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慈英
摘??要:數學是一門基礎課程,將伴隨每個人生活和學習的始終。小學階段是培養數學思維和數學興趣的關鍵時期。小學教師要尊重小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針對小學生好玩好動的天性,教師要利用趣味性教學調動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幫助小學生打好數學基礎。因此,本文對多樣活動引領小學數學走向精彩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多樣活動;小學數學;走向精彩
引言: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課堂上,老師作為課堂上的主導者,承擔著對學生們進行知識教授的重要任務。為幫助學生們更有效地吸收所學知識,對學生們進行相關的數學學習興趣培養就變得極為重要。
一、加強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趣味性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比較強的學科,但是數學規律和數學知識大部分也來源于生活。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只是講解數學規律和數學知識,那么數學課難免枯燥。如果引用生活中的例子或者利用其他生動有趣的技術手段來講解數學知識,那么學生就會被吸引,從而自主積極地學習。所以趣味性課堂最重要的意義就是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有利于促進教學模式創新
趣味性教學是一種比較新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利用充滿趣味的教學方式、技術和教學觀點來營造引人入勝的課堂氛圍。學生在這樣的環境當中學習會充滿快樂,產生極大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這樣的教學理念下,為了提高課堂質量會嘗試各種教學方法,例如活動教學、分組教學等,有利于促進教學模式的不斷創新。
二、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一)教法陳舊
很多教師,特別是年紀偏大的老教師,由于受應試教育體制下“滿堂灌”的影響,一直改變不了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上講得津津有味,不再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沒有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意識,把學生當成接受知識的容器,讓學生死記硬背數學公式,然后把課后作業完成,就算一堂數學課結束了,根本達不到學生開動腦筋,舉一反三的效果,致使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未被調動起來,教學效率低下。
(二)教學方式單一
傳統的數學教學,教師的教法單一,教師先講—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學生作業—教師批閱。新課程教育理念推行了多年,但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改變不大,教師還是“演說家”,學生還是觀眾,學生的思維得不到鍛煉,只能簡單、機械地記憶,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小學數學課堂活動策略
(一)小組游戲,比賽學習
小學階段的學生們在課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時間一般都在15分鐘左右,這也是為什么小學課堂上的學生們總是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想要幫助學生們延長他們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老師在選用趣味游戲教學的時候可以對學生們進行相關的分組,通過小組對抗的游戲提高學生們對數學課堂的興趣。比如在學習二年級下冊的《混合運算》部分,老師可以先把三種運算形式都為學生們講解清楚:在沒有括號的時候先算什么,遇到有括號的情況要怎么計算,加減乘除誰先誰后,都需要讓學生們清楚明白。緊接著,老師對學生們進行分組,在規定的時間里進行題目競賽:老師為學生們寫出題目,回答快且準確的那一組獲得一分。運用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們主動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通過題目的計算也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好掌握所學知識。
(二)設計競賽活動,發展數學思維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發揮學生的思維活躍性,教師可以根據所學內容設計競賽活動,讓學生在好勝心的推動下積極思考,高效完成數學題目,在競賽中發展數學計算能力和數學思維,推動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在設計競賽活動時,教師可以根據知識點的難易程度設計個人競賽和小組競賽。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討論完成競賽活動,促進他們數學思維的發展。在小組合作中,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會通過合作討論解決,并在競賽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三)動手操作,理解知識
小學階段的學生們在課堂上由于受到生理因素的影響還是比較好動的,經常在老師講課的時候做一些小動作。如果老師可以將這一點充分利用起來,就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好的進行數學知識學習。比如在學習二年級上冊的《長度單位》這部分時,老師在講解完相關的知識點后,可以在課堂上給出相應的物品,讓學生們動手測量:課本、鉛筆盒、書桌、椅子、黑板……讓學生們在動手操作后進行統計。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們對這些物品的長度認識,同時還可以更好地讓學生們記住應該如何正確測量物品,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設計實踐活動,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通過積極探索掌握了一定的數學概念和數學知識。此時教師可以設計實踐活動,讓他們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數學問題,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在設計實踐活動時,教師要從生活中選擇素材,用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資源設計問題。例如,教師可以設計“鋪地磚”的實踐活動。在設計過程中,教師給出了兩種地磚規格,一種邊是長60厘米的正方形地磚,一種是長80厘米、寬60厘米的長方形地磚,讓學生給出鋪地磚的方案。在實踐活動中,學生需要測量出客廳的長和寬,然后根據客廳的面積和地磚的面積來設計。實踐活動增強了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意識,使他們能用發現的眼光觀察生活,找到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數學綜合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在活動中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意識,使他們的數學綜合素質得到發展,實現高效的數學活動課。
參考文獻:
[1]賴瑞隆.淺談活動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作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6):90.
[2]賈東海.小學數學課堂活動教學探究[J].文理導航(下旬),2018(07):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