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和完善,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漸漸的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要求學生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不僅僅能夠充分的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和靈活應用知識,還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實現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生活情境教學法是一種可行性措施。因此,本文我們將圍繞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情境的開展為主題來展開分析,通過詳細的了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情境開展注意事項,提出一些有效促進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情境順利開展的對策。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 生活情境 策略
引言
小學階段對學生的成長和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是小學生獲取知識、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的關鍵時期。數學是一門基礎課程,與學生們綜合能力的提升有著密切的關系。教師需要應用多種教學手段開展教學工作,可以對生活中的教學資源進行積累,將生活情境融入數學大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將其與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使其了解數學知識的重要性,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1生活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新時期,我國數學教學改革發生了巨大變化,一些新理念、新模式逐漸被引入各所學校,尤其在小學教育階段使用了很多創新教學方法,在近幾年的實踐中取得了突出的教學成果,印證了教學改革的正確性、適用性.生活情境法屬于小學數學教學應用中較為廣泛的教學方法,利用生活情境法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改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引入生活情境法,最為突出的效果是為小學生學習數學建立起書本和生活的聯系橋梁,使得很多小學生能夠在生活中觀察、熟悉與數學知識有關的內容,幫助小學生提高個人數學知識儲備,鍛煉數學思維能力.此外,利用生活情境法還可以鼓勵小學生動手實踐,積極參與到一些運用數學知識的活動中,提高大家對活動和生活的熱情。
2有效應用生活情境教學法的對策
2.1運用多樣化的游戲教學模式開展高效數學課堂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多樣化的游戲教學來促進生活情境的開展,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促使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深入的學習數學知識。例如,當學生在學習“加減乘除運算”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并且讓每一個學生頭上都帶上一個數字和運算符號,讓學生進行站隊的方式來讓其他小組成員來進行搶答,最先答對的小組獲得一定的物質獎勵。這種教學模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協調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對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2.2優化課堂教學環境
教師有責任與學生一起來營造優越的教學環境。在運用生活情境進行教學活動時要注意兩點:一是硬件環境,指的是教學設備如多媒體設備,教師可把數學知識用多媒體課件呈現出來,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多媒體視頻與圖片展現出的生活中的例子,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快速地被激發和調動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二是軟件環境,指的是教師要學會給予學生獨立思考與想象的空間,在營造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的同時,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培養他們主動探索與思考的能力,全面提升數學素養,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3建立良好的課堂環境
在應用生活情境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小學生們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們的情況,針對性地設計生活情境,將課本內容與生活情境有機結合在一起,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為學生們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使其更好地融入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將小學生引入到生活情境中來,讓學生們主動進行知識的學習和探索。教師在利用生活情境的過程中,要從學生們的角度進行考慮,選擇學生感興趣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提升自信心,對于不懂的地方可以及時提出,與同學共同探討,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2.4不斷創新和發展生活情境教學法的應用模式
實際上,數學學科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極為密切,因為在生活中有很多問題是通過數學方法去解決的.但是由于小學生年齡、心理發展還不成熟,如果直接告訴他們數學在生活中有巨大作用,是沒有任何效果的,只有不斷創新和發展教學方法,將生活實際與數學知識聯系起來,直接帶領小學生去看、去用,才能逐漸培養大家生活數學的意識。因此,小學數學教師采用生活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時,需要充分利用到生活元素,例如,在編寫練習題時教師可以將涉及的物品、單位設為小學生經常接觸到的簡單內容,比如,學習三角形時,教師可以選擇幾樣大家常見的事物,像三角板、三角形的橡皮.利用小學生常常接觸的實物進行講課,能夠加深學生的真實體會程度,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此外,教師還可以將生活情境法與一些其他教學方法結合應用,如利用多媒體教學方法對生活情境教學法進行輔助,當教師不方便直接創造情境時,可以采用多媒體為學生進行演示和實驗,這樣不但節省了準備時間,還能夠讓學生直觀地進入到情境之中。
2.5開拓生活情境教學法的應用資源
開拓生活情境教學法的應用資源,獲取更多可以為學生呈現知識的資料,創設課堂內容是十分必要的。隨著數學教學改革的推進,當前數學教學目標是以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的,因此,教師在準備教學資源時不能局限于教材內容,還要充分利用生活資源,根據學生日常能夠接觸的生活資源提煉可作為課堂教學的教學資源,再結合生活情境法幫助學生去認知、去觀察,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結語
境是最貼近小學生生活的元素。將生活情境與小學數學結合在一起,促使小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學習數學,能夠提升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小學生的數學課堂環境發生改變,能夠給予小學生以新奇的感受,進而憑借對生活情境的理解,更好地接受數學知識。教師應該注意了解生活細節,并善于將生活情境與數學知識相互融合,從而為小學生營造更為現實的數學環境。
【參考文獻】:
【1】黃友英.淺談如何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新課程(小學),2015(12):82.
【2】范士鋒,張靜.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21):41.
作者簡介:何公平(1972—),男,漢族,甘肅隴南市人,本科學歷,研究方向:小學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