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1年關于新課程改革的綱要正式提出,這標志著教學方法的創新開始走向正軌,關于創新的教學方法,教育工作人員所想到的也越來越多。導學練模式也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被提出并運用到教學當中的。導學練模式需要在教師的輔導下、幫助下讓學生自主學習,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不斷的發展導學練模式。
【關鍵詞】導學練模式;初中英語教學;課堂練習;學生主體
【作者簡介】鄭平云,福建省福安市第五中學。
一、導學練模式的相關概念
1.概念。導學練模式是在新課程改革下的現代教學模式下,創新的一種與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師講課,學生聽課”不同的將學習主動權交還給學生的教學模式。以教師輔導為主線,以學生主動學習為主體,在教師的輔導下進行學生主動、自主學習的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打好思考、應用等的基礎,做好終身學習的準備。
2.目標。
(1)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與學生。導學練模式最基礎的目標就是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與學生。課堂上讓學生主動學習的環境當中,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學生樹立做學習的主人的意識,培養學生喜歡學習、主動學習、并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讓學生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體。
(2)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在科技的大力推動下,創新能力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不僅教授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樹立學生的創新興趣和信信心,在基礎上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模式。導學練模式是新課改發展過程中的一種創新教學模式,因此除了和傳統教學模式不同之外,導學練模式還有其具體的教學模式。
(1)教學過程中的“導”。“導”就是指告訴學生要學習的內容是什么,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是什么,帶領學生去尋找、探索答案,告訴學生教材的重點、難點和整個教材的框架,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教師起輔導、輔助作用和幫助引領作用。
(2)教學過程中的“學”。“學”指的就是學生的自學,在教師的輔導下實現學生主動學習和自主學習。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不用在跟著老師的單一的教學模式學習,實現學生自己學習、自己探索、自己解決等自主學習的目標。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了解在學習過程中什么時候獨立學習,什么時候合作學習,什么時候尋求教師幫助。
(3)教學過程中的“練”。“練”就是指在課堂上鞏固學習的知識,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教師要在練習之前選好練習題,選好練習方式,與教材相連卻靈活運用。在練習過程中除了練習題外,采用多種方式,如小組合作,競答等多種方式,在“練”的基礎上完成對鞏固知識不完善的改進。
二、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初中英語教學中經常會出現教學方法改革卻無法真正作用到教學當中,尤其是英語對于學生來說普遍都是較難的課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也不強。因此存在很多問題。
第一,依賴于課本,沒有考慮到學生的真實情況。過分依賴課本是英語教師的通病,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真正做到將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目標和新課本中獨立思考目標運用在教學當中,沒有考慮到學生的真實情況去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創造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對于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的認識不深,不能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
第二,形式較多,教學方式單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除了要考慮到學生對知識的領悟和學習,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但是現在的初中英語教學形式多于內容,在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中如合作學習、小組學習、課外學習等都只是出現在教案中卻沒有真正運用到實際當中,或者小組學習、合作學習多以課堂討論和課外作業為主,現行的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大同小異,大部分都是教師在講授,學生在聽,小組合作只是極少數的情況,教師并沒有真正領悟到新課程改革的重點是將課堂“交還給學生”,教學方法創新,讓學生真正愛上學習,只是流于形式,教學方式以講授為主,小組討論為輔,教學方式單一。
第三,教學手段單一,輔助教學較少。初中英語教學是為學生打好學習英語的基礎。現在的初中英語教學并沒有考慮到這一點,缺乏新意,并沒有利用輔助器材或輔助場所讓學生更好的進行英語學習。在課堂上,以教師說,學生聽和學為主,學生在口語練習方面實踐較少,甚至是沒有口語練習。教師利用的多媒體設備情況較少,趣味性較少,同時,沒有課外實踐的學習方法,沒有讓學生真正接觸到口語練習的場所,輔助教學較少。
第四,教師的教學能力、專業知識一般。在初中英語打基礎的階段,教師的個人專業知識能力和教學能力的高低很影響到學生的英語基礎和英語學習能力。但是現在大部分的初中英語教師個人的專業知識水平一般,對于英語教材的理解能力不高,同時伴有口語化、口音化等問題的出現,會直接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口語問題,甚至是終身的英語學習問題,還有關于聽力的練習就是反復聽錄音,沒有專業的知識講解,讓學生自行理解很容易出現理解偏差。
三、導學練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在初中英語教學的問題出現之后,導學練模式的教學方式是新課程改革下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是十分適應初中英語教學的教學模式。因此,導學練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是至關重要的。
1.在“導”中注重課前預習。課前預習并不單單是指學生的課前預習,更多的指的是教師的課前預習,在導學練模式下,對于學生的定位不再是知識的被動選擇者,而是學生處于主體地位,這是就考驗教師在課前的教學設計和輔導能力。
在“導”過程中要注重課前預習,主要是因為一節課的課堂效果在一開始預習的成果中就有所體現,“導”的目的就在于導入時是否可以讓學生提起興趣,不再是考慮在課前學生可以學什么,能不能學懂,而是讓學生提起學習興趣,積極主動的去學。
在“導”中常用的方式就是設疑導入,將要學習的章節內容中重點內容以設置疑問的方式幫助學生在課堂上更好的進入學習當中。
例如,初中英語仁愛版七年級第一章:Making friends的導入就可以以設疑的方式讓學生進行預習。第一問:Do you have better friends? 回答:[ ?]第二問:How do you greet each other?回答[ ? ]第三問:看看你們與書上的同學有什么不同。
這種設疑方式,會讓學生明白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同時第三問的設置會讓學生產生好奇“我們會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有產生不同?”等,這樣會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在“學”中更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前導入的基礎上,課堂中的教學環節更應該重視學生的主導地位。做到以教師輔導為主線,以學生學習為主體,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小組學習。拋棄以前的教學模式——教師教授,學生記筆記和聽,而是采用一種問答的方式讓學生自己融入到學習當中,實現教師輔導,學生學習。
例如同樣的初中英語仁愛版七年級第一章Making friends的單詞學習中,教師可以將單詞分類,第一,與國家有關的單詞有哪些?回答[ ? ]。
與good相同詞性的單詞有哪些?他們分別是什么單詞?等問題,可以將這種模式運用在教學方式得合作學習和小組學習當中,讓學生合作去尋找答案,也可以組織成競答模式,在學習完新單詞之后,舉辦一場單詞競答,利用以上類型的問題讓學生完成自主學習單詞,真正做到“以教師為輔導,以學生為主體”。
還可以利用舉一反三的方式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當中,完成自主學習。例如,在初中英語仁愛版七年級第四單元Having fun中,有一個章節是關于“Cook”的學習,在這個章節學習中可以舉一反三,可以問學生“cook”是什么詞性的單詞,與“cook”相同詞性的單詞有哪些?還可以問學生與“cook”相關的單詞有哪些?這種方式不僅讓學生學習到這個章節要用到的單詞和基本句式,也可以完成拓展學習,了解與“cook”相同詞性的其他單詞。同時也讓學生完成了獨立自主學習,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
3.在“練”中注重鞏固知識。在課堂練習當中,鞏固知識,進行知識的強化練習是最需要教師輔導、引導的環節。教師在課堂練習當中除了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鞏固和強化之外,也可以看出學生的薄弱環節,在以后的教學設計當中注意這一點。當堂的練習可以讓學生深刻記憶所學知識,在這個環節,一定注意到練習問題的設計要有針對性和簡單明了相結合,將課堂知識點凝練到練習當中。
例如,在初中英語仁愛版八年級playing sports中針對體育的單詞、短語、作用進行小組合作練習,讓學生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觀點。可以用做游戲的方式讓學生記住每個有關體育的單詞、短語,讓學生在做游戲的過程中體驗到體育的快樂和重要性,也讓學生在游戲中加深對體育方面的口語練習。
四、結論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采用“導學練”的教學模式,可以更好的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語練習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總而言之,“導學練”模式是一種適應學生發展的新的教學模式,同時,在發展階段的“導學練”模式也需要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的不斷創新與完善。
參考文獻:
[1]魏準姣.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8.
[2]秦萬祥,陳艷云.初中英語教學中“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運用研究[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8,33(02):28-31.
[3]胡玉英.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