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燕
摘 要:導入教學是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重要一環(huán),一個好的導入設計,能使這堂課先聲奪人、引人入勝;更為重要的是,好的導入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并創(chuàng)良好的學習氛圍,為授課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導入;教學方法
新課改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導入方法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新的教學理念得到廣泛運用,追求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更是成為了一線教師的重要任務。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曾說:‘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fā)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可以說,一個好的導入是打開學生求知大門的鑰匙,更是架起教學目標認知領域與情感領域的金橋。好的開場白能使學生身臨其境心入其境,讓文中所寫景和事,人和物,情和感猛烈叩擊學生心扉,在學生心中產生共鳴,讓學生跨越時空,激發(fā)興趣,豐富想象,激活思維,受到情感熏陶。
一、小學語文課堂導入的現(xiàn)狀
(一)導入過長或者過短
為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充分發(fā)揮課堂導入的效果,教師應該對課堂導入的內容進行精心的設計,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的調動起來。但是,在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時存在過長或者過短的情況。有些教師只是用簡答的幾句話就完成了課堂導入,并沒有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效果。有些教師在課堂導入階段耗時過多,學生難以明確教學重難點[1]。這兩種情況有沒有將課堂導入的作用真正的發(fā)揮出來。
(二)課堂導入無趣
小學生的年齡尚小,他們天性活潑好動,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有限,只有新鮮的事物才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有些教師設計的課堂導入內容比較呆板,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高。還有一些教師為了盡快的完成教學任務,直接忽視的課堂導入,只是和學生簡單的打招呼就開始新課的講解,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小學語文課堂導入技巧
(一)故事激趣巧開頭
“愛聽美妙的故事是兒童的天性。”故事能開闊兒童的視野,滿足兒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導課環(huán)節(jié)如能讓學生在自己喜歡的故事中不知不覺地進入課文情境,產生“我想讀、我要讀”的熱情,必將使孩子自然有效地進入讀準、讀順的自主閱讀階段。例如在學習《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述《駱駝祥子》整部小說的故事梗概:在黑暗舊社會的逼迫下,祥子怎樣從一個勤快、善良、要強、體面的小伙子一步步地在絕望中走向毀滅,最終被那吃人的社會所吞沒。引起學生對主人公的關注與同情,從而對節(jié)選自小說的課文產生極大的閱讀興趣,有助于對課文主題的把握。
又如在教學《給予樹》一課時設計了這樣一個開頭:同學們,圣誕節(jié)是西方國家最重要的節(jié)日,相當于中國的春節(jié)[2]。這一天,親人、朋友互贈禮物,傳遞關愛。有一戶人家有五個孩子,他們家并不富裕,媽媽在圣誕節(jié)前夕給每個孩子二十美元,并提醒每人至少準備四份禮物。小女兒金吉婭并沒買回禮物,她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一個素不相識的需要幫助的女孩。金吉婭小小年紀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可以看出她有金子般的心靈。你們想認識這個小女孩嗎?翻開課文讀一讀吧。
有故事的課堂必定是充滿活力的課堂。在課堂導入時教師適時引用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故事趣聞,變學生的好奇心為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思路開拓,興趣盎然,從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二)設置問題巧開頭
問題是語文課堂的生命,是學習的動力、起點,是貫穿整個學習過程的主線。課前由學生自主生成問題,不僅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還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學生探究新識的過程,其實是“生疑―質疑―釋疑”的問題解決過程。因此,課堂伊始提出引人入勝、耐人尋味的問題,并且讓學生在釋疑解惑中體驗“夢里尋她千百度”的執(zhí)著和“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驚喜,久而久之就能使學生形成積極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互助的良好學習習慣。
例如講《春》一課時,我一開始便滿懷激情地說:“春天,有著冰消雪融的滋潤,有著草長鶯飛的生機,有著繁花似錦的鮮艷,有著煙雨蒙蒙的溫柔。你看,那春天的潮濕空氣、潺潺流水,是春天帶給大地的乳汁,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滋潤;你看,那桃紅柳綠、綠草如茵,是春天給大地渲染的繽紛色彩,是‘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的妍麗;你看,那春天的鳥語花香,是春天給大地帶來的生氣,是‘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快樂熱鬧與蓬勃生機;你看,那春天的蒙蒙細雨,是春天給大地朦朧柔情。春天,在我們的眼里生機勃勃,嫵媚多姿。今天,我們學習的朱自清的《春》,描繪春的內容很多,讓我們一起來品讀吧!”在這樣激情的開頭語中,教師用充滿激情的言語營造出一幅如詩如畫的盎然春景,使學生在深邃的意境中禁不住想要對文本內容一探究竟,學習欲望和氛圍自然高漲起來[3]。
(三)音像導入法
音像本身具有的新鮮、生動、趣味,很容易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音像導入法能集語音、圖像等功能于一體,給學生身臨其境之感。在多年的教學活動中,音像導入法以其特有的優(yōu)勢成為語文教師引渡新篇目、新知識時必不可少的一項有效手段。
例如《口技》一課,我利用音像導入法播放了北風呼嘯、海浪拍擊、列車飛馳、機器轟鳴、戰(zhàn)場廝殺、嬰兒誕生的啼哭等各種聲響的錄音,讓學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先聽這些模擬聲進行辨別。有的學生說是真的,有的學生說這是模擬聲,課堂氣氛非常熱烈。當我告訴學生這是口技表演時,原本信以為真的學生大為驚嘆,佩服這些口技巧演員的高超水平,使學生在身臨其境中開始全心品味文本。
(四)懸念導入法
青少年好奇心較重,總想憑著自己的本事找到問題的本質。因此,教師可以利用中學生的這種好奇的心態(tài),善于在導入部分設計出引人入勝的懸念,巧借“且聽下回分解”的妙術,緊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精”“奇”“新”的懸念扣住學生的心弦、抓住學生的思緒[4]。
如在學習《五柳先生傳》時,筆者運用了如下的懸念來進行新課導入:五柳五柳,我們?yōu)楹我獑咀魑辶壬瑸槭裁床粏咀髁壬蚱渌坑姓l知道五柳先生到底是何許人也?“五柳”又有著怎樣的品質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來探個究竟。設置這樣的懸念,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他們積極思考。
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優(yōu)化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十分重要,需要靈活把握小學生的學情變化,以便設計出能夠真正吸引小學生注意力的課堂開端。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設計豐富多彩的課堂導入方式與內容,切實優(yōu)化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教育效果,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亞麗.小學語文課堂導入的重要價值及其導入方法[J].學周刊,2019(26):86.
[2]劉娜,張新偉.小學語文課堂導入方法簡述[J].中國校外教育,2019(16):134-135.
[3]王麗華. 發(fā)揮課件優(yōu)勢 ?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導入[A]. .教育理論研究(第九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1.
[4]孔文娟.高效課堂始于有效的導入——也談小學語文課堂導入方式[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