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琬
摘 ?要:數學知識一貫以難度大、具有抽象性而著稱,這使得其教學效果一直以來都不夠理想。而鑒于其初中階段三大主要學科之一的地位,對于其教學效率的追求一直以來都是教師們的目標。而其中,課堂教學作為數學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嚴重阻礙了教學效率的提高,成為了教學改革的主要目標。教師應該從現如今教學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入手,找出其原因,并有針對性地制定新的課堂教學策略,以達到提升學生能力打造高效課堂的目的。
關鍵詞: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在初中階段的教學中,數學是三大主要學科之一,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課改的引導下,教師們已經認識到數學教學不僅僅是為了考試成績的提高,更多的是在于學生個人的成長。因此,對于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追求不僅沒有停止,反而更加迫切。但與以往不同,課堂教學效率已經有了新的意義。其不再是學生能夠做多少題、能夠背誦多少知識,更多的是讓學生能夠有一個積極的學習態度,在自愿自覺的基礎上主動地對課本上的知識有著更加深層次的理解,并能夠將其成功轉化為自身的能力。在這樣的情況下,以往的課堂教學策略就無法滿足教師們的需求了,對于新的教學策略的追求已經是勢在必行之事。
一、現如今課堂教學中阻礙教學效率提升的一些問題及其原因
第一個問題就是學生的主動性被壓抑的問題。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生個人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其學習效果的影響是決定性的。而在現如今的教學中,很多教師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反而保持著應試教學模式,整個課堂完全由教師決定,學生既沒有產生想法的機會也沒有發表意見的渠道,使得本應該是一場思維碰撞的數學課堂變成知識的機械式灌輸。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主動性就被完全地限制住了,長時間下來,更是會逐漸失去思考的習慣和能力,對于個人的發展有著極大的負面影響。
第二個問題在于學生間的差異問題。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天賦和知識基礎不同,其在課堂中表現出來的知識水平也不一樣,這就使得教師的教學只能讓一部分學生受益,很難普及到所有學生身上,相當于變相地放棄了一部分學生,這顯然是錯誤的。
第三個問題在于學生的個人狀態問題。初中學生的心理發展還不成熟,其情緒狀態往往會嚴重影響到其學習的最終效果。而在現如今的教學中,一些教師的教學太過于無趣,使得學生學習態度消極;而另一些教師過于嚴厲,很容易讓學生受到打擊,失去學習信心,這些問題都使得課堂教學的效率很難得到提升。
二、打造高效課堂的創新策略
(一)解開學生限制,增強學生主動
想要在初中數學中完成高效課堂的建立,教師首先要針對學生缺乏主動性的問題來進行解決,在課堂上放開學生的限制,讓學生能夠真正參與進去。在新課改中已經明確提出了課堂的主角應該是學生,教師的作用更多的應該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指路人。教師應該秉持這一理念,學會“放手”,讓學生能夠參與進知識的探索過程中,通過自身的努力來尋求問題的答案。這樣一來,學生不僅會對思考得來的知識更加記憶深刻,更重要的是使自身的思維能力得到了鍛煉,真正做到了個人能力上的成長。
比如,在“正數和負數”這一節的教學中,教師不要直接告訴學生負數的概念,那只會讓學生對負數的理解停留在表面,而是應該讓學生通過自身的思考來總結出負數的概念。教師先讓學生根據正數的概念思考一下與之相反的負數應該是什么樣子的,然后再出示生活中一些常見的負數,比如“存折上的錢財支出”、“股票中的虧損”等,讓學生結合兩者想一想負數應該是指什么。在學生有了答案之后,教師再在學生答案的基礎上指出錯漏,給出正確答案,這樣一來,學生對負數的概念就有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了。
(二)尊重學生差異,開展分組教學
想要在初中數學中完成高效課堂的建立,教師也要針對學生差異的問題來進行解決,將學生按照學習水平的不同分為不同的小組,并為其提供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是無法避免的,因此教師更應該做的就是通過調整教學策略來適應這種狀況,分組教學就是這樣一種方法。教師通過分組,將學生按照學習水平劃分開來,然后就可以通過教學內容的調整和教學目標的制定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夠獲得最為合適的教學。
比如,在“整式的加減”這一節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對不同分組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習水平較差的學生,教師應該重點讓其進行書本上各種基礎概念的理解和基礎公式的記憶,練習以較為簡單的例題為主;而對于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則要鼓勵學生將各種公式與學過的知識結合起來運用,習題練習也要以綜合性的習題為主,并鼓勵學生嘗試著自己出題,以進一步加深對這部分知識的掌握。
(三)利用媒體教學,豐富課堂樂趣
想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完成高效課堂的建立,教師還要針對學生學習興趣不佳的問題,通過對多媒體設備的合理運用來用多種不同的影音形式裝點課堂,讓數學課堂有趣起來。數學知識大多由數字和字母等組成,顯得較為單調,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讓數學知識以一種更加生動更加直觀的形式呈現出來,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來進行卡通化等操作,從而保證學生在課堂中接觸到了不再僅僅是干巴巴的文字,更有充滿趣味的圖片、視頻等,保證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
比如,在“幾何圖形”這一節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多媒體設備來為學生提供更加多樣的圖形展示。教師可以先出示一系列生活中的圖形,然后讓學生試著將其分類并分別說一說他們都是什么圖形,然后再將這些生活事物抽象為單純的結合圖形,再通過對幾何圖形的操作來幫助學生認識“點、線、面、體”等各個概念。這樣一來,課堂教學就顯得十分有趣了,而學生一直處于一個愉快的狀態中,學習起來自然也就更加有積極性了。
(四)重視學生情緒,開展鼓勵教學
想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完成高效課堂的建立,教師更要重視起學生的情緒問題,及時發現學生情緒上的負面狀態,并通過更多的鼓勵和合適的話語來幫助學生建立起學習信心。初中學生心理較為敏感,他們渴望從教師這里獲取認同和稱贊,這會成為他們學習道路上的重要動力來源。因此,教師應該意識到這一點,在課堂教學中多讓學生發言,并對學生的發言進行表揚或鼓勵,并注意自身的話語,讓學生能夠從教師的話語中獲取更多的自信和力量而不是打擊。
比如,在“立方根”這一節的教學中,教師就要多鼓勵多表揚。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多讓學生回答問題,對那些回答正確的學生要說:“小明學得很好,理解很到位,大家要多向他學習?。 ?而對那些回答錯誤的學生則要說:“小紅暫時還有一些知識沒有掌握好。不過沒有關系,老師相信你在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后一定能夠很快地彌補上,你說是不是???”。通過這樣的話語,整個課堂教學的氛圍就顯得十分和諧友好,而學生有了教師的支持也會更加堅定、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中去。
綜上所述,教師想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完成高效課堂的建立,首先,要解放學生的課堂主動性,鼓勵學生多思考多發言;其次,要認識到并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并分組進行不同水平的教學;再次,要利用好多媒體,讓數學知識以更加有趣的形式呈現出來;最后,還要多鼓勵多表揚,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有動力。
參考文獻:
[1]劉曉霞.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經驗分享[J].才智,2019(33):56.
[2]吳水成.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20):103.
[3]關海凌.初中數學核心素養視角下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中國農村教育,2019(24):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