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強
摘要: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不被重視,而且小學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模式沒有創新,完全是死板的灌輸模式。老師采取這樣的教學模式,是希望學生能夠在有限的課堂中快速掌握知識。雖然這樣的模式能夠讓學生很快記住知識,但學生對這些知識無法理解,也容易忘記。因此,為了提高學生對小學信息技術知識的掌握,老師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模式,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引入課堂中。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和發展,我國對教學要求越來越嚴格,教學模式也發生了極大的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如今的教學要求,所以老師將翻轉課堂引入到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借助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翻轉課堂的概念
翻轉課堂也可以稱為反轉課堂,反轉的意思就是交換師生課堂主體。將傳統的課堂教學中以老師教學,學生聽講為主的模式改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將課堂的主體交給學生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翻轉課堂主要是利用網課,讓學生先在課前自主學習,其次在課堂中分享學習成果以及向老師提出學習中的疑問,最后通過課后的鞏固來掌握知識點。
二、小學信息技術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可行性分析
翻轉課堂的要求其實是老師將課本的知識做成微課,在課前要求學生進行自主預習,并且在課堂中分享自己的想法以及提出預習中遇到的問題,同時要求同學在課后進行鞏固練習。這樣的教學模式,對老師和學生都有很高的要求。制作的一節微課時間不能太長,大概十分鐘左右,但是要求老師將所教的重點全部融入其中,所以對老師把握重點的能力要求很高。翻轉課堂將課堂的主體轉移到學生手中,考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前的預習考驗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而課堂的分享和課后的鞏固練習,則考驗學生的自主學習掌握能力。在如今社會的發展中,老師和學生的素質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對于學習的自我要求以及自我覺悟也更高,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反而能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
2.必要性分析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先進的社會對信息技術人才的要求更高。所以要從小開始培養這類人才,為以后的社會發展,提供幫助。而且學習信息技術對學生本身也有好處。如今的社會早已將資源輸入數據庫,學生想要進行資料查找就要更好地掌握數據庫操作技術,掌握信息技術符合當前信息時代的要求。如今的人們早已離不開電腦、手機這些電子產品,許多操作都需要在電腦上進行。但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適應如今的教學要求,所以將翻轉課堂教學引入信息技術課堂中,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措施。
三、小學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模式設計
1.課前的設計。利用翻轉課堂進行課前教學的主要措施是學生課前的自主學習。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材料是由老師提供的,老師將學生要學習的資料制成微課。學生通過對微課的學習,在課前掌握知識點。
2.課中的設計。由于網絡條件的限制,老師不可能在課堂中讓學生線上進行交流學習,所以課堂上的主要教學模式就是由學生進行學習成果分享以及提出問題。這些問題先由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一起解決,如果還存在大家都無法解決的問題,再向老師請教。在課堂上將課堂的主體交給學生,老師從旁進行輔導,所以課堂中主要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課后的設計。課后主要是要求學生對知識點進行鞏固復習。老師將學生需要學的知識做成微課,然后由學生自主學習。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這些知識比較分散,所以學生在課前和課中將知識掌握之后需要做的就是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整理。將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化的整理后才能將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對知識的進一步整理和反思,可以找出自己存在的漏洞,從而進一步牢固地掌握知識。
綜上所述,為了解決如今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效率不高的問題,將翻轉課堂教學引入課堂中是必要的。通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不僅提高教學質量以及效率,還轉變了以往的教學模式,將課堂主體轉移到學生手中,使得小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高。翻轉課堂教學的模式設計主要有課前、課中、課后三方面,將翻轉課堂中微課的優勢發揮得恰到好處,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改進了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張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用于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行動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4.
[2]林慧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現代教育技術》 公共課的應用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
[3]亢佳楠.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7.
[4]宋洪飛.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
(作者單位: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馮川鎮第三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