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翠平
摘 要:高中政治教材每個單元之間都存在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聯系,然而由于紙張大小、教材編排和傳統思想的束縛,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無法直觀的展現出來,因此基于這一形式在高中政治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滲透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思維導圖是可視化工具,將抽象的知識點形象化,將零散的知識點整合化,簡單明了的展現了相關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有利于幫助學生將繁雜的知識點理清思路,以此減輕學生的記憶和理解壓力。
關鍵詞:高中政治;思維導圖;學科思維;應用
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革新,雖然教師主導整個課堂的進行,但是學生才是課堂真正的主體,教師需要圍繞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進行輔導。為了呼應當前的教育理念,高中政治學科在教材內容的選取和編排有了很大的革新,在原有一層不變的基礎上添加社會熱點,將知識點的應用為主線展開具體講解,但是時代性和趣味性的提升往往不能代替知識框架的整合。高中政治的知識點緊密聯系,分散的學習容易忽視其中重要的知識點,通過思維導圖完整的將知識點呈現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從點到面深入學習,從而不會產生遺忘細小知識點的情況,培養起學生整體思維的格局。
一、圖式化表現形式,展現知識點內外聯系
思維導圖的呈現方式是以網絡圖為主,將相關聯的知識點通過線條的長短和流向顯示出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有一定的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為了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整合學生所學知識進行查漏補缺,思維導圖將所學的全新知識和原先已經掌握的知識點相連接,從而通過舊的知識點理解新的知識點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這樣不僅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也將原先的知識點進行了一個回顧。實際上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越大,思維導圖的作用就越大。高中政治經濟生活版塊的知識點都直接或者間接的存在某種聯系,如果僅僅死板教條的按照教材順序進行教學,學生只能淺層次的把握知識點而忽略了之間的因果關系。
例如:在講解《神奇的貨幣》這個知識點時,教材是按照貨幣、信用工具和外匯的順序進行編排,在一系列的概念講解之下學生只能初步了解基本知識而不知道三者之間有怎樣的內在聯系。教材中關于這部分的講解也沒有詳盡,導致了這些知識點相互分離、相互獨立,學生在回憶知識點時也不能通過聯想做到面面俱到。因此,教師需要通過思維導圖引導學生,以貨幣的基本職能和另外的一些職能為出發點,慢慢將貨幣延伸到信用工具和外匯,從商品到貨幣到紙幣到信用工具到外匯這樣的順序和聯系進行教學,這樣不僅更加形象、直觀的展示了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同時也為今后系統的復習做好準備。
二、自主繪制思維導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課堂的主體是普遍現象,教師將本節課所要講的知識點按部就班的灌輸到學生的腦海中,學生所要做就是當一個忠實的記錄員,每節課結束教師和學生的任務也就完成了。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造成了極低的教學效率,學生也在課堂中表現出極其不耐煩。因為興趣是學生專注學習的開始,所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至關重要,讓學生自己繪制思維導圖不僅是學生回憶知識點、查漏補缺的一個過程,也能避免學生在課堂上走神。思維導圖作為一項全新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力、想象力和記憶力。再者由于政治學科本身抽象性、邏輯性和綜合性的特點,因此引入思維導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例如:在講解《多彩的消費》這個單元時,教師在結束了教學之后可以讓學生自己繪制思維導圖,多彩的消費分為消費及其類型和正確的消費觀兩大板塊,消費及其消費結構分為消費的含義和恩格爾系數;正確的消費觀又分為消費行為和消費心理。思維導圖是通過不同顏色和不同類型的線條將知識點進行動態結合,學生還可以在繪制思維導圖時加入自己的創意設計從而為課堂增添趣味性。在學生自主繪制完成之后,教師即可以組織學生展示和講解自己的繪制思路,引導學生在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和互相評價中進一步改進和完善自己的思維導圖。
三、結合案例教學,形成系統思維
隨著素質教育要求的不斷提高,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引入,為當前的教育帶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高中政治相對而言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其中涉及很多專業術語,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滲透案例教學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實際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可以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的問題,但是部分學生卻無法靈活的利用相關知識點進行解答,其根本原因就是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淺顯、不夠系統,而通過構建思維導圖可以就將零散的知識整體化、新舊知識聯系在一起,有效的解決實際問題。
例如:在講解《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個知識點時,向學生講解誠實守信的重要性并教育學生要樹立誠信為本的良好品德是教學目的。但是這些理論知識和核心觀念對于高中生而言已經是老生常談、太過枯燥,因此將思維導圖和身邊的案例形結合進行講解則能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比如結合學生都普遍了解的三氯氰胺事件、蘇丹紅雞蛋等食品安全問題的相關案例,通過這些案例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如何才能減少這些問題發生的概率呢?同時在思維導圖關鍵詞后面加上相關的案例提示,可以增加學生的印象和形成一個系統的思維。
結語:當前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當前所擁有的教學資源、教學環境和教學材料,盡可能的豐富教學模式以深入激發學生潛能。思維導圖是一個高效又符合教學潮流的教學方式,在高中政治課堂上滲透思維導學的應用,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加強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整合了學生的學習思維,提高了學生記憶的完整性。
參考文獻
[1]黃冬燕.探析思維導圖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8(14):92.
[2]朱伶俐,馮超.思維導圖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作用淺析[J].內蒙古教育,2018(10):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