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江杰
摘? 要: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在教學時老師要尤為注重,并且時政在初中政治中占分比重較大。因此初中政治老師應該非常重視相關內容的教學。初中政治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相關教學,注重在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的應用。而本文主要就是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時政教學的應用進行相關解析。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時政教學;應用策略
引言:
我們通過對相關考試大綱的了解,可以發現在政治中考成績中時政的占分比較大。相關初中政治老師不僅應該認識到時政教學對于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性,也要認識到時政教學對于初中生的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因此初中政治老師就應該結合實際經驗,研制出一套適合學生的時政教學模式,優化時政教學,提高學生對其科目的學習興趣。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時政教學的重要性
隨著新課改的到來,初中道德法治教學在初中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斷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老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點,因材施教,為學生量身定制適合學生自身的學習模式,而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又是一個重點及難點。因此,好的學習模式非常重要,對于初中生這個年齡階段是形成三觀的重要階段。因此道德與法治教學顯得非常重要。
首先,由于初中生這個年齡階段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誘惑與影響,對道德與法治的認知并不夠深入。并且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大多數學生瀏覽網上信息很可能受到腐敗信息的影響,從而影響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因此,時政老師在進行相關教學時就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了解相關政治時事,在這個過程中潛移默化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學生對事物進行正確的判斷。
其次,老師在進行相關教學時,應該從學生的立場出發,時刻考慮學生的感受,不能夠將教育與教養分開。在初中教學時,老師要在傳授書本知識的同時,結合時事熱點,將理論知識轉變為實踐經驗傳授給學生,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對于不好的思想要進行抨擊,以免學生受到網上不良思想的影響。
二、將時政教學應用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具體策略
(一)在課前提升學生時政了解動力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很多老師都不斷改革自身的學習方法,改變以往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學生進行聽課之前,讓學生進行知識擴展,初中政治老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查詢相關資料,閱讀相關課本的方式,先對課堂教學內容有一個基礎了解。老師也應該制作相關PPT,讓學生以新型的學習模式進行學習,可以加深學生對時政學習的動力,加強學生對時政的關注,從而提高老師的上課效率。老師應該充分讓學生了解到時政的意義,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進行實踐調查報告,可以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生對時政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組織小組學習時事政治
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小組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老師將經第二天要講的內容,先在今天就告知學生,讓學生對相關內容進行預習,老師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準備,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老師還可以在每組選一個小組長,小組長負責組織學生本組的學習任務。在進行相關學習時,先讓每個小組成員發言,組長再進行總結發言,老師再進行相關討論。通過這種形式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加強學生的溝通能力、合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讓學生對時政更加了解。
(三)引入時政教學,提升學生政治學習興趣
對于初中生這個年齡階段,學生很容易對枯燥的知識產生厭倦心理,而作為老師又希望學生能夠更多地了解時政。因此初中政治老師就應該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入時政教學,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對這門課的學習興趣。老師可以在政治教學時引用相關時政熱點,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引導教學。這是一種新型的時政應用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道德與法治學習印象,從而提高老師的上課質量及學生的學習興趣。
結束語:時政成績在道德與法治考試中占分比重較大,初中老師應該對其教學尤為重視。而本文先是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時政教學的重要性進行了相關闡述,了解到時政教學對于初中生學習的必要性,再將時政教學應用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具體策略進行相關探討。第一,老師在課前讓學生做相關準備,提升學生了解時政的動力。第二,老師要組織小組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協作精神,促進學生對時政的了解程度。最后,在進行具體教學時引入時政教學,潛移默化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通過以上策略可以有效提高時政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老師的上課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關超英.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引入時政教學的策略探討[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2).
[2]王謙峰.巧用當前時政熱點,激活道德與法治課堂--以九年級“聚焦時政,熱點播報”實踐活動為例[J].2017(13):78一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