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曉琴 馬炎
摘??要: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要想將語文知識學好,首先就需要對識字進行掌握,識字教學對于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而言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語文教學也變得更加多元化。通過將部編版語文教材融入到教學之中,不僅實現了識字教學與學生實際生活的有機結合,同時也更加注重學生的情境體驗,更是對學生的識字興趣進行了有效培養。基于此,本文圍繞小學語文部編教材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部編教材;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分析
引言:
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改革,新課改政策也得到了全面的落實,其中強調了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對豐富、形象的識字教學方法及策略進行合理應用,通過對教學情境進行豐富和創設,以此將語文識字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進行有效的提高。為了順應新課改的要求,部編版教材在我國小學教學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同時為了滿足教學發展的需求,也將識字教學版塊進行了大幅度調整。
一、刪除繁雜部分,趨于簡明
結合語文教材自身的安排可以發現,部編教材是根據小學生的認知并結合他們的心理特點進行制定的。對于部編教材而言,它也遵循了識、寫分家,多識少寫的教學原則。以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部編教材為例,在該教材中,它點明學生要能識別300字,但只要對100字會進行書寫即可。部編教材這一規定相比于傳統的低年級語文教材而言,學生的識字學習的難度進行了大幅度的降低。而且部編教材也要求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緊密聯系,這也使得學生可以借助自身的經驗從而進行先識字、后拼音,這樣在很大程度上也可為學生樹立識字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對于識字教學內容而言,部編教材在不同的版塊都對其進行了安排。如《語文園地》中的“識字加油站”,它所注重的是隨文識字以及集中識字。同時針對識字教學,部編教材還專門安排了多個識字單元,通過豐富、生動的形式來引導學生進行集中識字,在內容上也是由簡單到困難進行過渡。這種搭配極為合理、科學,也使得學生可以進行有序的識字學習。
二、極具文化內涵,形式多樣
對于部編教材而言,它的一大特點就是將我國傳統的文化都融入到了教材之中,這也使得我國幾千年的文化及智慧結晶得到了傳承,同時也使教材更具文化內涵。以《三字經》這種識字課程為例,在對這類課程進行安排的過程中,它不但可以讓學生感悟到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同時也為他們在體驗文化的過程中對自己的人格及品質進行樹立,而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蘊。而且部編教材通過傳統蒙學內容對識字教學進行不斷滲透,它也將“字”的道理進行了全面的突出,同時也將中國漢字所具備的文化魅力進行了傳播。除此之外,在部編教材《語文園地》中,也對“我的發現”版塊進行了合理安排。在識字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也可將自己的發現寫入其中,如“許多帶有木字偏旁的漢字都與樹木有著很大的聯系”等。通過該欄目的設置,它不僅有利于學生對漢字偏旁以及構字規律的理解和掌握,同時借助多樣的學習形式,也可以使學生在識字的過程中對漢字的文化內涵進行深入體會[1]。
三、重視基礎教學,提高識字能力
針對識字教學,部編教材所重視的是對基礎教學的開展,對學生識字基礎的夯實。以小學一年級下冊教材為例,在該教材中涉及到很多的合體字,其中包括大量的形聲字。而且部編教材也為學生構建了很多的溝通互動平臺,通過讓學生在不斷的體驗中對漢字的構造進行體會和領悟,其也可以將學生的識字基礎進行鞏固、夯實,同時也能促進他們思維的快速發展以及識字能力的提高。
四、轉變傳統模式,豐富文化內涵
在開展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學生年紀較小且沒有較強的自制力,這也使得他們在進行識字學習的過程中容易感到無趣、乏味。因此,教師在開展識字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將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進行轉變,對于識字教學也不能只是注重對形、音等方面的教學。漢字其自身便承載著很多的文化,同時也是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通過教師開展的識字教學,學生也可從中體會到我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因此在教學期間,教師也要對漢字進行追根溯源,這樣學生也可對其承載的文化和歷史進行深入了解。而通過這種方式開展教學,學生學習識字的興趣也會得到帶動,識字教學的效率及質量也會得到有效的提高[2]。
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及教育領域的不斷發展,對于語文識字教學也有了更嚴格的要求。對于部編教材而言,它通過對教學模式及方法進行完善,也使得漢字的文化底蘊得到了全面的滲透。這不但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生活實踐的機會,同時也對他們的識字能力進行了有效培養和提高。而通過對部編教材進行全面把握,它也可以為小學低年級學生營造一個更具趣味且生動的識字課堂。
參考文獻:
[1]陳欣婕.小學語文部編教材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9,(11):85.
[2]李照樣.部編教材低年級識字教學有效策略初探[J].語文課內外,2019,(3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