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沈萍
摘 要: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成為了評價教師教學成果的重要標準。作為小學英語教師,一定要積極轉變自身以往不合時宜的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就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中高年級教學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英語;中高年級;主體地位;教學情境;教學手段
核心素養,是基于學生的身體與心理發展狀況所設定的一種教學理念,其中包括了多方面的要求。這種理念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的要求,順應時代的變革。作為英語教師,必須要設計合理的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優化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筆者在多年的教學經驗中,逐漸總結出一些經驗。本文就如何培養中高年級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進行探究。
一、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他們能夠自己去判斷事情的是與非、錯與對。與此同時,學生也不喜歡受到別人的控制或者按照他人的想法去做事,他們渴望擁有自己獨立的個性以及自己的思想。所以,教師不能夠給學生以特殊的壓力,要尊重學生的自由發展。英語教師要讓學生擁有自己夢想的舞臺,積極尋找學生身上獨特的能力,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例如,在《Meet my family》一課中,教師要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家庭成員,并且讓學生學會怎樣詢問家庭成員的英語表達。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準備好自己家庭成員的照片,并且說明要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挑選幾名學生把自己家庭成員的照片放在身后,詢問其他同學“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my family?Who are they?”。其他學生則可以跟隨問題的思路進行猜測。然后,學生則以“There are……people in the picture.They are my……”進行回答,描述自己的父母、爺爺奶奶等人,向學生展現自己幸福的一家人的生活場景。教師要充分讓學生占據課堂的中心,啟發學生不斷思考。
二、合理創設教學情境
我們總是容易被有趣的故事情節所吸引,沉浸在故事的氛圍之中,從而得到內心的愉悅與享受。同樣,小學生喜歡觀看有趣的動漫以及漫畫,因為這些文學形式是豐富多彩的。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也會把自己代入故事中的角色,隨著人物的命運而產生情緒的波動。作為英語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進入特定的故事情境之中,與學生一同在輕松的環境之下學習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How do you feel?》一課中,教師要讓學生學會chase,mice,bad,hurt等單詞,并且讓學生能夠根據情境的變化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情緒。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表現人們生氣、平靜、開心等情緒的圖片。當教師拿到一張開心的圖片時,可以詢問學生“Look ,Is she happy?”,學生則會回答“She is happy.”。另外,教師還可以用“在美好的周末,同學們能夠睡一個大大的懶覺,還能夠看喜歡的動畫片。這時,你的心情是什么樣呢”這些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學生則會想象自己就躺在家里看著電視,臉上不自覺的就出現了幸福的笑容。只聽見教師中回蕩著“I am happy.”。
三、有效運用教學手段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領域也在努力探索著不同的教學形式希望幫助教師提高課堂的效率。現如今,網絡走進了千家萬戶的生活。同時,互聯網與教育的融合,也是時代發展的潮流。作為英語教師,一定要將互聯網運用在教學活動之中,讓學生看到世界各地的畫面以及音樂,拓展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例如,在《How tall are you?》一課中,教師要讓學生學習形容詞和比較級的用法,并且讓學生掌握詢問別人身高或者回答身高問題的英語表達。教師可以采用課件展示的方式,在多媒體上顯示一張小孩子的圖片和一張成人的圖片,兩者有明顯的身高差距。教師則讓學生觀察哪一個人的身高高,學生則會表達“He is tall.”。然后,教師要給學生講解“tall”與“taller”的區別,讓學生掌握兩者的用法。與此同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tall”和“taller”的區別,教師可以在課件上展示一張普通成人的圖片與一張姚明的圖片,讓學生指出誰的身高比較高。學生則會說“Yao Ming is taller.”。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夠清楚的了解單詞的用法。
綜上所述,在我國的許多地方,依然沿用著過去的教學方式,這并不利于教育的發展。身為教育者,一定要注重在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思維以及創造能力,采用合適的方式優化課堂教學效果。英語教師一定要關注于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用心的去對待每一位學生,用自己的愛心去安撫學生弱小的心靈。
參考文獻:
[1]陳小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下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J].瘋狂英語(教學版),2017(6).
[2]佚名.基于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教學的探討[C]//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五卷).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