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瓊
摘要:大多數鄉村中小學教師普遍認為他們的收入待遇低,社會地位不高。有些教師認為他們物質待遇差,社會地位低,低生活滿意度,這些都導致低的熱情和心理失衡等問題。本文提出了提升鄉村中小學教師職業幸福感的應對策略,教育關系到國家的建設和未來,一個國家的發展在于教育,提高教師的幸福感,才能真正促進教育改革和未來的發展。
關鍵詞:鄉村中小學教師;職業幸福感;提升;思考
中圖分類號:G21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0516881
一、引言
為了能夠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是一個相當要緊的標準。提高農村教師職業幸福感,不僅可以促進農村教師職業發展,而且對學生的發展也有著很大的幫助。
二、中小學教師職業幸福感缺失的現狀
1.福利低,社會地位不高
大多數鄉村中小學教師普遍認為他們的收入待遇低,社會地位不高。第一,關于付出的工作與待遇不能和鄉村中小學教師的職業相平衡。鄉村中小學教師的工作很辛苦,但整個教師行業的收入水平不高,不一致的辛勤工作,物質待遇差,社會地位低,低生活滿意度,這些都導致低的熱情和心理失衡、抑郁、職業健康普遍缺乏的原因。其次,心理壓力很大。長期以來,社會對鄉村中小學教師抱有很高的期望,這些教師復雜多樣。人們普遍認為,教師應該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人們通常認為,沒有學生可以教得好,只有老師教不了,萬一教師不小心犯錯,教師就會很容易到指責,學生成績不理想,這也被認為是老師的教學的原因,這是極大的指責,并表示不滿和失望的老師,沒有任何偽裝。教師在工作中付出的的努力沒有得到理解與回報,就會使他們心理壓力變大,就很難有幸福感。
2.工作壓力大
教師角色的多元化,既是老師又要承擔家長職責,既要傳授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能力,同時,也關心學生的生活,精神和身體健康,甚至還要承擔一些本應家長承擔的”監護責任”。所有這些問題都會影響教師的情感和精力。隨著部分地區班級規模的擴大,出現了大班、特大班、教學任務繁重、入學壓力大、安全責任重大等現象,造成了教師身心疲憊、工作積極性不高,缺乏熱情。所以,它會使教師沒有職業幸福感。
3.重復的工作催生職業倦怠
長期從事教師職業的中小學教師,工作既有創造性、創新性,也有重復性,其重復性表現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周而復始地備課一上課一批改作業一管理學生,以及學校的其他事務工作等;周而復始的重復性工作催生了教師的職業倦怠,使其產生厭倦情緒,難以聚精會神、興致勃勃地工作,缺乏應有的工作熱情、創造性和創新性。 4.社會責任大,讓教師疲于應付 教師在學校除了本身的教育工作以外,通常還承擔了大量的社會教育工作。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責任,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但是無限的社會責任常常壓得教師踹不過氣來。譬如學生的安全問題、學生的心理問題等等,有些本來要求學校、家長、社會共同配合才能完成的工作,也單方面壓在教師身上,讓教師心中的玄繃得緊緊的,不能掉以輕心的一個時刻。也有一些家長誰是特別喜歡自己的孩子,不懂得教師的工作,不配合、不支持,一味地把責任推給教師,導致教師與家長、教師與學生對立,就會使教師身心更加疲憊。
5.教師應有的待遇不能到滿足
當經過一些調查,有關鄉村教師待遇問題時,最不滿意的地方是薪水與福利的問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教師的工資和福利待遇也在不斷提高,但是與教師相近的其他行業相比,教師的待遇還是偏低的,教師的工資是遠遠當地公務員的工資標準的,更重要的是,仍有一些地方教師工資或績效工資拖欠,這使得教師的心理極不平衡,導致沒有激情,教育教學,缺乏熱情、主動性,職業幸福感越來越低。
三、提升鄉村中小學教師職業幸福感的策略
造成鄉村中小學教師幸福感低下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社會原因、學校管理因素、個人客觀差距和主觀原因。要提高鄉村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必須從多方面調動社會力量,對學校內部管理體系進行改革,使教師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1.提高鄉村教師的經濟待遇和社會地位
教師的幸福指數一個方面要有好的經濟待遇,還要有合理的社會地位,從客觀的原因來講,鄉村教師的幸福感下降的主要原因還是薪資待遇和工作不成正比。超載工作只能獲得較低的社會工資。中小學教師從事重教育和教學工作,但他們的工資遠低于類似的公務員。有副高級職稱的老師不如辦公室文員。也就是說,與企業相比,教師的工資仍然較低,更不用說福利待遇了。教師的低經濟效益決定了教師的社會。狀態未得到尊重。在普通人眼中,鄉村中小學教師只是小孩子的王,所以他們在人們心目中的社會地位不高。提高鄉村中小學教師幸福感,使教師的職業能夠受人尊敬,是十分必要的。文章也提到,為了提升教師的經濟效益與福利效益,政府必須要切實教師的工作水平是保證不低于同類公務員的工作水平,使教師的績效工資不低于公務員的福利,否則,提高教師地位是空談。各級政府要以確保鄉村中小學教師的薪酬得到全額和按時的支付。國家和政府應采取民意的政策保障和宣傳,使全社會能形成一個尊重教師,尊重教育的社會氛圍。真正提生鄉村教師的社會地位,只有這樣才會讓鄉村教師體驗到自身的價值,才會安心從事教育工作。
2.學校管理要以人為本,營造寬松的教學環境
一方面教師幸福感低的原因是學校缺乏人文管理。提高農村教師幸福指數是必要的。就要營造寬松的工作環境使教師可以有效地實施教育教學,學校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以教師為中心的管理理念應體現人性化的管理,特別是學校教師的教學管理,讓教師在和諧、友愛、輕松的環境中生活和工作,可以幫助教師減輕負面情緒和工作壓力。由于教師的職業特點,他們有很強的自尊心。因此,管理者應該從一個小的角度來關心他們。
在教師管理中,需要對過去單純以教學成果為基礎的評價標準做出改變,實施多元化綜合評價體系。目前,中國的教育評價依然延續以前的應試教育的評價體系。因此,要想真正推進素質教育,消除教師的職業倦怠,有必要構建適合素質教育的評價體系。對于教師的評價,有必要建立評價機制,可以自發地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創造性,正確和合理的激勵機制,教師可以有機會獲得成功感。
3.教育教師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些鄉村教師對職業幸福感沒能夠真正理解,作為教師應該忠于職守,堅持教人育人,幫助教師學會調整他們的心態,和幫助教師如何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對于自己修養的培養,教師需要自己加強自身的修養,培養自己的愛好與興趣,多多鍛煉自己的身體,擁有樂觀的心、開朗的情緒和平和的心你態度。教育與國家的建設和未來有關。一個國家的發展是在教育方面。教育行政部門、社會、學校和教師自身共同努力,發展教育事業,以提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能夠讓大多數教師擺脫職業倦怠的陰影,使教師能夠真正成為一個令人羨慕的職業。
4.增加社會關注度,改善教育大環境
教師的職業屬于特殊的職業,社會職業中的教師,他們需要被大眾所關注、被尊重和被支持。所以,為了提高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我們需要尊重教師,尊重教育的社會氛圍,使社會更加關注教師。此外,政府要優化教育環境,為教師工作創造才能。還需要促進優化教育改革,有必要減輕教師工作壓力。所以,越來越多的社會關注也能有效地提高教師的職業幸福感的重要保證。
5.提高社會經濟地位,增強教師信心
雖然薪水不能夠直接決定教師的幸福感,然而,教師的職業幸福感的基本保障是合理的優質收入是分不開的。教師的收入相對較低。要提升社會地位,增強教師信息。愛因斯坦說過:“自信是向成功邁出的第一步”。毛主席詩詞中有“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氣勢豪邁,令人振奮。唯自信,方顯從容;唯自信,方有勇氣;唯自信,方能成功。自信是一種感覺,它不是一出生就有的,而是在生活經驗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信心是考生成功的精神支柱。只有保持自信、樂觀,才能克服困難、勇往直前。也只有對自己的成功充滿自信,才能堅持到底,努力激發自身的潛能,鑄造美好人生。所以,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時,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時刻關注教師的生活條件,切實提升教師的職業待遇與收入水平。
三、結語
國家的建設離不開教育,未來的發展更加離不開教育的關系。一個國家的發展在于擁有優良的教育。社會各級要讓教育改革得到有效的發展。使廣大教師都能夠覺得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而自豪,使教師這一職業真正令人羨慕。
參考文獻:
[1]高峻峽,陽科峰,”中小學教師職業幸福”的社會學分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8,37(10):25-27.
[2]張娟,覃麗君,西部鄉村中小學教師職業幸福感的實證研究——以貴州省X縣鄉村中小學教師為例田,教師教育學報,2018,5(4):22-28.
[3]王德芳,亞夏,小旦增等,西藏中小學教師職業幸福感研究[J],西藏教育,2018,(12):43-47.
[4]李榮勝,提升鄉村中小學教師職業幸福感的策略研究——以江華瑤族自治縣碼市中學為例田,華夏教師,2018,(26):5-6.
[5]孫志欣,公辦中小學合同制教師職業幸福感研究——以某省會城市A市B區為例[D],鄭州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