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信有
摘 要:當前的初中體育教學偏向于形式化,導致現在的學生沒有真正地掌握應該學到的體育技能,無法實現體育有效教學。如何實現體育的有效教學已經成為當前初中體育教學的重大問題,本人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在本文對初中體育的有效教學問題做一個淺析。
關鍵詞:初中體育;有效教學;游戲教學;興趣教學;競技教學
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無法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要想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師采取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游戲教學、興趣教學、競技教學等教學方式是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應用在教學實踐中能提升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一、游戲教學有利于有效教學
所謂游戲教學,顧名思義就是在教學中使用游戲的方式教授學生體育技巧,或者在體育課上插入游戲,以活躍氣氛,促進教學高效地開展,以達到有效教學的目標。鑒于傳統的體育課堂模式是呆板的,不利于調動學生體育學習熱情,在初中體育課上加入游戲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實現體育有效教學。
在體育中重要的一項就是訓練學生的身體平衡和協調性,只有學生的身體各部位都能協調運動了,才能熟練地運用各種各樣的體育動作,否則如果教師只是單純地教學生體育動作,而學生的身體各部位都不能協調運動的話,那么教學的效果就會很差,學生表面上看著能做成動作了,但做得不規范,時間久了還會遺忘,所以在體育課上學生身體平衡和協調性的訓練就很重要了。
學生身體協調性的訓練就可以采取游戲教學。比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打鴨子”的游戲,把學生分成人數相同的兩組,一組學生站在線圈外,由一個學生拿著排球準備投擲線圈里的“鴨子”。第二組站在線圈內。教師發令后游戲開始,線圈外的學生互相傳球,找時機投擲“鴨子”。“鴨子”則迅速躲閃,以躲避投擲來的球。如果“鴨子”被球擊中,則離開圈內,讓圈外的人再充當“鴨子”被投擲,直到“鴨子”被打完。之后,第一組與第二組交換角色,繼續游戲。游戲教學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合理利用對有效教學很有幫助。
二、興趣教學有利于有效教學
興趣教學在體育中是很重要的,只有教師教授學生喜歡的知識,學生才能有興趣去學。興趣教學就是在教學中教師要著眼于學生的興趣點,在學生興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這樣學生更喜歡去學習,更有利于實現體育的有效教學。在興趣教學實踐中,教師要觀察本學段的學生喜歡哪一類的體育運動,在學生感興趣的事物方面加以引導,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比如,通過教師的觀察,學生大部分都喜歡籃球和乒乓球運動,在體育課上的空閑時間和課下的時間,有很多同學都在打籃球和乒乓球。這樣教師可以把籃球和乒乓球作為學生的興趣點,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籃球技能和乒乓球技能。教師可以先觀察學生在籃球運動中的不足之處,然后在課上向同學教授籃球運動的技巧,以提高學生的籃球技能。相對于籃球,乒乓球更適合所有的學生,而且乒乓球運動沒有籃球那么激烈,更適合休閑娛樂加健身。因為學生都會打乒乓球,教師可以在課上向同學展示乒乓球接發球技巧、乒乓球接旋球技巧、乒乓球搓球技巧、乒乓球拉弧旋球技巧、乒乓球發力技巧,讓學生懂得更多的乒乓球技巧,進而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
三、競技比賽有利于有效教學
其實在學校里,學生參加體育比賽的機會是不多的,而體育比賽既是體育教學的重要部分,又能在比賽中鍛煉學生的體育能力。說到體育比賽,肯定首先想到的就是比賽規則,比賽規則是一個初中生應該掌握且必須掌握的,因為每個人都是需要參加體育考試的。那么除了比賽規則之外,學生在比賽中還能得到哪些鍛煉呢?比賽是競技的,在比賽中能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熱情,訓練學生的體育能力,使學生真實地感受體育比賽的環境。
例如,教師組織全班同學進行百米賽跑的比賽。在比賽開始前教師向學生介紹比賽的規則,發令槍響后才能起跑,否則算違規;從起跑開始計時,以最短時間跑完百米者為勝。在實際比賽中更能發揮學生最大的潛能,這是在日常教學中所不能取得的。同時進行比賽能讓學生感受比賽的氛圍,克服學生在考試比賽中怯場的心理。在比賽中我們會發現,有些同學是激動的,在發令槍未響前就起跑了,這屬于典型的違規;有的同學是怯場的,在發令槍響后過了一兩秒才起跑,這兩種現象都是不利于體育比賽的,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幫助學生改正,讓學生在期末坦然地面對期末考試。合理地利用體育比賽,可以培養學生的競技能力,從而有利于實現有效教學。
結束語:
在實踐教學中,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方式。只有選擇了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才有利于實現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王艷超. 初中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 河南師范大學,2013.
[2]朱凌. 初中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分析[J]. 名師在線,2016(12).
能之初探[J].文化產業,2019(14):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