都是不可取的行為,深刻反映出師生關系的緊張狀況。目前,我們提倡素質教育,不再局限于書本上的知識,需要更加開放的學習理念,培養多樣化、個性化的人才。通過開展多樣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一來培養了學生的開放學習思維,也能夠使師生關系和諧融洽。例如,組織讓學生展現個性的班會,讓學生自己選擇話題,自己主持,主動參與,教師則主要負責資料的準備和整理,以參與者而非組織者,融入到班集體中,成為學生們的好朋友。通過開展各種師生交流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班級的集體凝聚力,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是以人為本理念在情感方面的重要體現,以人為本其實就是注重學生的感受,想學生之所想[3]。
2.2為學生服務,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新課改實行以后,學生成為了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為學生做好服務工作,尤其是班主任,更要扮演好服務者的角色,當學生出現錯誤時,教師要進行積極幽默的引導,使學生能夠自主的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從而進行積極的改正。教師也可利用互聯網來進行拓展和交流,提升自身的教學理念,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從而更好的服務于學生,為學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小學班主任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做到服務學生、尊重學生,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成長和拓展[4]。
2.3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構建完善的評價體系
當前教學中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學生個性的缺乏,實際上,可以說是由于現行的教育體制,抹殺了學生的個性,使得學生變成了一個個千篇一律、個性缺失的個體。這個問題不容忽視,小學生正是人格發展的起步環節,班主任應該從剛開始就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從小處著眼,建立起個性化的學生評價體系。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中,不能單純的采取等級劃分的方式,應該尊重每一個個體,根據每一個個體的不同特點,量身打造與之相適應的評價標準,肯定學生取得的進步,同時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將其改正。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的以人為本理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提倡和采用。在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真正落實以人為本,就要求小學班主任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發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個性化的評價體系,積極融入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同時,提升學生自己的主體意識,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下,使得教師能夠更好地進行班級管理,學生能夠更好地成長進步。
參考文獻
[1]吳金娜.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J].才智,2017(27):25.
[2]楊維靖.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20):22.
[3]劉偉.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探究[J].教書育人,2018(25):77.
[4]劉艷紅.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A]..新教育時代(2015年10月 總第3輯)[C].:,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