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劍英
摘要:體能狀況能夠反映個人的健康水平和運動潛質,針對不同個體的身體機能和訓練目標,設計強度適中的體能訓練計劃,可以逐步提升其力量、耐力等體能指標,達到改善健康狀況或提升競技水平的目的。本文針對高中生運動量不足、學習壓力大的狀況,分析了在其身體和心理處于快速成熟階段的前提條件的情況下,在體育教學中融入素質體能訓練的作用,進而探討了如何在教學中開展素質體能訓練,以期改善高中生的精神狀態與身體機能,使其更好的應對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挑戰。
關鍵詞:素質體能訓練;高中體育;重要性;教學策略
引言:
由于受到其他科目考試壓力的影響,高中體育課教學除了理論教學需要占用一定的時間,關于具體運動項目的訓練強度也非常有限,而且以基本技術動作的反復練習為主,所以往往不能達到增加學生運動量的作用。因此探索將強度適中、科學合理的素質體能訓練融入體育教學,是改善高中體育教學現狀、提升學生身體機能和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
一、素質體能訓練概述
素質體能訓練的理念來自于專業的競技體育領域,泛指能夠提升個人某方面運動潛能的訓練方法,旨在提高運動員的競技水平與比賽成績。而隨著人們運動健身意識的強化,在現代運動科學理論的引導下,普通民眾也越來越多的利用常見的體能訓練方法增強體質,使得耐力等成為了衡量身體狀態與健康水平的指標。目前人們根據訓練目的的不同,將素質體能訓練分為了一般訓練與專項訓練兩大類,前者指代以健身為目的的體能訓練,后者則是從事特定專業運動項目的人基于提升競技水平進行的訓練,學校非體育專業學生的體能訓練就屬于前者。
二、素質體能訓練對實現高中體育教學目標的作用
(一)改善學生的身體和精神狀態
由于需要在學習方面耗費極大的精力、承受心理壓力以及缺少應有的運動與社交活動,導致高中生在身心兩方面的成長受到壓抑。不僅無益于通過學習取得全面進步,還容易導致精神渙散、沮喪等癥狀。即便是天性陽光和學習方面并不吃力的高中生,也同樣沒有得到與其年齡相符的展示個性、調劑身心的運動機會。而素質體能訓練可以給高中生創造挑戰自我、提升運動水平和釋放心理壓力的條件[1]。這是由于各體能訓練項目能夠有針對性的提高人體某一方面的運動機能,例如引體向上可以鍛練上肢力量、短跑能夠提升速度等。因此在體育課上讓學生進行這些訓練,則很快便可以通過測試數據反映出學生的進步,不僅使其體會到體能改善帶來的飽滿精神狀態,還能夠讓學生在突破個人體能極限后釋放壓力并對做任何事都充滿信心。
(二)提升學習興趣并養成運動習慣
由于體能訓練能夠讓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顯著改善,因此會斷的發現自身運動協調性、靈敏度等有所提高,會讓學生對運動愈發感興趣。首先素質體能訓練能夠在根本上改變人體的新陳代謝狀態,促進各器官和系統功能的不斷提升,從而使人感到精力充沛,并且更加自如的參與專項運動。例如通過有規律的進行折返跑、蛙跳等腿部力量與反應速度方面的體能訓練,學生的籃球運動水平可以得到明顯提高,在跳投以及執行攻防戰術時動作更加流暢。其次所有素質體能訓練在改善力量等體能指標的同時,可以塑造更具美感的體型,而高中生對外在美感非常重視,所以教師引導其進行科學的體能訓練,很快就能讓學生感知到自身外在形象的改善,從而自覺參與體育運動并在體育課上有更好的表現。
三、素質體能訓練策略
(一)根據學生的身體機能與運動水平設計訓練計劃
在體育課教學中加入體能訓練必需遵循基本的運動科學原理,針對體質、身體各器官與系統機能各異的學生,應基于對學生運動前后心率等各項生理指標的檢測分析,安排適宜的訓練項目并把握好訓練強度[2]。首先高中男生與女生的身體素質差異接近成人,體能訓練項目應有明顯區別。重點為男生設計能夠增強身體各部位肌群力量、運動速度等強度較大的項目,并且根據不同學生的運動水平與基礎安排不一樣的訓練強度。而女生則盡量安排學生感興趣、具有塑形效果的項目,除了傳統的仰臥起坐之外,設計簡單的瑜伽動作組合、健身操等,以便既達到訓練目的又沒有過大難度和強度。
(二)監測學生的身體狀態以確保運動安全
素質體能訓練是發掘人體運動潛能的過程,在訓練中學生的呼吸、心率加快反映了其身體負荷的增加,而運動前后實測數據對比、呼吸與心動頻率恢復所需時間等指標,則可以體現學生對訓練負荷的耐受力。因此教師應首先在開展具體項目訓練前后采集相關數據,以便將其控制在安全的范圍內,預防超負荷體能訓練損傷學生的身體機能。其次體育教師應在課堂上融入必要的運動科學知識,教會學生識別身體在運動過程中發出的信號,在出現異常時及時告知教師,避免出現受傷等意外。此外也可以應學生要求傳授一些健身技巧,讓學生根據興趣進行課外訓練,達到增強自身某方面體能與運動能力的目的。
(三)通過多種方式促進學生自覺訓練
除了在課堂上帶領學生進行集體訓練,教師還應采用多種手段促使學生利用零散時間自行訓練。首先通過讓學生組建各種專業運動社團的形式,讓學生基于提升自己喜愛的運動項目的競技水平自覺訓練。例如在學校成立足球、羽毛球等項目的社團,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開展比賽等,促使學生在競爭意識下尋求素質體能的提升。其次將學生的體能訓練測試成績計入期中期末體育課測試成績,并且對通過素質體能訓練取得最大進步的學生給予額外加分,為學生參與訓練增加動力。
四、結束語
身體狀態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專注度與心理承受力,而素質體能訓練是十分科學的改善身體素質的途徑。因此在高中生普遍存在運動機能不發達、精神長期感到壓抑的背景下,在體育教學當中引入適度的體能訓練,既可以讓學生有良好學習狀態,保證學習效率,又能夠幫助學生養成健身習慣,在未來的學習與工作過程中也能夠正確處理壓力和保持最佳狀態。
參考文獻:
[1]江國洲. 高中體育教學中素質體能訓練融入的意義分析[J].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7(4):97-98.
[2]佚名. 體能訓練在高中體育教育中的融合分析[J]. 運動, 2018, 193(17):82+127.