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全面提升內部審計人才培養質量,《內部審計學》教學亟待改革,以更好的滿足社會發展對于內部審計人才的實際需求,《內部審計學》教學質量也能夠得到明顯提升。本文就《內部審計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進行闡述,明確當前《內部審計學》課程教學現狀,進一步對《內部審計學》教學改革實踐進行探究,旨在促進《內部審計學》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僅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內部審計學》;教學改革;實踐
引言
當前很多企業事業單位內部審計活動的開展缺乏專業的人才支持,導致內部審計工作質量受到影響,嚴重影響下可能會影響企事業單位的綜合發展。新時期下《內部審計學》教學活動的開展,要充分認識到教學改革的必要性,立足自身實際來培養綜合型專業性內部審計人才,為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提供良性支持。
1《內部審計學》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通過對比《內部審計學》與其他學科可以發現,該學科對于學生的理論與實踐能力都存在較高要求,需要以諸多基礎課程為支持,比如會計學、管理學等。傳統教學模式下,并未能夠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起來,導致學生學習能力無法得到有效提升,教學效果也并不理想,因此教學改革勢在必行[1]。不僅如此,課程設計與學生培養要求之間存在一定矛盾,為更好的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需要結合國家內部審計準則出發,科學設計內部審計課程,并強化內部審計的職業素養,但在部分企業中往往存在家族式管理模式,內部審計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多種問題,導致內部審計的作用無法得到有效發揮,因此亟待推進《內部審計學》教學改革,令學生學會處理內部審計工作中遇到的現實問題。
2當前《內部審計學》課程教學現狀
2.1課程設置無法滿足教學目標要求
就《內部審計學》課程教學的現實情況來看,課程設置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并不能夠與教學目標要求相符合。很多情況下內部審計理論知識講解后并沒有實踐環節,導致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無法得到有效提升,學生在畢業后很難勝任內部審計崗位工作。
2.2適用教材有限
當前課程教學中,內部審計教材類型多樣,其中不乏教條化的理論知識,僅僅是解釋國家內部審計標準及準則等,但對于學生來說較為枯燥,無法對內部審計的精髓進行理解。對于內部審計師等考試指定教材的內容過于廣泛,與內部審計、財務會計以及財務管理等都存在相關關系,因而不適宜作為教材。
2.3缺乏案例資料
當前內部審計教學中所應用案例大多是相對于會計師事務所而言的,由于審計對象、范圍以及結果應用方面存在差異,因而案例資料不夠全面,無法充分展現出內部審計的特點,這就無法為內部審計教學提供支持。
2.4教師實踐經驗不足
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實踐經驗不足,對于內部審計領域其前沿知識探究不到位,在實際教學實踐中無法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教學流于表面,無法對內部審計的本質進行挖掘[2]。
2.5學生對于內部審計的興趣不足
內部審計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安排不科學,學生學習興趣不足,導致課堂教學成效并不理想,內部審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無法得到有效提升。
3《內部審計學》教學改革實踐策略
3.1重新設計內部審計課程
為全面提升《內部審計學》教學質量,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應當結合現實情況出發,對內部審計課程進行重新設計,以市場調研為支持,對內部審計專業學生畢業后所從事崗位工作進行全面了解,以便科學安排《內部審計學》課程內容。在課程設計過程中,要基于工作要求來確定教學內容,保證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統一,以確保教學改革收效顯著。基于現代社會發展新時期內部審計工作的需求出發,應將內部審計概述、程序、技術以及信息系統審計等內容融入到《內部審計學》課程體系中,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理論知識與技能的訓練,并培養學生信息技能,在新時期下可將新興審計技術引入到教學活動中,真正實現與時俱進,令內部審計人才培養質量得到明顯提升。
3.2選擇合適內部審計教材
《內部審計學》教學活動的開展,以教材為載體,優質的教材往往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進行激發,并且應當將教師經驗以及學科最新成果融入其中,以更好的滿足專業教學需求。為全面提升《內部審計學》教學質量,在教學改革實踐中要對內部審計教材進行科學選擇,保證教材建設的更新化,將理論與實務有機結合起來[3]。現如今企業充分認識到內部審計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學改革實踐中必須要保證內部審計教材選擇的適宜化,要積極與大中型企業內部審計部門建立溝通,將典型內部審計實踐資料融入到專業教材中,對配套教材進行編寫,充實教學實踐,從而確保滿足時代要求,全面提升內部審計教學水平。
3.3加強內部審計案例庫建設
為全面推進《內部審計學》教學改革實踐,要加強案例庫建設,滿足內部審計教學的現實需求,為學生提供一個探索的空間。在這一過程中,要以多種渠道為支持,為學生提供內部審計案例探索的期間,激發學生參與積極性,便于在內部審計案例實踐中鍛煉學生理論知識應用能力。教師也應當參與到內部審計工作實踐中,就審計案例資料進行收集,作為課堂教學的參考。對于院校來說,要整合資源,建設內部審計實習基地,增進課堂教學與實踐工作之間的聯系,以有效鍛煉學生的理論知識應用能力,令學生對內部審計工作實質進行把握,《內部審計學》教學改革實踐的成效也能夠得到明顯改善。
3.4強化師資力量
在《內部審計學》教學改革實踐中,要充分認識到內部審計教師所發揮著的引導作用,要對審計實踐教學師資力量進行強化,令內部審計教師積極參與到CIA、CPA等考試中,提升自己專業水平,更好的參與到實踐教學中[4]。相應協會應當以專業內部審計人員為對象,
組織開展的多元化教育活動,就審計實務及理論前沿知識進行交流,全面落實培訓,以豐富教師的實務經驗。基于教師自身特點以及教學需求出發,要積極組織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單位應當給予積極配合,以確保內部審計師資力量得到有效強化。
3.5運用多種教學手段
在尊重學生主體性的基礎上,《內部審計學》教學改革實踐的推進,要以多種教學手段為支持,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通過嘗試和實驗來提升教學質量。內部審計學科的理論性與實踐性較強,為順利實現教學目標,要將內部審計理論知識融入到實務中,令學生對內部審計基本知識加以更好的吸收內化。
3.6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內部審計學》教學改革實踐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有助于課堂教學的高效開展。在這一過程中,要積極整合教學資源,增進課堂互動,組織學生做好課前預習、課中互動以及課后反思等,激發學生在內部審計知識技能學習方面的積極性。對于課程考核方面,要找準教材重點以及練習題目重點,科學設計開放性內部審計題目,鞏固學生內部審計知識基礎,促進學生內部審計綜合能力的不斷強化。
結語
總而言之,現代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各單位發展過程中高度重視內部審計的重要作用,這就對內部審計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內部審計學》教學改革實踐也亟待推進。為全面提升內部審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要科學設計課程,對教材進行選擇,加強案例庫建設,提升內部審計專業學生的專業素質與綜合技能,從而為社會培養綜合型專業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余玉苗.《審計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基于創造力、就業力與創業力的塑造為導向[J].財會通訊.2015(34)
[2]王曉萍,劉荃信.大數據背景下內部審計案例實踐教學改革及發展探析[J].當代經濟.2017(01)
[3]李娜.基于職業能力導向的審計實務專業培養方案研究[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15(03)
[4]劉世全.基于實踐核心的審計學教學模式研究[J].財會通訊.2015(07)
作者簡介:
陶雨萍(1987.10-),女,漢,講師,安徽合肥人,碩士,滁州學院專任教師,研究方向:會計與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