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彬
摘? 要:小學數學是培養學生理性思維的基礎階段,但是小學生的心智不夠成熟,他們對于枯燥乏味的數學往往缺乏學習興趣。對此,廣大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者要及時進行教學反思,多考慮這個時期學生的身心特征,把他們喜歡玩耍的特點結合到教學計劃的制定中,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融入游戲的因素,打造出受學生歡迎的教學課堂。筆者總結多年教學經驗,簡要分析關于游戲活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僅供參考。
關鍵詞:游戲活動;小學數學;課堂應用
引言:
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就是逐步培養學生理性思維的過程,學生從中學到從觀察問題到建立假設,最終實踐解決這樣的思考方式。但是小學生處于心理不夠成熟的階段,他們難以完成多步驟的數學題。這時教師就可以采用游戲活動,克服一個又一個游戲中的“關卡”,幫助他們理解與掌握數學知識,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通過趣味化教學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趣味化是游戲活動在數學課堂中應用最基本的特點,游戲式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最大的區別也是趣味化。因此,教師要使課堂的環節與過程設計更加“有趣”,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以快樂的心態去學習數學。比如教師可以采用“數學字謎”的游戲方式,不僅能在游戲中傳遞數學知識,還能在思考中鍛煉他們的邏輯推理思維。例如這樣一個數學字謎:一支隊伍長又長,有頭無尾排成行,“.”的后面分小節,節節外表都一樣,猜一類數。這個數學字謎剛看第一眼覺得沒有頭緒,但是仔細想,從“長又長”“有頭無尾”可以看出這是無限的,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把重點放在“節節外表都一樣”上面,一點一點推理出“循環”的概念,再加上“.”,最終三者結合,得出數學字謎的答案是“無限循環小數”。這樣的數學字謎比簡單的名詞概念更好記,也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二、通過輕松的教學方式營造歡快愉悅的課堂氛圍
小學生的情緒變化非常快,他們很容易因為某些事情出現不同的情緒,尤其是課堂氛圍,對他們的的學習情緒影響非常大。因此,教師要通過游戲活動營造出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產生歡快的學習情緒。教師在游戲活動中要注重自身的言行舉止,不能做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的行為與語言,比如說在游戲活動中教師不能用命令式的語氣,這樣只會讓學生覺得自己是“被動”地進行游戲。教師應當多用一些商量性的口吻,例如“這樣做好不好”“小朋友們來算一算王叔叔應該花多少錢買這些東西”之類委婉的詢問方式。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還能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三、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
現在的小學數學課堂模式比較陳舊,授課方式比較單一,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因此,教師要精心備課,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與過程。教師在課余時間要善于觀察生活中的教學資源,同時從網絡上尋找教學經驗,把這些教學助力都靈活運用到課堂上。比如教師可以采用情境創設法,在學習加減法的混合運算時,教師可以結合情境出這樣一道題:303路公交車出站時,車上有3人,在第一站上了2人,在第二站下了1人,在第三站上了2人,下了三人,請問在第四站前,公交車上還有多少人?這樣的問題情境比較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他們在解決問題時腦子里想的并不是算數的過程,而是身臨其境,思考三站后公交車上會有多少人。這樣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改進了以往枯燥乏味的計算模式,實現了數學課堂的高效性。
四、通過持續化的教學增長學生學習進步的體驗
數學題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答題分步驟,這就像游戲活動中的“關卡”,每做出一個步驟就是克服一個“關卡”。對此,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一些持續性的游戲方式。比如這樣一道乘法問題:甲、乙兩地相距一千米,小王從甲地去乙地,小王步行的速度是20米/分,一分鐘后,小李從乙地去甲地,小李的步行速度是25米/分。當小王與小李在相遇時,哪人離甲地較遠一些?這道題不是簡單的計算題,學生需要考慮小王的行程與小李的行程,然后再結合兩者的行程進行分別計算得出最終結果。這樣的解答過程使學生處于一個持續思考的狀態,既能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還能增長學生學習進步的體驗。
結束語:游戲活動與教學課堂并不是相對立的兩種事物,因此,教師要多考慮游戲活動中的積極因素,把它與教學課堂相結合,讓學生在游戲式的課堂中收獲學習的成果與游戲的快樂,增加學生對數學的喜愛。同時,游戲活動在課堂上要適度,要結合具體的教材內容,不能過于注重娛樂,而輕視了學科知識的傳授,這樣才能真正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與質量。
參考文獻:
[1]韋正君. 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06).
[2]陸寶華. 淺談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中),2018(01).
[3]林鳳卿. 淺談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中),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